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希峰 《社会》2009,29(3):189-196
"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家迅速启动了各种应急机制进行抗震救灾,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医护人员、卫生防疫人员、食品安检人员等各类专业人员纷纷加入到救灾行列中,用实际行动支援四川灾后重建工作.社会工作者也通过各种渠道深入灾区,服务于灾区群众.  相似文献   

2.
行政发包制与帝国逻辑——周黎安《行政发包制》读后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雪光 《社会》2014,34(6):39-51
本文讨论周黎安“行政发包制”一文的研究风格和理论模型的前提假设,并提出进一步推进的意见和建议。在周黎安模型基础上,笔者针对效率与统治风险的目标冲突,提出了执政者在集权与分权间抉择的一个模型。最后,将“行政发包制”这一治理模式放在帝国逻辑的大历史背景上讨论其定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冯仕政 《社会》2014,34(6):70-84
近年来,经济学越来越多地介入有关中国国家治理问题的研究。经济学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始终围绕关于国家的“政治市场想象”展开。该想象有三个核心关切,即国家的市场性、多主体性和政治性。周黎安的“行政发包制”理论在这三个维度的每一个方面都有重要发展,将经济学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政治市场想象”重视国家的市场性而轻忽其政治性的倾向,也使周黎安模型对权力问题的分析较为薄弱,以致造成核心概念的界定不够清晰等问题。尽管如此,“政治市场想象”仍为中国国家治理研究提供了一个颇有启发性和整合性的思想框架。  相似文献   

4.
军事发包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和建 《社会》2005,2(5):1-33
在学界目前关于行政发包制及其历史根源的讨论中,尚未触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制度:军事发包制。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创建的根据地进行局部执政时所展现出来的一种组织形态,即一方面在中央层面建立起一元化的领导体制,另一方面又在各根据地军区和军分区两级分别建立起与上级的军事承包关系。这种关系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军事决策的自由裁量权;财经的自给自足;在属地建立一元化领导,实行属地化管理、战果导向和人格化担责。军事发包制有效解决了动员和控制、集权和分权的张力问题,把分割状态下的局部执政当成铸造现代政党之军政能力的重要通道,为1949年后全面展开的国家政权建设做好了准备。军事发包制既是行政发包制的先驱,在某种意义上又可谓行政发包制的内核。  相似文献   

5.
周黎安 《社会》2016,36(1):34-64
本文重新梳理了行政发包制理论中“行政”与“发包”的关系,将政治晋升机制正式引入行政发包关系,定义了行政内部发包与行政外部发包的组织边界。在此基础上,本文重新诠释了历史上的“官吏分途”以及当今的“层级分流”现象。本文认为,从秦汉到明清,中国经历了“官吏分途”和“吏役合一”的双重过程,这实际上代表了中国官僚体制组织边界的重大变化,即从“行政内包”到“行政外包”的过程,而推动整个过程的驱动力是帝国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财政压力。本文还对中国历史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特征进行了重新表述。相同的历史现象,不同的解析框架,本文与周雪光的帝国逻辑理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学术对话。  相似文献   

6.
作为公共行政的组织基础,官僚制对于公共行政具有管理、政治和伦理的意义.以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和谐为目标的行政发展需要对官僚体制在上述三个维度加以完善以及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行政发展的困境就是官僚制自身的组织缺陷在管理、政治和伦理三个维度上的集中体现;同时,官僚制的公共性特征导致在管理、政治和伦理这三个维度之间也存在着内在逻辑困境.这构成了行政发展的双重困境.  相似文献   

7.
羊许益 《社科纵横》2015,(1):100-102
政治文化和行政伦理是政治生态的两个基点,分别影响着基层公务员行政行为的基本过程和价值选择。政治生态是基层公务员行政行为选择的逻辑起点;破解基层公务员行政行为选择的伦理困境需要净化政治生态:通过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以净化政治生态内部环境,通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净化政治生态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8.
我国实行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问责制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结果的一种制度规范。行政问责制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宪政民主政体下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一个重要实现途径。实施行政问责制是推进民主政治和实现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实现高效廉洁的必要基础,因此推行和完善我国政府的行政问责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国行政问责制还面临诸多困境,主要有:问责主体缺乏法定明确性,异体问责相对薄弱;问责的法律体系不完善,缺乏强制力作为保障;政府权力与责任不对等;政府信息公开的有限性。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政府就要转变行政理念;加强异体问责,实现问责主体的多元化;健全行政问责的法律制度体系;构建权责一致的行政问责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实现“阳光行政”。  相似文献   

9.
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是我国政府最近提出的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思路。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进行了论述 ,即 :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实现机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行政管理的价值取向是必须要明确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性质决定了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实现社会公平是历代进步思想家和劳动人民的不懈追求;行政管理的发展决定了必须选择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行政伦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今世界各国行政改革普遍追求的目标,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体现出来的行政伦理失范现象,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基于服务型政府对行政伦理的特殊要求,我们有必要从服务理念、角色定位、行为模式和行政伦理制度内化等几个方面构建我国新形势下服务型政府的行政伦理:  相似文献   

12.
刘奕 《创新》2008,2(4)
电子政务是一场运用新的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传统政务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核心,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电子政务的应用与推广,必将改变行政决策的环境、条件、技术与状态,从而深刻地影响着行政决策。要使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发挥出应有的最大的效能,就必须理性运用电子政务,最大程度强化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正面影响,最大程度弱化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的大背景下成立的。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治国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这些都对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提出了新要求,寄予了更高期望。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的成立,对于回应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工作的期待,促进专业建设,发挥社会工作在建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我国社会工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政府的形象塑造有赖于行政公共关系活动,因此,必须加大政府公关力度。政府公关的特性决定着政府形象的基本定位,即民主、公正、廉洁、高效、法治。政府公关活动应围绕“公众第一”、“ 信息传播”和“行政公开”等展开。  相似文献   

15.
利害关系人参与行政程序是指在一国行政程序构建中,通过法律赋予利害关系人参与行政程序的主体资格进而影响行政程序进行的一种法律制度。该制度可以使行政程序更加公正化和民主化。但是,由于中国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学者们对该制度的研究还有所疏漏。利害关系人参与行政程序具有身份的特定性,是对已进行的行政程序的参与,是对行政行为有所主张的参与。利害关系人参与行政程序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程序中多了一个新的当事人,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对行政程序起作用,从而使行政程序最大限度地接近于司法程序;利害关系人参与行政程序将会促使行政程序更好地和社会机制相契合;利害关系人参与行政程序还能使公民权利保护更全面化。确立行政程序当事人制度、行政行为介入制度、行政过程开放性制度是利害关系人参与行政程序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6.
吴瑞坚 《探求》2008,(6):29-32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选取了如下路径:一是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二是从传统治道向现代治道变革;三是从“政绩政府”向“绩效政府”转变;四是从“官僚独自”向官员互动的公共能量场转变。  相似文献   

17.
论对行政契约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凌云 《浙江学刊》2006,(1):139-144
要使行政契约纠纷能够真正套入行政诉讼制度中运转并得到解决,必须着手解决行政诉讼的结构、法院审查的原则、依据和方式等问题。本文特别关注行政诉讼结构的重塑问题,思考和探寻与解决行政契约纠纷相契合的行政诉讼机制、原理与规则。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行政争议化解机制的健全程度事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程度。目前,传统行政诉讼、合意型行政争议解决机制和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制度等行政解纷制度分别存在作用乏力、力度不足和效果不佳的问题。从宏观层面而言,依托繁简分流与多元化解机制,切实发挥行政诉讼基本职能,激活合意型行政争议解决机制作用,强化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制度功能。从微观层面而言,启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型构行政审判白皮书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方能激活行政诉讼制度体系中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制度机制的实质解纷功能,真正建构起行政争议市域协同化解机制,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行政法治方案。  相似文献   

19.
乌兰 《学术交流》2006,(9):58-61
从当前环境形势看,日益严峻和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迫切需要政府从多层面、多角度发挥环境行政的职能和作用。实践中传统环境行政职能越来越表现出一系列管理不力、低效率的矛盾和缺陷,只有积极变革传统的强制性职能,充分发挥政府服务性管理职能,才能发挥环境行政在环境保护、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促进环境行政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提高的关键。逐步完善政府服务性职能体系、实现强制性手段与非强制性手段的协调与配合、强化环境行政中的规范化控制管理,是加强环境行政主体的管理手段和管理行为,从而有效发挥政府环境行政管理职能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20.
钟慎斌 《学术交流》2003,(12):23-24
中国加入WTO后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全球化行政改革呼唤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模式的改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实行"行政三分制"是将行政管理职能分为决策、执行、监督三个部分。三者相辅相承,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行政三分制"改革是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梳理,将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相对分离,以实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因此,实践"行政三分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