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中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战略,它会导致预期和非预期的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涉及无规划的社会变迁和有规划的社会变迁,后者常常体现为创新观念施行所驱动的社会变迁。但是,创新观念的施行未必都能成功,它在施行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社会实力的反对和阻挠。因此,要分析创新观念施行所驱动的社会变迁,就必须对创新观念施行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创新观念的施行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博弈过程。要分析创新观念的施行何以可能,就要分析围绕创新观念施行上的社会接受、社会支持和社会合作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2.
运用西方消费理论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变迁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用西方消费理论来解释不同时期城镇居民的消费、储蓄问题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行为理论就是在确定商品效用的基数或序数的基础上,研究消费者如何通过自己的有效选择获得最大满足,以及在收入、价格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消费者如何调整自己的购买量以获最大满足的理论。尽管消费者行为理论有其缺陷和理论上固有的难题,但它毕竟揭示了人们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的一些规律性和普遍性,对于我们加强对消费的研究,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指导我们的消费行为仍具有重要意义。 1、基数效用论的效用量尽管难以测定,其边际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某些大学生在消费社会化过程中甚至出现了迷失现象。鉴于此,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个案访谈,通过对华侨大学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分析,力图从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解读目前高校学生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以引导学生寻求一种合适自身消费水平的良好生活方式,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群体的合理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5.
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型是一种基础性秩序变迁,意味着社会运行结构性条件的重构。面对新的社会转型,注重生产的传统社会学理论已经无法对当代社会的巨大消费差异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为我们诠释消费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符号消费、异化消费、拟像消费作为鲍德里亚分析消费社会的概念工具,为我们揭示了基于象征性权力的当代消费社会的运作逻辑。  相似文献   

6.
农村地区的社会现状决定西方消费理论很难找到能够完全解释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中国解”.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均表明,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并不平滑,而是具有明显的“短视性”、“阶段性”和“谨慎性”特征,这些特征共同作用致使农村居民的消费路径呈现出“锯齿状”.这一消费路径可以更好地解释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为进一步制定行之有效的启动农村市场的政策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浅析——以华侨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某些大学生在消费社会化过程中甚至出现了迷失现象。鉴于此,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个案访谈,通过对华侨大学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分析,力图从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解读目前高校学生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以引导学生寻求一种合适自身消费水平的良好生活方式,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群体的合理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8.
施行性事态限定语义范畴构成一个以言者介入为主要特征的语义层级系统。英语和汉语都为施行性事态限定语义范畴提供了多种语言形式选择,并且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施行性事态限定语的语义层级性。英语同一事态限定语义范畴的语言形式选择体现在词性变化和句式选择上,而汉语则突出地表现在语序变化上;汉语施行性事态限定各次类的语义层级与其句法位置灵活度密切相关,而英语只是局部地体现在形容词述谓句引入非第一人称旁格认知主体的句法限制上,汉语施行性事态限定语义范畴语义层级性的实现程度比英语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经济的消费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经济的消费特征突破了传统消费理论的界域,并使传统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转变为边际效用递增规律、客观稀缺性规律转变为主观稀缺性规律等。作者从网络经济的消费特征及其规律性入手,分析了网络经济对传统消费理论的影响,并从知识技术积累机制与边际效用递增规律、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增规律与无差异曲线的旋转、成本-效用分析范式与传统的预算约束软化以及效用均衡与剩余四个方面勾勒出网络经济的消费理论雏形,呼吁建立网络消费理论。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消费文化的特点及教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学生消费文化状况的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在消费结构上具有多样性、合理性等特点;在消费行为上具有一定的节制性和计划性;在消费价值观上以理性为主。这说明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基本是积极和健康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倾向如消费价值观上的消费主义倾向、消费行为上的盲目性及消费结构上的不协调性。  相似文献   

11.
强迫性消费行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理性消费行为,是消费者难以抑制的重复性购买,并且会困扰个人或他人。基于年轻人更容易强迫性购物这一观点,以我国独生代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国年轻一代强迫性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同龄人、大众媒体和物质主义价值观对独生代强迫性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独生代的自尊水平与强迫性消费负相关;并且,同龄人对独生代强迫性消费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大众媒体,而后是物质主义价值观,最后是自尊水平。此外,性别、消费支出作为协变量对独生代强迫性消费也具有显著影响,但家庭结构不会对强迫性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最后得出本次研究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消费价值观是个体在与消费有关的决策和行为中,所持有对消费客体的一般信念,这种信念形成于消费主体对消费客体的认知、需求、动机、态度和兴趣,直接影响个体的消费决策和行为.从消费价值观的中西比较视角出发,可对消费价值观的概念、结构和研究范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东西方消费价值观概念都注重认知、需要、动机、态度、兴趣、人格等心理变量与消费行为的关系;东西方消费价值观的结构并没有达成完全一致,都各自具有典型的东西方文化特征;东西方消费价值观都强调宏观与微观、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通过中西比较研究,可为消费价值观的相关研究提供比较和借鉴,促进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并为当代消费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化引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中庸的消费欲望观出发,反对放纵与过分抑制消费。重视消费理性,倡导消费行为要符合道德规范、自身财力以及顺应天时地利。为缓和消费欲望与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儒家还从精神、道德和法律的多维角度对人们的消费行为加以调控。在现代社会,儒家的消费管理思想依然是纠正消费价值观偏失的一荆良方。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消费行为中的道德问题与消费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某高职院校学生消费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全面考察了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及特点、消费行为中存在的能力问题,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消费道德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判断大学生消费和道德性的标准是道德上合理,经济上正当.依此大学生个体消费的伦理要求是:价值取向是为了自身的全面发展;消费行为要体现公正性的要求;要诚实消费;要有利于身心健康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化小农分析范式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对中国农村研究本土化和主体性缺失的回应,另一方面则是对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所导致的农村社会变革的回应。然而由于社会化小农在伦理关怀、政治关怀以及小农形态解释上存在的缺陷,使得这一分析范式在农村治理研究中存在争议。同时,社会化小农对于农村市场化进程中消费膨胀压力的过于掩饰,导致其与农村市场化逻辑的不断脱离。而对于私人生活变迁的过多关注也导致其研究的公共性的严重不足。相对而言,消费小农发展了社会化小农分析范式的优势,并能够还原农民的真实形态,同农村市场化进程本身相契合。伴随着农民由个体消费向公共消费的延伸,消费小农也不断从私人的生活领域走向公共的治理领域,消费小农同国家之间的互动也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学研究中,互惠概念是解释人情的经典范式。但是近年来,农村人情性质发生了蜕变,以资源转化型、财富聚敛型和拉关系型人情为特征的交换性人情替代了互惠性人情,并有逐渐加剧的趋势。探究人情变迁的机制可以发现,农村人情的变迁实际上是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宗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熟人社会正在被地缘、业缘和趣缘关系为基础的原子化社会所取代,人情的性质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学生消费聚群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界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视角主要有两个,即基于消费心理和基于特定代表性产品两个研究视角。现有的研究将消费者研究与产品研究脱节,因而研究结论缺乏系统性和完备性。结合消费心理和产品要素两个层面,从手段-目的链这一全新研究视角出发,一项规范的实证研究被用来考察中国大学生的消费聚群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根据消费的利益偏好,可以分为三类消费群:“注重效用族”、“BOBO族”和“中庸族”。  相似文献   

19.
文化的积淀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环境,自然也会伴随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变化。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消费行为越来越多地带有符号韵味。本文正是在符号消费的视域下解读草原文化消费的内涵与特征,梳理草原文化消费变迁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草原文化的建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个人信贷购房所形成的消费群体("负资产者")的消费行为作为分析对象,归纳了"负资产者"的形成及其特征和其消费行为对个人经济及宏观经济的影响。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消费需求替代、市场均衡等理论角度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理性消费的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