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四川有效克服复杂严峻外部形势和灾情疫情冲击影响,县域经济总体呈现出强县引领、梯度发展、持续向好良好态势,区域经济底部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县域经济总体情况经济实力持续增强,26个超500亿元的县(市、区)贡献全省GDP的48%从总量看,2021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850.8亿元,183个县(市、区)县均地区生产总值294.3亿元,其中:56个超过县均水平,最高的为成都市武侯区达3414.1亿元,11个超过1000亿元、较上年增加1个,26个超过500亿元、较上年增加7个。  相似文献   

2.
<正>2022年,四川持续开展全国百强县百强区培育,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民生水平不断改善,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经经济济实实力力不不断断增增强强。183个县(市、区)中,经济总量过百亿元的有125个,占68.3%。其中,经济总量超过500亿元的有28个,较上年增加2个(广汉市、射洪市);经济总量超1000亿元的有11个;经济总量最高的武侯区达3629.3亿元。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总量占比过半 2013年,全省183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过100亿元的有96个,比上年增加11个;超过200亿元的有43个,比上年增加6个,超过300亿元的19个,比上年增加2个。  相似文献   

4.
《青海统计》2008,(9):42-42
据非公有制经济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14.51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27.5%,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仁怀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游、大娄山脉西段北侧,是驰名中外的茅台酒的故乡,被誉为“国酒之都”、“中国酒都”。2003年,仁怀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7%;财政总收入7.8亿元,比上年增长6.5%;工业总产值41.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酿酒业产值超过37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列中国西部百强市(县)第63位,在贵州省经济强市(县区)排名中列第6位。仁怀在贵州省乃至整个中国西部都具有较强优势,在县域城镇化发展方面具备一定的代表性。仁怀市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1.仁怀市白酒工业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发展,并仍…  相似文献   

6.
数字看青海     
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继续提高据非公有制经济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14.51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27.5%,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的户数为153358户,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数为11088户,占非公有制总户数的7.  相似文献   

7.
谢林 《四川省情》2023,(9):31-32
<正>今年以来,四川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上半年全省区域经济继续保持稳步恢复态势。五区稳步发展成都平原经济区支撑有力上半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89.5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经济贡献突出,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达到62.3%,  相似文献   

8.
《贵州统计》2009,(5):88-88
今年以来,贵州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困难,上半年全省经济呈现企稳回升、平稳向好的运行态势。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为1496.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9.39亿元,增长5.3%;  相似文献   

9.
内江要“重振雄风、富民升位”,于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经济总量扩大和人均GDP、人均财力的增,而“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经济协发展的重要途径。衡量县域经济规和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是国内生总值,即通常所说的GDP。目前内县域GDP结构有六个主要特征:一、总量快速增加,经济实力增,县(区)差距扩大一是总量快速增加。据初步测,2003年全市五县(区)GDP总量分为:市中区42.97亿元,东兴区9.22亿元,威远县43.53亿元,资中40.15亿元,隆昌县39.59亿元,与000年比,各县区增量均在8亿元以上,其中威远增加近14亿元。二是差距有扩大之势。县区GDP总量高…  相似文献   

10.
丁娟  龙强 《四川省情》2023,(8):29-31
<正>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四川上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推动全省经济整体好转。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提速前行,产业转型步伐加快,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全省经济呈现稳步恢复、加速追赶、高质量发展态势。上半年全省经济增速追平全国经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9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追平全国。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2009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备受关注。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6015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四川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农业生产基础不断夯实,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四川是全国生猪养殖第一大省,国家唯一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五大牧区之一、四大育制种省份之一,全国重要的冬春蔬菜生产优势区和“南菜北运”基地。2023年,全省上下坚决扛起农业大省重任,守牢农业大省地位,全年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9977.8亿元,比上年增加118亿元,增长4.0%。  相似文献   

13.
叶胥  潘欣 《四川省情》2024,(3):51-53
<正>哪些消费潜力仍待“挖”?消费持续释放尚有空间近十年来四川省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一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2023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13.4亿元,比上年增长9.2%,高于全国水平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正一、辽宁省发展县域经济情况从2006年开始辽宁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施三年为周期的县域经济倍增计划,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中"辽宁现象"备受瞩目。全省44个县市生产总值平均增长26%,财政收入都已超过5亿元,其中全国百强县4个,进入前20名的2个。我们考察的开原市,上世纪90年代主要经济指标长期徘徊在全省后10名,2001年全市GDP只有18.9亿元,是全省贫困县。2012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全省工业经济乘势而上,出现了近年来鲜见的良好发展势头,总体表现为改革力度加大,结构继续改善,生产稳定增长,效益明显提高,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8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4%,实现新产品产值121.5亿元,同比增长47.7%,完成出口交货值52.4亿元,增长10.9%,实现利税497亿元,增长11.3%。  相似文献   

16.
李敏 《中国统计》2004,(8):32-33
2003年我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法人企业(集团)有967家,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数达39089个,比上年增加8000多个,增长27.1%;营业面积2150万平米,比上年增长24.1%;从业人员79.2万人,比上年增长25.1%;销售总额3434亿元,比上年增长29.2%;零售额2890亿元,比上年增长30.8%。2003年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法人企业236家,门店数5451个,比上年增加700多个,增长15%;营业面积367.8万平米,比上年增长14.4%;从业人员30.2万人,比上年减少13.6万人,下降31%;营业收入252.9亿元,比上年增长26.2%。2003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零售额的增长幅度超过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  相似文献   

17.
图说四川     
《四川统计》2014,(6):6-7
四川96个县(市、区)去年GDP超百亿 2013年,四川183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GDP)中,总量超过100亿元的有96个,比上年增加11个。135个县市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增速比四川省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其中87个县市GDP增幅超过四川省平均水平。图为GDP超300亿的4县(市)之一的西昌市。  相似文献   

18.
《青海统计》2008,(7):44-44
今年以来,在重大项目的拉动下,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上年同期。上半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42.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投资运行特点为:  相似文献   

19.
1999年全省共完成财政总收入679.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99.37亿元,增长17.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83.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5.53亿元,增长24.5%;完成上划中央两税收入295.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84亿元,增长8.8%。...  相似文献   

20.
年初以来,全省上下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坚定不移地推进省委、省政府"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部署,以"十大重点产业"为切入点,克服经济下行压力,逆势而上,使全省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一、工业生产增幅逐月低位上行。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61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年初以来增幅呈逐月上升态势,比上半年、1-5月和1-4月分别提高0.1、0.3和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4.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差距由上半年的1.4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