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过去十年,是四川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十年,四川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横看成岭侧成峰”,站在全省的高度看四川发展成绩波澜壮阔,从市(州)层面来看又是一番别样风景。千亿市(州)从8到16市(州)之间你追我赶、携手共进,共同推进四川经济规模的接连突破。这一期间,经济规模超过千亿元的市(州)从8个增加到16个,数量增加一倍,自贡、  相似文献   

2.
尚明 《四川统计》2013,(9):29-29
阿坝州风雨兼程已走过了六十年,经济、社会、文化各行业风采迥然,成果显著。而在这多彩的幕后,一群有识之士,多年来怀揣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不断奉献。比如,李进带领的成都阿坝州商会、王勃领衔的四川东旭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就为阿坝州商业和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非凡十年     
《四川省情》2022,(10):10-11
<正>十年来,四川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GDP占全国比重从2012年的4.4%提高至2021年的4.7%;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总量达千亿元以上的市(州)个数从2012年的8个增加到2021年的16个。  相似文献   

4.
《四川统计》2013,(9):26-28
60年来,阿坝州消费品市场从缓慢发展到跨越发展,全州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52年的454万元增长为2012年的455695万元。展望未来,阿坝州消费占刮哿会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砥砺前行,七十年辉煌成就。从解放初期的百废待兴到“一五”“二五”“三线建设”初步奠定发展基础,再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川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入新世纪,在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综合效应作用下,四川发展明显提速,尤其是近年来,四川更是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推动治蜀兴川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一)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近年来,我市国民经济始终保持稳定发展势头。2000—2003年各年实现的全市生产总值为109.28亿元、119.57亿元、133.46亿元、156.6亿元,是我市历史上生产总值增量最大、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使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7.
1997年以来,崇州市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过努力,5年跨了七大步,在全省县级综合经济实力评比中,由成都平原类经济先进县(市)一举跃为全省综合经济十强县(市)行列。 迎难而上 负重创新 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新一届班子成立后,面临着城乡基  相似文献   

8.
《四川统计》2013,(9):19-22
60年来,阿坝州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实现发展大转变,总量大跨越、质量大提升、改革大突破、结构大调整、园区大发展。2013年,阿坝州工业经济继续保持陕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四川持续开展全国百强县百强区培育,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民生水平不断改善,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经经济济实实力力不不断断增增强强。183个县(市、区)中,经济总量过百亿元的有125个,占68.3%。其中,经济总量超过500亿元的有28个,较上年增加2个(广汉市、射洪市);经济总量超1000亿元的有11个;经济总量最高的武侯区达3629.3亿元。  相似文献   

10.
《统计与社会》2011,(1):6-8
一、“十二五”全省统计工作的基本思路“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大幅提升综合实力、阔步迈向中等发达省份的重要时期。“十二五”期间,全省经济社会必将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必将发生深刻变化,为统计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社会公众对统计需求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阿坝州聚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截至2018年10月底,阿坝州共有A级旅游景区23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3个,4A级旅游景区15个,3A级景区5个,A级景区实现全域覆盖,全域旅游建设大放异彩。为揭秘全域旅游发展新时代的阿坝路径,四川省情记者特走进阿坝,了解其全域旅游发展状况,从独特的发展经验中探讨全省全域旅游发展如何构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农村现代化的主战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里,四川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生产加快发展,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尤其是“十强县”领先优势明显,“类区先进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然而,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较突出。  相似文献   

13.
李海燕 《四川省情》2003,(12):42-42
最近,在整理旅游统计资料时发现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2002年阿坝州接待人境旅游者131049人次,其中港、澳、台及东南亚游客比重高达91.4%,欧洲和美洲游客占8.0%。而在邻近的、资源类型相似的甘孜州,虽然现在年接待量大大少于阿坝州,但其客源结构却引人关注。2002年甘孜州接待的欧美游客占接待总数的29.7%,港、澳、台及东南亚游客则只占64.8%。其欧美游客比重高出阿坝州21.7个百分点。同样,在2001年,甘孜州的欧美游客为22.7%、阿坝州为14.3%。  相似文献   

14.
一、“十五”时期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十五”时期,是内蒙古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新世纪迈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是内蒙古改革开放27年来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年计划时期。全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3年居全国各省区市之首,财政和城镇居民增收幅度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新的成就。(一)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39.1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822.77亿元左右,按可比价格计算,“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6.6%,快于“九五”时期5.5个百分点。全区…  相似文献   

15.
鄢杰  廖承红 《四川省情》2005,(12):21-21
四川藏区包括甘孜、阿坝两州和凉山州的木里藏族自加快四川藏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治县,面积约占四川全省的51.6%,农村人口约占全部人加快综合开发规划,培育内部的经济增长极,带动农口的80%,其中藏族、羌族农村人口约占全部农村人口村经济的发展。87%左右。四川藏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整个西部藏区社会畜牧业地域综合一体化区域开发。开发区域应主要集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中规划在藏区北部的白玉、石渠、德格、甘孜、色达、炉四川藏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霍、新龙、道孚、壤塘、阿坝、红原、若尔盖、马尔康等非…  相似文献   

16.
《四川统计》2013,(9):16-18
改革开放以来,阿坝州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农民收入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与中等发达国家比,任重而道远;与我国现代化目标比,尚有一定差距;与先进省市比,还存在某些弱势。如何保持广东综合实力在全国的前列地位,更好地发挥广东经济发展优势,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对此作出概略的分析及测算。 一、广东综合实力在全国的位次 一般来说,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包括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国民素质、生活质量和社会事业等五个方面。考虑到指标的满足程度,我们选择了5类42项指标,构成一个反映地区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根据2001年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威远县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运行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66亿元,比2000年增长91.6%,“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3.9%,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经济总量增长最大。  相似文献   

19.
江苏社会发展跃居全国第四位□文/江苏省统计局社会科技处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在全国的前列,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地区间社会发...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陕西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完成了“十五”规划确定的各项战略目标,“十一五”规划开局良好。经济总量大幅提升,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