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素凤 《兰州学刊》2013,(9):180-184
从目前发现最早的商周文字到小篆,很多字的结构模式发生了变化,汉字结构变化的原因十分复杂,本文主要分析书写对古汉字结构变化的影响.汉字书写者对于字形简便、有别和美观的追求及书写时有意无意的“变异”,都是导致汉字形体变化的重要因素,而汉字形体变化往往又导致汉字结构模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释■     
甲骨文中有B字,上象羊角形,下从二目,或作C,二目略成一三角形,或作D,二目略为一目,或作E,从羊从二目,形体变化颇多,皆为一期文字。 此字早期除孙诒让曾释“苜”外,余多释为“羊”,郭沫若隶定为“A”,释为“朋”  相似文献   

3.
甲骨文是我国现在所见到的最古的成系统的文字。用它书写的殷商甲骨刻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面文献。是成体系的上古汉语的记录。系统地研究甲骨文字和殷商刻辞,对探讨古汉字和古汉语的发展、变化无疑是有益的。 为了能够全面而又深入地从总体上以及从各个部分认识甲骨文和殷商刻辞的一般状况和特异之处,有必要先将各个方面作为一种成体系的现象加以探索、观察、比较,进行一些必要的归纳、总结。甲骨文动词应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试论甲骨文的对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虽然具有符号的性质,但是它没有停留在符号阶段,而是被用以表达民族审美情感的艺术载体,具有审美作用和美学价值.甲骨文就开始了这一历程.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象,甲骨文有一种对称的平衡美.李玲璞先生通过一千个常见的甲骨文字的形体进行十六字格编码统计,科学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些形体(甲骨文)所显示的图象都是按照平衡原则结构起来的,形成一种对称的平衡美.”甲骨文形体结构所具有的这种美,是民族审美心理的一部分,是对积淀在民族审美心理中的对称的美的反映,这种对称的审美心理一直体现在汉民族的文化艺术及风俗习惯中.本文将讨论甲骨文对称的特点,甲骨文对称性的两个来源,以及甲骨文对称性在民族审美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释"燮"     
本文分析了“燮”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形体构成为从又,从,从四火的会意字。“燮”字的形体义为手持刀具并把它置于火中之状,即人在锻造刀具时所进行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6.
甲骨文中的不少象形字与会意字形象地反映了殷商社会存在的客观事物的主要特征或当时社会的生活状况。所以,对甲骨文字形体进行考古学研究是释读甲骨文字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列举甲骨文中的25个象形字与会意字,将其形体与殷商考古发现的文化遗物或遗迹相对照,探求这些字造字的本义。  相似文献   

7.
从书法中窥测字体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汉字而论字体,有三种不同的含义:一指文字的形体;二指书写的字体;三指书法家的字体。这三种意义互有关联但各有分别。就文字的形体讲,只須分为正草二体。就书写的字体讲,一般又分为正草隶篆四体,或真行草隶篆五体。就书法家的字体讲,那是指各家书法的风格,可以分得很多,最流行的如颜体、柳体、欧体、赵体之类便是。由于有分别,所以要说明我们所讲的是文字的形体;由于有关联,所以我们又可以从书法中窥测字体的演变。不过,所谓“书法”,是指实用性的书写说的,并不完全指艺术性的法书,所以文字的形体可以和书写的字体有关系;而和书法家的字体就不生干涉。因此,所谓演变,也即是由篆而隶,由隶而楷这些字体演变的过程,而不是指书法家法书的渊源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甲骨文"月"、"日"的哲学内涵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甲骨文是象形文字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如“月”字有“早月”与“晚月” ,“日”有“东日”、“西日”、“冬日”、“夏日”、“中日”等 ,这是阴阳五行体系 ;单个“月”字是形象文字 ,是静止的、孤立的 ,表示时间不动、空间不动、万物不动、“月”字不动 ,如同幻灯艺术 ;双“月”字 ,则是抽象文字 ,是运动的、对立的 ,表示时间运动、空间运动、万物运动、“双月”运动 ,如同动画艺术 ;30 0 0年前 ,中国古人造字时 ,已形成了较完备的哲学思想体系 ,并把“对立”、“统一”、“运动”、“变化”、“发展”等重要哲学范畴 ,融入到甲骨文字中 ,传给后人。  相似文献   

9.
说“盾”     
《说文》小篆盾是隶楷盾的前身,字形结构并不复杂,却一直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其中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对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的特点认识不够。曾简文字是迄今为止书写年代最早的竹简文字,保留了不少早期的写法,比一般战国文字要古得多。就曾侯乙墓竹简所存字形结构分析来看,盾本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允声构成的,后来字形发生讹变,便成了小篆的样子。  相似文献   

10.
“叶”字考     
“叶”字是一个多音多义字,本文首先概括地论述了它的几个基本读音与意义,然后着重地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反复论证指出:自南北朝时出现的一直流传于今的“叶韵”一词中的“叶”,并不读xié,而应读yā。为“押韵”之“押”的本字。“押韵”,以口念来呷,与手无关,故“押韵”一词应写作‘呷韵”。“叶”(yā)。即古“呷”(yā)字。“十”(甲)是甲骨文中的“甲”字。“十”(甲)与“甲”、“十”与“呷”,是两对相应的异体简繁字,又是两对相应的古今字。“十”(甲)是“甲”的古字简字,“叶”是“呷”的古字简字。从而从语言文字的发展演变史上有力地纠正了将“叶(yā)韵”误读为“叶(xié)韵”、将“呷韵”错写为“押韵”的错误,一扫千百年来误读错写之谬误,对语言学界、文字学界、文学界,均无不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文字是通过其整体形态而起作用的,是不能加以分割和支解的。任何一种成熟的文字体系,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符号体系。中国的文字是由大约一百几十个基本形体,通过相互组合变化而形成的符号体系。而经常采用的基本形体不超过一百个。通过基本形体相互组合变化而形成的独立文字形体,只能视作一个完整的形态,从而也就具有了相对固定的音与义。这种完整的形态是不允许加以破坏的,否则将失去其应有的功能。中国文字有很多结构成份完全相同,但其整体形态却存在着差异,其音与义也就完全不同。这充分说明文字是通过其整体形态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浅析错别字     
一、错别字现象普遍存在汉字属表意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错误字,可以说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产生,自古就有之,古人在书写汉字表情达意时,难免会写错和用错字。现在我们读到文言文中那些“通假字”,实际上就是古人在文章中写的错别字。东汉大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的“六书”之一的“假借”用字法也证明了这点,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语言中有了某个词,但还没有表示这个词的字,于是就在通行字中找出一个同音字来替代,实际上写的是“别字”。可是,社会发展到高度…  相似文献   

13.
《说文解字》与儒家传统──文化背景与汉字阐释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构形的理据性及对这种理据性的阐释,从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字学赖以形成的基础。然而,事实上汉字并不能将其内涵明确、清晰地呈现在它的形体中,古文字不能,今文字更不能。当阐释者面对一个个小篆籀文乃至甲骨文等古体汉字的时候,这些汉字很难用它们的形体向阐释者完整地倾述其固有的意义(尤其是后起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汉字的阐释,只不过是阐释者对汉字构形的主观体悟。因此,在阐释过程中,跟汉字有关的某些文化现象或观念往往构成阐释者认知汉字形体。读音和意义的初定“期望”,使他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一定背景下的特定的文…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看到“国”字时,头脑中首先联想到的是“国家”这个词。那么“国”与“国家”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国的字形与词义有什么关系?古代社会文化与政治怎样发展?这些问题,促使我们追溯“国”的渊源。“国”为“”的简化字。“”在甲骨文中作“”,在金文中作。其书写形式逐渐发展为等形,较奇特的是,并最终繁化为一类的形体。要从字形上考查国的渊源,就必须先分析“或”。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或”解作:“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由此不难看出,古人在造字以表达其思想中的国这一概念时,已有这样的观念──用戈守卫的地…  相似文献   

15.
“典”“册”古音及上古舌齿音声母同源例析王蕴智拙作《典册考源》一文曾通过殷周古文字资料,考察理出了“典”和“册”字同源分化的头绪,这里问题还没有完。作为一组同源字,它们本从同一书写形式衍化出后来的几个字形,同时又随着语音词义的变异,原来的同一语根又往...  相似文献   

16.
金玉甫 《殷都学刊》2003,(3):109-110
甲骨文时期各种各样的“简单符号” ,已不具有直接象形的含义 ,在以实用为主要功能的前提下 ,它的每个字都表达一个固定的含义。文字学家以甲骨文作为文字起源的一个有机部分 ,而我们将更多地注意它艺术构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字小篆作。《说文·部》:“,三合也。从入一,象三合之形。读若集。” 徐铉说:“此疑只象形,非从入一也。”段玉裁也以为许慎的说解“似会意而实象形。”但是说就的字形看,如说“从入一”为非,总觉没大根据,而说为“象形”,却又所象不明。下面试就这一问题作一分析。 查甲骨文未见字,但有从的字,如今字从,(见后引《说文》)甲骨文今字作,或作,或迳作,其所从作。又如合字从,(也见后引《说文》)甲骨文作,其所从  相似文献   

18.
殷墟甲骨文,自1899年王懿荣首先认识并购藏以来,迄今86年已先后出土15万片以上。由于甲骨文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愈益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山川异域,同研甲骨。如今的甲骨学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 安阳殷墟是甲骨文的故乡。近年来,随着甲骨文不断有新的重要发现和《甲骨文合集》、《小屯南地甲骨》等大型甲骨著录的出版,特别是1984年10月“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和“殷墟笔会”在安阳的召开,不少青年同志对这门古老而又年青的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近,他们常致信本刊,希望就有关甲骨文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以及主要参考书目作些介绍,以资自学时作为入门参考。为了满足广大青年同志这一要求,本刊特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仁言先生撰写了《殷墟甲骨文基础七讲》:第一讲、发现与著录;第二讲、甲骨的整治与文字的契亥;第三讲、识文字与读篇章;第四讲、分期与断代;第五讲、辩伪与缀合;第六讲、甲骨文的科学价值;第七讲、基本入门必读参考论著介绍。从本期开始连载,至第四期全部刊完。  相似文献   

19.
“其”的本义为簸箕。《说文》作■,云:“簸也”。盖“箕”为“其”的孳乳字。甲骨文作(铁218.2)■、(乙3400)、■(乙8685反),西周金文作■(盂鼎)、■(仲师父鼎),东周后有■(中山王壶)、■(石鼓)、■((艹皀)■鼎)等形。《说文》箕下所引之古文有■,■文有■,亦皆与上列形体大同小异。可见殷代的■、■是簸箕的象形,至西周始有加声符下,作■,成形声字,东周后始见从竹之箕,乃后起加义旁字。“其”字在殷甲骨文中均假借作语词■,未见用为本义。“其”的用法,早期比较单纯,在殷代,从卜辞看,大多置于动词前,以加强动词之语气,有表示祈使,表示疑惑不定,表示口气之委婉等作用。如:“丙戌卜,今■,方其大出?五月”(前卷一,46页4版)此辞盖卜问与商敌对之方国,是否会大加出扰。“其”字置于动词性词组“大出”之前。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甲骨刻辞信息处理”这一课题思想指导下,着手甲骨文编码研究。为了能使甲骨文象现代汉字一样进入电脑并被方便地使用,甲骨文编码成了关键部分。 甲骨文不象现代汉字那样具有明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