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吴飞 《社会》2014,34(3):1-36
本文紧接《母权神话》,是对母权社会的文化根源的分析。文章认为,在现代思想家中,霍布斯已经谈到过母权论者的主要观点,巴霍芬的《母权论》是对霍布斯的继承,其中给出的诠释,即母亲代表自然,父亲代表文化,是母权论人类学家的基本假定,而这种假定又来自亚里士多德关于父亲提供形式、母亲提供质料的古典观念。现代女性主义者试图以种种方式化解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性别问题,却使自己陷入了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周丹丹  李若晖 《社会》2016,36(5):197-221
“知母不知父”的母系社会学说在西方和中国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学术命运。在西方,它作为一个学术命题已被基本否定,但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界却被广泛接受。西方“母权社会”学说体系的坍塌,为我们反思中国自身“知母不知父”之说的来龙去脉提供了契机。晚清民国之际,这一话语体系被引入中国,之后被历史学家用来构造了中国上古时代的一个特定时期,以期证明中国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外乎于人类之普遍历史。重新回到中国古代的经典文本自身,我们发现,在道家和法家的思想脉络中,“知母不知父”具有各自独特的思想内涵。先秦文献所展示的思想世界与20世纪套用西方学术术语对其进行的描述之间存在裂缝。本文将梳理“知母不知父”的中国谱系,反思这一断裂对当今探索社会学本土化的意义,并由此发掘与阐扬中国社会学的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社会规范转换的视角探讨了原初政府发生的问题。文章以为,性禁忌 等人类早期初级的社会规范,对人类婚姻形式的变化及由此导致的家庭组织权力结构重心由 母权向父权的转换具有深刻的连带性影响;父权之取代母权是人类社会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 胜利。父权具有独占性、等级性、外向性等特征,父权的这些特性及其张力内含着原初政府的 组织结构和权力规范的许多要素。这些要素在其他社会生态环境发育完备时,会外化为原初 政府的某些深层结构特征,从而促成原始社会公共权力规范向政治社会公共权力规范等高级 的社会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学界内外出现了所谓中国"新盛气凌人"的说法,有关的辩论在最近几年有越来越热的趋势。该说法宣称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突然表现出了"强硬"的姿态,有挑战美国霸权的企图,对亚太的稳定,对区域乃至世界的和平造成威胁。中国"新盛气凌人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西方长期盛行的"中国威胁论"的一种翻版。与此相应,有关中国国力和战略思想的讨论也有一些进展。西方的很多研究对中国发展的前景还是持观望的态度,对中国未来的国际战略趋向也有争议。但"新盛气凌人论"的蔓延对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变化以及中美关系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有很强的干扰作用,是值得认真思考和应对的。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史论战、1949年以后的古史分期讨论以及近三十年来社会形态的研究中,西周时期的社会性质始终受到学者的关注.其中,西周封建论无疑是最为有影响的学说之一.然而,自其产生直至发展到今天,虽然皆名为西周封建论,但西周封建论者所讨论的主要问题、理论依据,以及思考方向都发生了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张国旺 《社会》2016,36(6):32-54
李猛的《自然社会》是近年来汉语学界研究现代“政治”秩序的一部界碑式著作。此处所谓“政治”,既指向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更包括人性、道德、社会和法权等多种秩序。本文认为,《自然社会》的核心是对“个体”与“社会”之关系这一经典命题的深化,亦即孤独的现代个体所构成的共同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如何理解包括家庭、社会、道德和国家在内的多种共同生活形态的实质及其内在张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讨论以下几点:一是鲁滨逊式的孤独包含着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的可能;二是格劳秀斯、普芬道夫和霍布斯那里孤独个体的微妙差别对于理解现代人的心灵秩序不可或缺;三是霍布斯式的个体形象指向一种新的现代人拓展自身人性的可能;四是自然法秩序所塑造的人性为现代国家的确立提供了道德动力。因而,本文认为,现代精神的发展尚未穷尽自身,只有更充分地理解其内在的丰富性和开放性,我们才能更有信心地把握自身的处境和命运。  相似文献   

7.
合理选择论──科尔曼《社会理论基础》(上卷)述评白锡合理选择论(RationalChoiceTheory)是在成本和效益核算基础上作出合理选择的理论。它本用于经济领域,但近10多年来,它被当作解释狭义经济领域以外的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的普遍理论,在西方...  相似文献   

8.
刘亚秋 《社会》2018,38(1):104-133
通过分析“哈布瓦赫-阿斯曼”研究路径中有关社会、文化等概念,可以得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记忆研究的“社会-文化”范式,从而弥补当下记忆研究无范式的缺陷。这一范式尤其体现在与神圣记忆密切相关的“社会框架论”、社会品质,以及卡农、神话、节日等概念中。从社会学角度看,能够促发人们回忆的社会力来自涂尔干所谓的“神圣社会”。哈布瓦赫记忆理论中的“社会框架论”和“社会品质”概念是涂尔干的“社会本体论”思想的核心表现,由此形成一种哈布瓦赫的“神圣记忆观”。扬·阿斯曼文化记忆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卡农”,也是一种神圣记忆。卡农等概念是扬·阿斯曼对哈布瓦赫的“社会框架论”的继承和推进。上述要素构成记忆研究的“社会-文化”范式的基础。从“取向”讨论转向“范式”分析,有助于推进社会记忆研究传统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是西方社会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它的兴起同新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衰落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在对行为主义政治学进行批评、修正和补充中,主张价值与事实的不可分割,主张政治学科“政治化”,重新肯定政治哲学及其方法在政治研究中的地位,主张政治科学向政策科学转变。在后行为主义阶段,当代西方政治学积极倡导理性选择论,并把生物政治学当作克服行为主义危机的一条最新出路。批判地研究当代西方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理论成果,对于我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当代应用人类学家的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当代应用人类学家的追求黄育馥如何将社会科学知识转化为行动?如何使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充分得到利用?社会科学家如何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这是当代社会科学界关心和讨论的问题,也是人类学界经常研究的问题。近几十年来,随着西方人类学家...  相似文献   

11.
张宏薇 《学术交流》2003,(4):133-136
《苔丝》是英国 1 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 ,《觉醒》则是同时代美国作家凯特·肖班的力作。它们分别讲述的是女主人公苔丝和艾德娜的悲剧故事。苔丝与艾德娜的悲剧虽然存在着阶级与性格的因素 ,但在两人的悲剧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共同因素却是父权制度或男权制度  相似文献   

12.
Using a source of 19th century Texas state prison inmate records, the present study contrasts the biological living conditions of comparable 19th century Af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s. Average Black stature ironically increased during the antebellum period and decreased immediately after emancipation, while average White stature declined throughout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Texas Black BMI values declined during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however, White BMI values increased, indicating considerable 19th century biological inequality by race. Therefore, the known material inequality that existed in the 19th century American South is reinforced with biological markers.  相似文献   

13.
吴春燕 《唐都学刊》2011,27(3):48-52
七八世纪的日本飞鸟、奈良时代因集中出现了八代六位女天皇而被称为,"女帝世纪"。学界普遍认为,这一时期女天皇的频出源于顺利"过渡"、"中继"皇位。然而,在考察了这一时期女天皇继位的社会、政治背景之后,笔者发现,"女帝世纪"的形成与当时母权制遗风浓厚的社会习俗以及皇位观念和皇室继承制度的历史变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李启华 《学术交流》2012,(6):122-127
任何一个民族的形成,必然要经过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俄罗斯族就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才最终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国俄罗斯族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17世纪末至19世纪末的孕育期;二是19世纪末至俄国十月革命的快速成长期;三是俄国十月革命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曲折徘徊期;四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和谐发展繁荣期。对各阶段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俄罗斯族形成的历史脉络,从而有利于在新时期发展我国民族关系、增强民族认同感,也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稳定和扩大对外交往。  相似文献   

15.
Because coverture restrictions prevented most married American women from the colonial period through a good part of the 19th century from acting as their own agents at law or to have independent property rights, attempts were made to modify this legal disability. Married Women Property Acts partially remedied some of these legal disabilities, but others lingered well into the 20th century because, unlike most contracts, the marriage contract in the United States still remains unwritten and so, its terms are not defined. Even with the advent of contractual marriages in the 1970s and 1980s, coverture overtones continue to exist. While some state courts have accepted these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others have not and their enforcement remains problematic “because the law still prescribes sex-differentiated marital roles and male domination.”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转型时期,匈牙利移民的美国化进程,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当时处于盛世的熔炉论在实践上作为神话的破灭过程。就其促成因素而言,其中既有美国白人的民族偏见与排斥,也有匈牙利移民对本民族文化难以割舍的情结,还有匈牙利政府为动员移民回国的努力等。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使匈牙利移民和其他外来移民群体一样,在适应美国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保留着本民族的特征,由此奠定了美利坚民族多元化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密尔自由主义政治思想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连伟 《学术交流》2004,2(4):27-32
密尔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其自由主义政治思想成为由古典自由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过渡的桥梁,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为修正的功利主义,密尔更加重视快乐的质与功利主义的社会价值,从而完善了快乐的内涵,实现了功利主义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统一。密尔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内容,包括相对的个人自由、适度的政府干预及有限社会主义。密尔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折中性和阶级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张红菊 《唐都学刊》2011,27(4):108-114
美国殖民地时期,在北美大西洋岸,有一个著名的"烟草海岸",它以切萨皮克海湾为中心,包括弗吉尼亚、马里兰、北卡罗来纳等几个南部殖民地,以生产和出口烟草为主要的经济形式,甚至是经济支柱。但是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却走向衰落,从此盛名不再。导致烟草海岸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战争的沉重打击、黑人奴隶劳动力的减少、内部经营多样化的发展、烟草种植耗竭土壤肥力、工业革命的发生以及由此带来的棉花种植的兴盛等,使种植烟草利益降低,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