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清代以晋商为代表的中国商人和俄国商人在恰克图开展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茶叶贸易活动,在世界贸易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山西本地不产茶,这就使得晋商在整个茶叶贸易过程中需要进行南下购茶、北上贩茶的长途贩运,这一过程同时也就伴随着与茶叶贸易有关的人员流动的发生。文章以清代晋商为主导的恰克图贸易为视角,以茶叶贸易规模的变化对与之相关的人员流动数量进行估算,以期对与恰克图茶叶贸易相关的人员流动进行探讨,进而揭示恰克图贸易中所隐含的经济早期近代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张家口是清代塞北地区最重要的商业城市,是汉蒙贸易、中俄贸易的重要转运枢纽,清政府在此设关征税。在张家口从事贸易者以晋商为多,其输出商品以茶叶、烟草、杂货为大宗,输入则以毛皮、土碱等为主。鸦片战争后,俄国商人的介入使张家口商业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一,张家口税关的税收大量流失;其二,晋商在茶叶贸易中的垄断地位逐渐被俄商所取代,与茶叶贸易密切相关的金融业也出现萎缩。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世界上的主要茶叶出口国也是茶叶消费大国,中国的茶叶贸易对世界茶叶贸易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一带一路”框架下研究中国与沿线主要产茶园茶叶出口竞争力提升具备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主要产茶国出口竞争力指标分析,指出中国茶叶出口相比“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茶叶出口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提升中国茶叶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4.
《西域闻见录》载:“哈萨克人最喜中国茶叶”,然而茶叶却在乾隆时期清廷与中亚哈萨克部的贸易活动中不见踪影,这一议题至今未有学者问津。在丝绸主导全球贸易的18世纪,优质丝绸的价值意义是茶叶所无法比拟的,哈萨克人正是敏锐的观察到这一点,遂而将茶叶排除在清哈贸易之外,由此便可最大限度获取优质丝绸,从而达到贸易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社会,粮食生产和粮食贸易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在明清时 期,粮食贸易是晋商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基本途径。当时的粮食贸易有地方贸易、官商贸易、军 需贸易、贩运贸易、加工贸易等多种形式,不同形式的粮食贸易对晋商的崛起有着不可忽视的历 史作用。备荒、牟利是当时推动晋商从事粮食贸易的基本动因,粮食贸易在晋商资本积累过程中 起着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茶叶出口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茶叶进口国或地区GDP增长和中国茶叶产量增加是促进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人民币升值、中国与进口国或地区的空间距离、农药残留标准是制约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可通过优化茶叶出口市场分布,改进生产技术、转变经营理念,提高茶叶产量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等措施促进中国茶叶出口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在19世纪,茶叶贸易和鸦片贸易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突出表现在这两种贸易都对清政府财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茶叶和鸦片出口关税方面,中国半殖民地特征非常明显,即对最重要出口商品的茶叶征收很高的出口税,而对最大宗的进口商品鸦片征收很低的进口税,清政府这种"抑内护外"的做法压制了国内优势产业的发展.总体来看,茶叶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鸦片贸易的发展则加重了中国19世纪的危机.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与西方的茶叶贸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世纪以来,西方消费市场对茶叶的旺盛需求刺激了中国与西方的茶叶贸易,中国茶叶在世界市场上的独占地位使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顺差。与此同时,英国等西方国家也在茶叶贸易中赢得了自己的利益。由于19世纪中叶印度、日本、锡兰等国茶叶开始大量出口,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地位不断下降。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已不可能继续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实现贸易优势,但发展相对优势的茶叶商品出口仍可以使中国取得对外贸易的比较利益。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皖南地区先后推行红茶合作运销与统制运销,二者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在政府主导下通过成本控制、金融扶持、集中运输以及革除贸易积弊等系列措施,从制度上减少商业资本对茶业利润的过度分割。运销改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茶业下层农商在出口贸易中的话语权与盈利能力,打破了近代中国茶业由来已久的“产、制、销”失衡的结构性困境。在近代中国茶叶产业升级滞后的背景下,运销改良的意义更多地体现为对茶叶外销制度与路径的变革,是一次增强华茶国际市场竞争力与重塑近代中国茶叶贸易制度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0.
1949—1966年中国茶叶贸易经历了平稳发展、超常规高速发展、严重衰退和恢复等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与茶叶贸易相关体制和机制的演进不无关系.以安徽省为例阐述了茶叶贸易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发展、茶叶贸易“内销服从外销”及相关鼓励政策的演进、相对集中的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其制度效应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至19世纪末期的陆上茶叶之路,从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区延伸到莫斯科,全程超过4.5万里.陆上茶叶之路以恰克图为中心,中俄商人"彼以皮来,我以茶往".19世纪中叶以前,这条贯通欧亚的陆上茶叶之路的贸易一直由山西商人主导.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以武力推动对华商务扩张,外商在华享尽各种特权,华商在与外商竞争中纷纷败北,执塞外贸易之牛耳的山西商人也不得不退出对俄茶叶贸易,茶叶之路为以沙皇政府为后盾的俄商垄断.  相似文献   

12.
晋商学徒制习俗礼仪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习俗也日渐发展成熟。晋商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商帮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相对稳固的行业习俗和礼仪传承,其中学徒制中的习俗和礼仪尤为严谨有序,它包括三方面:一是学徒入门前的考察习俗,二是学徒请进后的培养礼仪,三是学徒出班前的考验。晋商学徒制的习俗和礼仪呈现出程式化和地域化的明显特点,它为晋商的成功营造了良好的人文氛围,反映了明清晋商商业文化已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13.
福建茶叶批发市场推行拍卖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拍卖是国际茶叶市场最主要的交易方式,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产茶国,至今却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茶叶拍卖中心。福建是中国的产茶大省,在茶叶资源禀赋、消费市场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具备了实行拍卖交易的条件。本文结合福建茶叶生产的特点,探讨了在茶叶批发市场推行拍卖制,以期推进福建茶叶产业化进程,从而发展壮大海峡西岸经济区茶叶经济。  相似文献   

14.
探讨晋商与传统法律文化的相互关系,能够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和山西地方法律史以及晋商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该文通过讨论中国古代法律文化视野中“商”的观念,以及“礼法秩序”影响下的山西商人,认为晋商与传统法律文化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的法律文化是影响晋商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史角度研究晋商与地方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晋商研究方兴未艾,成果卓然,但对于晋商与地方社会变迁的丰富内涵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研究。文章提出从社会史的角度对晋商与地方社会做跨学科的深入研究,以揭示晋商与地方社会的人口流动、职业结构、婚姻观念、民风习尚、地方文化、经济生活、公共建设、社会赈济等问题的关联与互动。  相似文献   

16.
清前期,湘江下游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米谷输出地,本地积贮大量米谷的地主富户、市场中的粮行、来自外省的米商和常平仓采买人员、地方官,都积极地参与到米谷流动和贸易中。粮行和地主富户通过控诉地方官试图改变常平仓的采买办法,社仓社长与地方官相互勾结经营社仓获利,粮行则通过强力吸纳米谷或通过让利吸引客商以求把持行市。地方官员、客商、粮行和富户在同一个米谷交易和米价变动的空间中互相较量。这个过程呈现了商品贸易对于社会群体及其之间关系的影响,有助于讨论市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三言》中描写的商人题材小说对当今时代仍然有着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作为一位先进的知识分子,作者不仅积极肯定了商人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而且还在作品中渗透了一种正确的、永恒的商人经商原则,大力倡导了"以义取利、义利并举"的价值观,从而突破了传统文化的弊端,为后世商人精神世界的建构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清初,清政府沿袭明代的海禁政策,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为朝贡贸易。1684年,康熙皇帝开海禁,设立江浙闽粤四海关,管理对外贸易。但四口通商对早期的中英贸易影响甚微,一方面是因为英国没有被清政府纳入朝贡体系,英商不享受相应的优待政策。对于缺少贸易中转站又不了解中国市场行情的英国商船来说,即便到达四口也难以售出货物,更无力购买大宗的中国商品。另一方面,四口都缺乏同英商长期贸易的准备,一时难以组织英商所需的货源。为了加强对英商的管理,1757年,乾隆皇帝将中英贸易限定于广州一地,并推行公行制度。同年,东印度公司职能发生转变,实力强大的“公司国家”垄断中国与欧洲的茶叶贸易,中英贸易进入大发展时期,鸦片贸易成为东印度公司平衡收支的重要筹码。  相似文献   

19.
作为区域性的旧式商帮,晋商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创办并垄断了新式金融机构;其次,在特殊时期是国家额外财赋的主要承担者;再次,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投身近代化建设。鉴于以上历史性贡献,在梳理中国近代史时,不能不提到晋商,同时亦彰显了其社会价值与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