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孙庆禹 《贵州统计》2001,(11):24-28
“九五”期间,我州工业生产在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下,按照重点发展和提高第二产业的思路,不断抢抓机遇,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工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特色经济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力度增加,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非国有企业经济比重不断提高,主要工业产品大幅增长,全州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由于我州工业发展起步晚,投入少,基础差,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我州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组合良好,有极大开发价值和广阔开发前景。认真总结我州“九五”期间工业发展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对在“十五”期间,如何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我州工业发展,促进全州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是甘孜州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事关全州稳定和发展的关键问题。近年来,由于受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作的启动,使传统的农村经济结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曾对我州农牧民收入增长有过突出贡献的林业、采集业、运输业、服务业的发展陷入困境,农牧民增收举步维艰,甚至出现负增长趋势。如何以“生态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甘孜州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农牧业经济,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是摆在全州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值得我们理论工作者深  相似文献   

3.
《青海统计》2009,(11):47-47
海南州自2000年开始退耕还林以来,坚持“生态立州”的战略决策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政策措施的实施,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把退耕还林放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重点治理“一河”、“一库”、“一湖”、“三滩”、“十条沟”等区域生态,突出塔拉滩、木格滩地区的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白照山 《青海统计》2008,(10):36-38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是工业经济的动力,能源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7月份,州统计局公布了2007年全州及各县单位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指标。这是促进各县大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节约型社会,把  相似文献   

5.
《青海统计》2004,(7):27-28
农牧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稳定是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三大目标。在我州,农牧民增收问题不仅仅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还关系到全州整个国民经济能否良好运行。提高农牧民收入有利于扩大农牧区需求,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州农牧区经济发展已进入了新的阶段,支撑农牧区经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海南州着力实施“工业强州”的经济发展战略及“一带两区”的工业发展布局,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几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从2003年的2.47亿元快速增长到2007年8.49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8.1%,为推进全州工业化发展,增强全地区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全州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加快发展,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007年,全州经济实现突破性增长,人均GDP超过万元大关,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但是各项指标与全国、全省相比,差距明显。本文从主要经济指标的纵向发展情况和横向对比情况出发,  相似文献   

8.
王勇 《四川统计》2013,(7):64-64
进入“十二五”时期以后,四川各市州追赶跨越,竞相发展,竞争异常激烈。2012年,包括成都在内,全省GDP总量超过干亿元的市州达到9个。攀枝花GDP总量在全省排第15位,经济总量与兄弟市州相比还有差距,做大经济总量成为必然选择,而做大经济总量首先必须做大工业总量,那么,怎样才能做大工业总量呢?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形势下,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强州力,不失时机地加快全州财政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解决财政困难,壮大财政实力,要正确认识经济与财政的辩证关系,既要“放水养鱼”,又要“及时捕鱼”,但不能“竭泽而渔”,这样才能振兴海南经济、做大财政这块“蛋糕”,才能保证经济与财政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海西工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优化生产环境,全州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7月份,州属完成工业增加值35916万元,同比增长67.8%,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7876万元,同比增长69.45。1—7月,重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24381万元,同比增长72.6%,占州属工业增加值的97.8%;轻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625万  相似文献   

11.
《青海统计》2007,(3):47-47
2006年,海北州统计局紧紧围绕全州的重大决策和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加强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统计监测,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详实的信息,做出了积极贡献。近日在2006年度州委信息工作情况通报中,海北州统计局信息工作受到全州通报表扬,全年报送各类信息104条,累计得分365分。在全州党委、政府部门第一名。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以来,果洛州按照国家在三江源地区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总体要求,大力抓好天然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予以了高度认识和重视。在这一形势下,发展生态效益畜牧业以及以旅游为主的特色经济,被各级政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与其相比,工业经济因基础薄弱、市场竞争能力差、发展难度大等原因,整体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十分突出。2006年青海威斯特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玛沁县建成投产,果洛州工业经济出现了强势增长态势。工业生产所表现出的强势增长对推动全州工业能否起到积极作用,如何透过表象深入认识工业发展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对此,本文结合果洛州工业统计数据对全州工业发展状况、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作一分析和思考。一、工业经济的历史发展情况果洛州现代工业起始于建政后,本着为机关建设服务、为牧业生产服务和群众生活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的原则下起步的。在此之后,各级党委政府逐步认识到地区所蕴含的丰富矿产和畜土特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努力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但纵观全州工业发展的历程,由于工业发展容易受体制、机制以及市场变化等各...  相似文献   

13.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以后,玉树州把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全州经济战略的基本方向和振兴地方经济的突破口,有力地促进了全州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国60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各族人民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加快发展,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全州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地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新阶段(一)经济总量快速增加,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建国以来,全州各族人民着力于经济恢复和建设,经济基础不断夯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逐步调整发展思路,切实发挥资源优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全州经济总量快速增加,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到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19亿元,比1949年的622万元增长77.2倍,年均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9亿元,比1949年的604万元增长11.9倍,年均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6.79亿元,比1949年的4万元增长6914.2倍,年均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2.51亿元,比1949年的14万元增长2505.2倍,年均增长14.2...  相似文献   

15.
已进入秋季,但来海北州的旅游人数却比往年热闹。今年,形容海北州旅游最为恰当的恐怕就是一个“火”字。1至7月,全州旅游总收入达8785.26万元,比上年增长34.4%,实现了旅游人数和效益两旺。  相似文献   

16.
《青海统计》2002,(8):33-35
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边陲,青藏高原腹地,北与海西相连,东与果洛互通,东南与四川甘孜州毗邻,西南同西藏昌都,那曲交界,西北与新疆巴音郭愣州接壤。全州总面积21.03万平方公里(不含格尔木代管的6.4平方公里,而含有关争议地区面积),近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密度小,居住分散;自然条件严酷,全州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有冷暖之别、无四季之分,没有绝对的无霜期,气候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0.8℃。玉树州于1949年9月10日和平解放,所辖玉树、称多、襄谦三县为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称之为“东三县”;杂多、治多、曲麻菜为纯牧业区,称之为“西三县”,全州6县47个乡(镇)人民政府,有广袤的草场及相对丰富的矿藏资源和野生动物,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7.
陶忠 《青海统计》2007,(1):22-26
近年来,果洛州把加强生态治理作为强化畜牧业基础,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紧紧抓住国家加大“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有力时机,深入实施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工程,使全州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问题也摆上了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为农牧区经济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情况2003年,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国家在“三江源”地区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工程。果洛州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贵州统计》2009,(5):82-83
“很多人认为要环保就要牺牲经济发展,其实发展生态文明既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也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贵阳发展生态文明是非常智慧的选择。”—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 “贵阳应该彻底告剐传统工业的路子,尽力发挥当地的特色和专长,依托资源环境优势探索高效生态经济模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争做中国的哥本哈根。”  相似文献   

19.
甘孜州农牧区宣传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全州325个乡(镇)中,仅有32个乡(镇)文化站,覆盖率仅9.8%,全州2412个行政村中只有45个村级宣传文化活动室,覆盖率仅为1.8%。传统宣传手段的失灵,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的萎缩导致“三下乡”活动缺乏有效的支撑点和落脚点,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出现了少有的断档现象,农牧区成了宣传的真空地带,境外敌对势力乘虚而入。开展“农牧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工程”的基本构想以“宣传文化服务包”为手段强化阵地建设一是按照先乡后村、乡为重点的原则,在全州325个乡镇建立宣传文化活动中心”,在2412个行政村建立宣传文化活动站…  相似文献   

20.
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是当前我州农牧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全州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