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粮食总产量突破700亿斤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头等大事”。2020年,四川把粮食生产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克服多重不利影响,全年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四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468.9万亩,比2019年增加49.9万亩,增0.5%;粮食总产量时隔20年再次迈上700亿斤台阶,达到705.5亿斤,比2019年增产5.8亿斤,增0.8%;实现“双增”。粮食播种面积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7位,总产量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9位。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情》2023,(1):16-17
<正>2022年是四川农业经济发展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全省将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有机结合,做大做强“川字号”农业特色产业,主动融入现代产业体系,全力保障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年农业经济稳定增长。重点工作成效显著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四川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努力提高粮食种植积极性,大力发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广低质低效经果林腾田上坡,用好耕地资源。2022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695.2万亩,  相似文献   

3.
正一、农牧业及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业发展现状(一)农业生产连续增长,稳步发展。截止2012年,全市拥有耕地1363.95万亩,人均占有6.39亩,比自治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4.3亩高48.6%。农作物播种面积达715.81万亩,占全区总播面积8.54%,居全区第五位。其中,种植历史悠久的马铃薯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以上,在全国地级市中居首  相似文献   

4.
据对全国800多个调查县9千多个村7万多农户的种植意向调查:2000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将达到1.56亿公顷(23.5亿亩),比上年增加40万公顷(600万亩),增长0.3%,其中,粮食、棉花、糖料减少,油料、麻类、烟叶、蔬菜增加。 粮食作物面积减少,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12亿公顷(16.7亿亩),比上年减少1.2%。由于国家对东北等地的春小麦、南方地区的劣质稻不再执行价格保护,粮食作物内部结构继续向合理的方向调整。 分作物看:谷物将减2.5%,其中…  相似文献   

5.
现状: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位 本世纪初已步入老龄化 四川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2010年总常住人口达到8042万人,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四位。与此同时,四川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也居于全国的前列,仅次于重庆市而排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二位。  相似文献   

6.
2010年1月21日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扩大内需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扶持藏区发展的政策,抢抓机遇,从青海实际出发,出台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改善民生,全省经济呈现回升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081.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4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576.34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397.53亿元,增长9.8%。一、农牧业获得较好收成2009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全省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之气候基本正常,全年农牧业获得较好收成。据抽样调查推算,2009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771.09万亩,比上年增长0.1%。其中,粮食作物面积413.59万亩,增长1.4%;油料播种面积258.62万亩,下降0.2%,蔬菜、瓜果播种面积53.57万亩,增长3.2%。粮食总产量102.7万吨,比上年增长0.9%;油料总产量36.6万吨,增长3.9%;蔬菜产量118.86万吨,增长8.0...  相似文献   

7.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须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近年来,四川粮食生产总体稳定,产量稳步提升,但一些问题也亟需关注。四川粮食生产总体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体平稳。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从2014年的6249.6千公顷增加到2019年的6279.3千公顷,年平均增幅为0.1%。  相似文献   

8.
春、夏播季节在全国范国内已经来到了.这是我国全年播种面积最大的播种季节,许多重要的农作物,如水稻、棉花、大豆、烤烟、花生等,都在这个季节播种.按照国家计划规定,1956年全国播种面积要比1955年增加九千多万亩,而其中绝大部分都要在  相似文献   

9.
数观2022     
《四川省情》2023,(1):10-11
<正>2022年,四川经济多重承压下依然韧性十足,从一季度平稳开局,上半年增速回落,三季度触底,到四季度奋力追赶,走出了一条从震荡下行到企稳回升的复苏曲线。全年经济总量预计超过5.6万亿元,稳居全国第六位。  相似文献   

10.
据对全国800多个调查县6.7万农户的种植意向调查结果推算:2001年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56亿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但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大,其中,粮食面积继续减少,棉花、油料、糖料、烟叶、蔬菜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作物面积继续减少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07亿公顷(16亿亩),比上年减1.7%。分作物看,谷物将减2.5%,其中,小麦减4.9%,稻谷减1.9%,玉米减0.9%,但高粱、谷子分别增6.8%和0.2%;薯类将增3.1%;豆类总面积将减0.5%,其中大豆面积将比上年减少2.5%。从主要粮食作物的结构上看,小麦和稻谷占…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情》2023,(1):28-29
<正>2022年,四川能源生产保供能力大幅增强,节能降耗推进有力有序,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成果丰硕、成效突出,为保障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水力发电继续居全国首位2022年以来,全省持续加快以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为重点的“三江”水电基地开发建设,截至11月末,全省新增水电装机容量710.5万千瓦,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9657.5万千瓦,同比增长7.8%。同时,在白鹤滩、两河口等大型电站产能加速释放的带动下,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情》2023,(1):18-19
<正>2022年,四川工业发展克服了外部冲突加剧、供给冲击加大、多重超预期因素叠加等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走出了从震荡下行到企稳回升的拼搏曲线。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增长有韧性、行业有支撑、产业有活力、发展有潜力、企业有效益的显著特点。增长有韧性,从震荡下行到四季度逐月恢复2022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季度间波动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3.
信息短波     
《四川省情》2006,(1):55-55
2004年四川GDP调减2.7%根据经济普查结果,2004年我省GDP已修正为6379.6亿元,比原统计年快报数据少176.4亿元,减少2.7%。调减后我省GDP总量在全国仍排第9位。我省经济普查差错率小2005年12月27日,国务院、省政府先后召开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我省经济普查工作被国务院表彰为先进,全省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仅0.49%。全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开工位于云南永善县与四川雷波县相接壤的溪洛渡水电站正式开工,设计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仅次于三峡水电站,居世界第3位。四川100万重奖杰出创新人才经过53万多人次点击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4.
据对全国825个调查县4.7万农户的农作物种植意向调查,1995年全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将比上年增加200万公顷,棉、油、菜种植面积将有较大增长,粮食种植面积略有增加。调查结果显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将比1994年增长0.2%,其中谷物增长0.9%,薯类增长0.7%,豆类减少5.5%。据此推算1995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将达10960万公顷(16.44亿亩)比上年增加16万公顷,其  相似文献   

15.
《统计与咨询》2012,(1):53-53
按照2012年全省“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今年全省农业工作要在七大方面加大推进力度。一是紧紧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全省“四利、贴”资金要在春耕前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2亿亩以上,其中五大粮食作物模式化栽培面积达到1.7亿亩。  相似文献   

16.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大豆商品基地和出口基地,不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我省大豆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商品量都居全国之首,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5083万亩,占全国大豆播种面积的36.4%,总产量为561万吨,占全国大豆生产  相似文献   

17.
经济信息     
综合 《四川省情》2005,(5):43-43
中央“一号文件”效果显现在全省取消农业税、粮食最低收购价、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利好政策的影响下,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小春粮食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初步统计,全省小春粮食播种面积2867.1万亩,比去年扩大115.1万亩,增长4.1%。其中小麦种植面积增加110万亩,油菜籽种植面积1227.1万亩,与去年持平。目前,小春粮油长势较好,预计全省小春粮食产量可望增长4%左右,油菜籽产量将与去年持平。工业快速增长效益不断提高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514.5亿元,增长16.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  相似文献   

18.
一、收入增长成因分析 (-)结构调整有新突破。 2002年是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效益显现较为明显的一年。农作物的种植由过去追求主产作物产量转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上来。2002年全市的粮食作物总播面积为989.6万亩,同比减少99.1万亩,下降了9.10%。其中:粮食作物占总播面积的比重由上年的78.5%下降到74.30%,降4个百分点;经济作物282.4万亩,同比增加24.8万亩,经济作物占总播面积的比重由上年的18.60%提高到20.70%,增2个百分点;饲用作物同比增加28.1万亩,占总播面积的比例由上年的2.90%提高到5.00%。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使全市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低产、低效的作物明显减少,高产高效的作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情》2023,(1):26-27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幸福之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2022年,四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城镇新增就业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重点群体就业总体平稳,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就业“稳”当头城镇新增就业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2022年以来,全省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率先在全国以省政府名义出台“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十五条”。在多重困难叠加、  相似文献   

20.
1996年全国粮食生产形势年以来,我国夏粮、早稻相继丰收,秋粮长势喜人,一片丰收景象,全年粮食生产将有较大幅度增产。一、全年粮食生产形势1996年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预计达到168亿亩,比上年增加3000多万亩,总产量突破48亿吨(9600亿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