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省情》2024,(3):33-34
<正>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四川省统计学会与重庆市统计学会共同研究构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监测指标体系,指标主要依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的发展目标进行设定,共包含6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43项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我国柠檬主产区的四川安岳、重庆潼南两地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重庆、成都两个国家中心城市一小时经济圈交会带,柠檬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80%以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支持川渝打造安岳、潼南柠檬产区,高质量打造成渝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成渝地区柠檬产业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升,推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正>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成渝地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程中,四川和重庆能否唱好“双城记”,全面增强成渝“双核”[1]经济辐射能力和带动效应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丁娟 《四川省情》2022,(3):36-38
<正>2021年,在疫情反复、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全省坚持以国家战略引领区域协同发展,准确把握战略定位,立足省情实际制定方针政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全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中提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合作持续深化,发展支撑不断夯实,引领示范效应不断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  相似文献   

5.
<正>积极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简称“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后简称“四川农信”)服务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主动提升站位、有效履职尽责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四川农信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国家战略职能,全面加强对双城经济圈的支持力度,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  相似文献   

6.
<正>为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简称“双城经济圈”)建设及发展的现状、特征,川渝两地统计局构建了包含三级共45项指标的双城经济圈发展监测指标体系。监测结果显示,双城经济圈发展总体处于平稳态势,高质量发展势头向好;各子系统发展差异较大,现代经济、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子系统发展较好,而由于疫情期间民航运量减少,基础设施子系统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区域集聚效果明显,双核引领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7.
<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简称成渝“双圈”)位于我国西南内陆腹地,具有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是全国重要的城镇化发展区域,现代金融、先进制造、高新科技等产业实力雄厚,具有较高的国内国际影响力。加强成渝双城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促进成渝两市的金融集聚,扩大两个中心城市金融集聚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有利于促进成渝“双圈”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长期以来,成都、重庆“双核”虹吸效应显著,成渝中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中部坍塌”“政策洼地”,经济发展增速相对缓慢,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相对乏力。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深度实施,成渝中部地区崛起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成渝地区中部崛起是将自贡、遂宁、内江、资阳4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心,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能力全面提升为支撑的综合性崛起,最终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张杰  江娅  林雪 《四川省情》2023,(4):50-51
<正>近年来,川南经济区坚决贯彻落实省委部署,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承担南向开放主战场重任,一体化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川南经济区发展日新月著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初步形成,与成都平原经济区差距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川渝两地创新实力最强、产业基础最好、渗透范围最广、经济贡献最多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支撑作用。本文对区域内286家[1]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工业企业开展问卷调查,探讨协同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阻滞,寻求成渝两地密切合作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安南 《四川省情》2023,(6):54-55
<正>成都平原经济区既是四川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增长极,在四川五大经济区中地位超然。2017年以来,成都平原经济区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夯实微观支撑力量、稳定发展区域经济、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等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丁娟 《四川省情》2024,(3):31-32
<正>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川渝两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川渝一盘棋,区域合作取得新成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突破8万亿元,经济增长快于全国,经济运行呈现回升向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吴振明  高晖 《四川省情》2023,(11):17-19
<正>区域不均衡是长期困扰成渝地区发展的难题。伴随着成都、重庆两座超大型城市的崛起,位于两大城市之间的自贡、遂宁、内江、资阳等城市出现了持续性经济增长放缓、人口密度下降、城市功能弱化等问题。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成渝地区中部城市发展问题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将这一问题形象地概括为“中部塌陷”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为更好地明晰四川经济现代化发展所处的相对方位和未来方向,本文选取经济总量与四川相近的浙江、河南、湖北、福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中的重庆(以下简称“四省一市”)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四川经济现代化发展在要素保障、产业赋能、外贸结构、区域协调等四个方面的短板,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情》2022,(10):20-23
<正>成渝地区山水相连、历史同脉、文化同源、人文相近,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丰富、城镇密布、风物多样,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成渝地区发展高度重视,多次把脉定向、擘画蓝图。2011年,国务院批复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提出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6.
<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四川是我国西部的经济大省、科教大省,同时也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布局叠加区,具有良好的经济区位优势和人才集聚基础。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相似文献   

17.
<正>“这个项目真的很好!”遂宁的酷暑让他额头的汗珠接连不断地冒出,眼里的希冀和面上的喜悦却愈来愈盛。“有利于保障电力安全,有利于推进节能降碳,有利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实现企地共赢......”安居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陈高锋一口气说出诸多利好,诚挚地期待着这场持续了四年的天然气燃机项目引进工作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18.
<正>川渝高竹新区是全国首个明确以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为目标的跨省级试验区,自2020年12月正式批复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取得较好成效的同时也显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进一步先行先试、深化改革,对于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有效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图说四川     
川渝将共同实施六大便捷行动2021年1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共同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将实施户口迁移、交通通信等六大便捷行动,提高两地人民便捷生活水平。图为已经开通的川渝省际公交。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2008—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演进特征、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产业集聚与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关系,并通过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考察在环境规制约束条件下产业集聚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研究期间虽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水平相对较高,但存在一定下行压力,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类型转移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并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在提升本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同时,还存在较强的空间负外部性;产业集聚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随环境规制强度的变化呈现边际效益递减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