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成龙,号西厓先生,生于中宗三十七年(1542年),终于宣祖四十年(1604),享年六十六岁,家住义城县沙村里第。①他整个中年时期都是在壬辰战争中渡过的。他身居宰相、都体察使等各种要职,德高望重,地位显赫,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深得朝鲜国王李昖器重,是御倭战争中较为重要的人物。他的思想、活动都与李朝有息息相关的联系。笔者试图对他在御倭战争的济民措施及其爱国主义思想,做初步探讨,以求达到从一个侧面了解他的思想以及御倭战争中的朝鲜救灾情况。如有疏漏之处,望史家予以  相似文献   

2.
嘉靖朝御倭战争的胜利,历来被归功于广大军民的奋战,以及戚继光等抗倭将领的努力,很少有人言及嘉靖皇帝在其中的作用.在御倭战争的发展过程中,嘉靖皇帝尽管出现不少决策失误,但他始终坚持军事打击的方针,以及注意发挥胡宗宪、戚继光等人的作用,这也是战争得以获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继儒与王氏父子订交后,以父事王锡爵,以兄事王衡,关系颇为密切.陈继儒声名鹊起,名闻天下,与王锡爵的“雅重”不无关系.对王锡爵而言,陈继儒不仅仅是个才子、高士,更是个一慰平生的“小友”.万历三十五年发生的“密揭”事件,是陈继儒一生遭遇的最大的一次政治风波,其审慎戒惧的处世哲学与此事有很大关系,陈继儒与王锡爵的交游,也落...  相似文献   

4.
万历二十年间 ,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明朝皇帝应朝鲜国王的请求 ,出兵援助 ,当时称为东征御倭援朝。丰臣秀吉发动战争的目的 ,不仅为了霸占朝鲜 ,而且意欲以此为跳板 ,“假道入明” ,进而实现其“大东亚构想” ,甚至妄想把日本天皇的首都搬到北京 ,建立“大东亚帝国”。明朝当局对此估计不足 ,以为只要答应日本方面的“封贡”要求 ,便会天下太平。其实不然。就在明朝皇帝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不久 ,丰臣秀吉立即重开战端。在战争的相持阶段 ,丰臣秀吉突然死亡 ,日军不得不仓惶撤退 ,使日军的失败提前到来。这场战争暴露了日本统治者妄图称霸东北亚的野心 ,丰臣秀吉的后继者们始终没有放弃这种野心 ,因此 ,这段历史就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璘作为壬辰御倭战争中明军主要指挥官之一,其在朝鲜立下的赫赫战功彪炳青史,已有公论。但陈璘事迹在时人记载和后世史书的传抄中也出现了个别失实现象,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爆发的露梁海战期间“铳死大倭将石曼子”这一事迹就是其中一例。本文试分析陈璘在壬辰战争期间同岛津义弘(石曼子)交战之史实及明清史书中对陈璘“歼石曼子”一事的传播与演绎过程,对陈璘将军在这一时期的军事活动进行考辨,以求史实上的去伪存真。  相似文献   

6.
学界对万历援朝战争的研究业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长期以来忽略了对战争中明朝官将群体的研究。以新发现的朝鲜文献《宋经略书》中所述的69位明朝官将为中心,结合《明实录》记载为基本线索,将明朝文献与朝鲜文献相互参证,可以对参与这场战争的明朝官将群体行迹进行初步考察,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官将群体的共性与个性差异,重新探讨明朝官将群体在援朝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官将群体在战争中的主导作用及对东亚国际秩序的稳定所作的贡献。通过对明朝官将群体的初步考察,也可以推动万历援朝战争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锡爵倡导为文当“尊经复古”,崇尚温厚雅驯与和平恬淡的文风,并高度揄扬馆阁文学。王氏文学观念的形成既根植于历史语境,复与吴地博古好雅、研习经术的地域文化传统、研习《春秋》的学术背景以及翰林馆臣的入仕经历相关。王锡爵通过馆课与评点传递尊经复古与文尚雅正的文学观念,并在文章写作中积极践行之,对于促成万历初年文柄由郎署重归馆阁不无助力。  相似文献   

8.
梦游录小说集中出现在朝鲜多种矛盾与变化并存的朝鲜朝中期,是文人对不断发生的政治事变进行文学反映而选择的一种形式。这一时期以“壬辰倭乱”为创作素材的梦游录小说极力关注“壬辰倭乱”战况,不断剖析战争原因、讴歌爱国英灵、揭露战后社会问题,批判了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揭示了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包含着深刻的主题意蕴。  相似文献   

9.
朝鲜战争是联合国成立后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国际性战争,联合国在美国操纵下组建联合国军入朝,参与了战争的全过程,并在民间救济、停战谈判等方面发挥了作用。联合国干涉朝鲜战争既是美国及其盟友操纵的结果,也是联合国与朝鲜问题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联合国的决策虽有瑕疵,但履行了相应的法律程序,具有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承认联合国干涉朝鲜战争的合法性并不意味着否认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合理性与功绩。  相似文献   

10.
朝鲜战争的爆发,致使朝鲜半岛上几乎所有的青壮年男性都走上了从军的战场。然而女人并没有游离于战争之外,当她们把夫郎送上战场的同时,也把自己送上了战争的祭场。中国抗美援朝文学叙事,在描写朝鲜军民上,更多地泼墨于朝鲜妇女,写她们坚强乐观,承担了生产支前、后勤保障、田园劳作等一切困苦艰难,用歌声表达信念,舞蹈传递情绪,笑声战胜困难,用无可替代的战争贡献,把这场灾难的战争变成了女人抗拒灾难的抗争,一场女人最大限度投身其中的女人的战争。  相似文献   

11.
《老友》2003,(7)
今年7月27日是朝鲜停战协定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时间虽然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但是参加过这场战争和关心这场战争的人们,是不会忘记这段历史的。笔者作为志愿军的一名战士,曾经历了这场战争,并由于工作关系,了解和掌握了一些相关情况。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对这场伟大斗争略作回顾,不仅能温故知新,有益于启迪人生,而且还可以藉  相似文献   

12.
朝鲜战争爆发后,麦克阿瑟与美国政府关于朝鲜战争的战略存在诸多分歧,主要在美国干涉朝鲜战争的规模和目标、美国处理台湾问题的策略、美国的战后全球战略重心等方面,由于分歧的不可弥合,对朝鲜战争本身以及当时美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嘉靖时期,倭患猖獗;“庚戌之变”后,明廷接受主持东南抗倭事宜张经之建议,调用广西狼兵及湖广土司兵前往东南沿海抗倭,在这此背景下,狼土兵雄赳赳地参与了保家卫国的抗倭战争。御倭过程中,他们多次立下战功,使疲于奔命的明军得到喘息,为驱除倭患献出其特有的历史价值。本文以著名的王江泾大捷为例,通过起用张经、调拨狼土兵、王江泾大捷以及评述狼土兵之影响四个部分,来尝试叙述狼土兵在东南抗倭战场上建立起的丰功战绩。  相似文献   

14.
明朝军事家谭纶的抗倭功绩,以往并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大量的史实表明,谭纶在御倭浙东和巡抚福建期间,亲自参加和指挥了数十次重大战役,创造并总结出了一整套灵活多变、行之有效的御倭战略战术,为平息嘉靖东南倭患建立了不朽功勋。因此,我们对谭纶在抗倭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蓄意发动的一场侵略朝鲜与中国的大规模战争。日本从1894年6月2日决定战争而出兵朝鲜,到7月25日偷袭丰岛实际开战,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寻找挑起战争的借口,妄图掩饰这场战争的本质。先决定战争,然后再寻找开战的借口,这是历史事实的真相。本文试就此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有明一代,辽东地区便是往来朝鲜王朝必经之路,出于交流之需,明朝于洪武年间在管理该地区的辽东都司东宁卫与定辽各卫等设“朝鲜通事”,即朝鲜语译员。他们均由生活在辽东的朝鲜人出身的军官担任,此种译员任用方式具有明显的边疆地区特征,是与朝鲜半岛交流的产物。辽东都司朝鲜语译员职责繁杂,主要有接待朝鲜使臣、随使臣出访与传递明朝咨文、参与处理朝鲜难民事务,以及在上述活动中进行口译等,多元特征凸显,在明朝与朝鲜王朝的政治、外交、军事、人文往来方面发挥了媒介作用,维系了明朝与朝鲜王朝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东向延展。  相似文献   

17.
万历二十一年'癸巳大计'引发的纷争,由于导致众多东林党核心人物被罢斥而被看做明末东林党甚至万历党争的起点。包括顾宪成、高攀龙在内的众多东林派官员都认为他们所受到的处罚不是出自万历皇帝的本意,而是王锡爵内阁擅权所至。但这其实是对王锡爵内阁的误解。由于内阁的票拟权并不固定,外廷官员就不知道处罚是出自内阁的建议还是皇帝的本意。再者,由于万历皇帝几乎不见外廷官员,内阁与皇帝沟通时经常使用的密揭又不可外泄,从而导致外廷不了解内阁与皇帝沟通的实情,内阁往往因此遭到猜疑和抨击,处境为难。  相似文献   

18.
1950年———1953年的朝鲜战争是中国与美国两个大国在各自境外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美国作为战后的超级大国,具有称霸世界的野心和实力,但同时又要面对与苏联的对抗。这场战争中,从美国决策的角度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美国从始至终都站在全球与苏联对抗的高度和角度对战争进行判断,战争决策中都贯穿着美国冷战的宏观战略指导思想,即遏制苏联,中心在欧洲,不能在东亚耗费过多国力。本文从美国对朝鲜战争性质的界定以及在战争过程中的决策两方面来对此特点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9.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朝鲜进行了武装干涉。在干涉朝鲜战争的战略目标方面,美国总统杜鲁门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之间是一致的,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在具体的政策方面,他们之间又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与冲突。  相似文献   

20.
抗倭援朝战争中的明日和谈内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史学界对四百年前日本丰臣秀吉两次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明朝称“万历朝鲜役”,朝鲜称“壬辰丁酉倭乱”,日本称“文禄庆长之役”)已有过一些研究。但对此次战争中明、日间议和活动的介绍和探讨却很少,而且由于议和活动本身的错综复杂和文献记载的差异,使人们对议和决裂的原因及真相或不甚清楚,或看法不一。本文试图根据一些新的史料揭开这一不解之谜,以就教于专家和同行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