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完善的问责机制不仅是消解基层避责的重要手段,更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抓手。然而,地方政府在强化问责机制过程中出现了问责过度“工具化”的现象,致使基层政府倾向采用事前避责、被动避责等应对策略。基层治理中的政府权责失衡和行为主体的有限理性共同引起了基层避责的倾向,而非正式关系、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一致则为基层避责行为提供了可行空间。基层避责与问责不是“问题—手段”的单向关系,在问责消除基层避责的同时,基层避责也能推动问责的客体行为价值认知重塑、主体成效考核方式以及运行机制调适优化。需要结合治理实际需求优化问责制度的顶层设计、强化问责执行中的内部沟通、正视基层治理主体的有限理性特征,在优化问责机制和规避基层避责行为过程中,应寻找二者关系平衡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
基层官员避责是懈政怠政的集中表现,是基于官员“心理—个体—组织—环境”互动模式的不良产物,构成基层治理的系统性制约要件。立足组织行为学视域,透析基层官员避责的生成逻辑,即行为判断价值化、行为结构逐利化和行为结果纵容化,分析其危害机理,即陷入基层治理主观价值窠臼、衍生多元主体利益分化偏离、置换行为结构的目标策略、背离行为结果的宗旨使命,为思考官员避责行为提供了基本遵循和依据,同时,在重塑行为心理机制、健全行为运作机制、强化行为沟通机制、筑牢行为保障机制上着力而妥善应对和治理基层官员避责问题,为新时代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风险治理情境下基层官员如何落实职责和任务安排是基层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政府治理实践中不断出现的“层层加码”现象,研究提出“加码式避责”的概念,解释基层官员在风险治理情境下受制于多重因素制约和认知权衡从而塑造避责行为策略的过程。“加码式避责”是在风险治理情境下,基层官员通过主动强化政策执行而规避政治责难的行为。风险不确定性、基层治理资源不足与问责制度刚性三者之间的内在张力是基层官员风险治理时面临的现实情景。在属地管理原则下,基层官员只能依靠掌握的剩余控制权主动加压达成问责风险规避的目的。风险治理情境下基层问责应充分考虑风险本身特性,统筹过程问责与结果问责,加快建立区域性协同合作风险预防和治理机制,提升基层政府官员危机事件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基层治理的“硬任务”压力与强责任监督压力越来越重,乡村干部被置于高强度的监督问责之中。由于职责不断向基层下移、中心工作的扩大化、基层监督与问责的强化等原因,基层干部的避责行为呈蔓延之势。“循证式治理”正是当前乡村干部的避责行为塑造出来的一种治理样态,“行动前寻找合法性依据”“行动中坚持按章程办事”“行动后积极制造证据”“建立循证基础”是其主要的行为逻辑。这一治理逻辑导致基层治理体系日益刚性化,使得乡村治理越来越缺乏自主性、回应性与创新性,不利于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6.
7.
汤金金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98-112
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需要处理好法治与效能的关系,基于文献梳理和上海的基层治理实践,对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内涵与困境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基层治理法治化应当包含权力的规范运行及其与权利的有效互动两个要义,通过统合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推动治理合法性与有效性的统一;基层治理法治化可以通过健全基层法治体系推动治理权力规范化运行,发挥党建统合优势,深化大联动机制整合正式与非正式治理资源,同时规范智能治理运作体系,提升治理有效性;治理模糊性与法治严谨性的内在张力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制度匹配错位、部门协同难题与绩效考核困境等;新制度主义理论有助于理解中国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实践逻辑,法治化、制度化能够降低治理成本,基层治理的资源约束使治理行动存在策略性执行空间,可能会加剧基层治理法治化困境。研究表明,要继续推进基层简约高效治理体制的构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协同整合作用,优化基层考核激励机制,推动基层治理秩序与活力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在复杂治理负面效应叠加凸显的背景下,反思简约治理在基层治理现代化方面的价值,颇有必要。完全正式治理不可能定律表明,正式权力对基层主动、直接、实质性介入的过程,也是简约治理生存空间的生成过程。对治理对象的分类治理—层级分化—主体吸纳是简约治理主体的进场机制。寻求基层治理结构再平衡是简约治理生成过程的本质。社会基础、治理能力、治理负荷和制度空间对简约治理的规模有着关键性影响。我们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为简约治理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解释框架,这在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制、全面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94-104
工作组机制是我国党政工作中的一种工作制度,在开展群众工作和提升基层治理方面工作组发挥较大作用。近年来,所发生的邻避事件引发了基层矛盾和社会不稳定,工作组及时介入邻避事件开展具体工作,主要体现在下沉到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普通群众、协同多项工作机制与落实乡村示范政策。工作组实践背后的运行逻辑分别是通过政治整合重塑政治信任与认同,通过行政整合重建纵横治理结构,通过资源整合重聚人、财、物力,最终实现化解邻避冲突,赢得群众支持和带动村庄发展的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1.
12.
秦晓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76-78
依据阿马蒂亚·森的贫困理论,交换权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就业、社会保障、收入水平及生产方式等。将对这些因素采用灰色系统分析中的灰色关联理论进行实证分析。选取样本数据,确定行为相关序列,在计算出绝对关联度和相对关联度及综合关联度的基础上,得出关联度排序,即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力排序,以求对城市贫困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8-35
中国的贫困地区多分布在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劣的地区,这决定了中国必须走绿色减贫的道路。生态文明理论为绿色减贫提供了理论基础,两山理论为绿色减贫提供了战略选择,精准扶贫为绿色减贫提供了具体的操作策略。在绿色减贫实践中形成了以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易地搬迁、绿色产业开发三个措施相互结合,政府主导,私营部门和贫困人群参与,完善市场和绿色资产建设同步进行的绿色减贫模式。绿色减贫市场的不完善、绿色产品价值没有被充分体现和绿色资产回报较低是绿色减贫中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需要逐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陕西、贵州和湖北3省9县的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对扶贫项目全生命周期内(PLC)不同阶段的"学习行为"、"参与行为"、"能力建设"与"项目绩效"和"项目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扶贫项目干系人的"学习行为"对扶贫项目管理的"能力建设"具有显著性影响,且这一影响在项目进程中呈现递增趋势;(2)扶贫项目干系人的"学习行为"和"参与行为"对扶贫"项目绩效"具有显著性影响,且这一影响在项目进程中显示出前高后低的趋势;(3)"项目绩效"和"能力建设"都对"项目可持续性"产生显著影响,但在项目进程中前者呈减弱趋势而后者呈增强趋势;(4)"学习行为"和"参与行为"存在互动关系,项目不同阶段的相互影响程度大体相当。基于以上发现,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5.
谢延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2):137-143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聚焦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反思国内外生态环境治理实际、发展创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民生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民生智慧、系统凝练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生态民生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完善。习近平生态民生观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价值取向,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化重塑、生态政治化建设、生态公平正义的丰富内涵。在新发展阶段,推动习近平生态民生观的实现,需要进行观念变革,推动全社会的绿色转型;强化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需要加强科学谋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开放合作的胸怀,携手共建人类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16.
岳鹏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3):1-8
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内涵深邃,底蕴深厚,思想深刻,意蕴深长,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一致,真理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崇高性与价值性相结合,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牢固的现实基础、浓郁的时代风貌、丰厚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人民立场等典型特征。其生成逻辑可以从以下三个主要维度来认识和把握:一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全面生成的理论基石;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全面生成的现实基础;三是习近平基层扶贫攻坚经历是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全面生成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7.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6(1):156-167
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中涉及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为赢得脱贫攻坚贡献了重要力量。在尊重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政府对贫困户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人力资本提升、技术体系支撑、就业创业创造、基础设施完善等提供适度支持,并通过构建市场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来达到预期减贫目标,是产业扶贫的减贫逻辑。实践中,不断强化规划、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基于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种养业,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帮扶,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盘活资源要素并让贫困人口分享资产收益,是减贫的具体路径。精准施策、到村到户到人,找准定位、突出优势特色,培育主体、强化引领带动,农民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是中国特色产业扶贫为后续产业发展和世界减贫事业提供的有益经验。未来从产业扶贫走向产业振兴,要更加重视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在利用市场机制、发挥特色优势和依靠内生动力上发力。 相似文献
18.
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事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国家全局和民族未来。深入研究和把握高校创业文化的生成逻辑,有助于弘扬创业精神,激励更多青年学生开启创业理想、开展创业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阐明高校创业文化的生成逻辑,应当着重把握其生成的逻辑基点、逻辑演进和逻辑遵循,论析什么是其形成发展的前提,其过程是如何展开的,进而明确高校创业文化生成的推进主体是谁以及相互间如何协作、如何推进高校创业文化生成过程的有效开展以及生成过程要达到何种效果等。通过对这些实践逻辑遵循的深刻把握,有效推动高校创业文化的生成,进而在高校形成创业资源集聚、创业人才辈出、创业活力迸发的生动创业局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