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
自三十年代以来,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一直被视为机会主义,赋予俄国孟什维克主义相同的内容,备受抨击,完全否定.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果真完全如此吗?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2.
再评陈独秀“二次革命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有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
本文较为详尽地论述了陈独秀“二次革命论”提出的过程,产生的根源及其给革命运动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孙红兵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2-63
共产国际将苏俄革命经验神圣化,以苏俄利益为中心,加上共产国际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对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阎树恒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二次革俞论”不是“党内合作”而是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理论依据。我们党和陈独秀所以接受“党内合作”是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在中国指导和运用的成果;我们党和陈独秀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不是因为坚持“党内合作”,而有其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原因,从我党和陈独秀来说,主要是由于对形势的分析和对资产阶级力量估计的错误,是重提“二次革命论”的结果。把“党内合作”归结为“二次革命论”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5.
陈少晖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6,(4)
长期以来,史学界的研究者大多把研究陈独秀的重点放在他在大革命时期的右倾机会主义及其造成的危害和形成这一错误的思想根源、社会根源的揭示和剖析上。而在谈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二次革命论”时,不仅着墨不多,研究不力,而且还存在着一种偏向:往往把他的“二次革命论”的思想看作是一个既定的理论依据,只要一提及与这一思想有关的问题就以陈独秀在1923年4月和12月简写的《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和《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两文中的有关论述对各 相似文献
6.
万金鹏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4)
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研究中,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与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进行比较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因为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思想发展史的继承性和一贯性。这里,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312-314,321
在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研究中,对二者进行比较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因为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思想发展史的继承与发展。本文系统的阐述了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的理论进行了的异同分析,并从三个方面对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出现差异的原因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8.
二次革命中,湖南迟迟独立而迅速取消,谭延闿态度消极是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因为二次革命的群众基础相当缺乏;南方进步势力内部涣散,思想、行动极不统一,尚未形成一种武力讨袁的社会氛围.当时湖南的军事力量极其薄弱,财政拮据等方面的因素.事实上,谭延闿在二次革命中有许多表现还堪称积极,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9.
共产国际与“二次革命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学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138-142
作为共产国际的下级,陈独秀在无奈地接受了党内合作形式的国共合作政策之后,不得不同意和执行共产国际的各项指示.在共产国际的压力与国民党的排挤之下,陈独秀才发表了所谓的具有"二次革命论"倾向的文章."二次革命论"中所表露的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及武装力量的领导权的放弃,恰恰来自共产国际,而不是陈独秀. 相似文献
10.
孙老太名叫孙怡芹,是小说《依旧多情》里的女主人公。孙怡芹从人事局副局长的岗位上离休后,当了老年大学的常务副校长。她组织办起了老年书法班、绘画班、缝纫裁剪班、还建立服务公司,举办时装表演,搞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十分诱人。然而读了小说给我感触最深的却是孙老太的“二次革命论。” 相似文献
11.
邱雪松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5)
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新诗主体论,目前有人对此表示怀疑,说什么‘新诗主体论’可以休矣!邱雪松认为,对毛泽东所说的新诗要有清晰的理解,要明白诗歌发展至今的困境由来以及可取的应对态度。罗文军认为,新诗主体论表达了对新诗未来发展的思考和预期,今天吕进先生的三大重建与此形成了良好的契合,正是时代所需。肖显惠认为,从吕进先生三大重建中的传播方式重建角度来思考新诗的主体地位,可以对新诗主体论获得更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认为新教育是启发的,主动的,实用的,与社会紧密联系的,而非灌输的,被动的,形式的,与社会相脱节的。他的新教育思想涉及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各个方面,并且他无时无处不在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教育思想。最后,对陈独秀的新教育思想作了简评。 相似文献
13.
14.
蔡文杰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118-121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第一次规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阶段依次进行。这种认定为毛泽东两步走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在两个革命如何衔接,特别是现阶段民主革命的主要动力及领导阶级方面,二次革命论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与缺陷。从中国共产党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两步走思想是在对二次革命论批判性的继承中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唐兆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
岳飞忠于赵宋皇朝,岳飞有忠君思想,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不能设想八百年前会出现一个没有“忠君”思想的岳飞。作为南宋皇朝的一员战将,不能不听命于圣旨,不能不服从宋高宗赵构,否则他就是杨么而不是岳飞了。世人举忠君者,“言必称岳飞”,不是全无道理的。 相似文献
16.
经盛鸿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2)
一九一三年七月至九月的“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也是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最后一幕。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与北洋军阀袁世凯集团进行了一场悲壮的斗争。当时南方革命党人虽号称“联军十万,拥地数省”,但整个战争的主要战场只是在江西与南京,因而“二次革命”又称“宁赣战役”。而南京地区的战争之烈、历时之长与重要程度,又远超过江西。因此可以说,“二次革命”时期,全国矛盾与斗争的焦点在南京。本文拟对南京地区“二次革命”的始末作一归纳分析,从而更清楚地了解这场斗争的全过程,更深刻地认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及其最终失败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18.
王艳玲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以往论者大多批评湖南都督谭延在“二次革命”中态度暖昧,对其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这是有失公允的。事实上,谭延在“二次革命”前对袁世凯的野心是有一定的认识和警惕的,但同时,他也和当时一般革命者那样,幻想通过“政党政治”来钳制袁世凯。“二次革命”中,谭在宣布独立之后,也是有所作为的。取消独立后,也并未与袁世凯同流合污。湖南独立迟迟而取消迅速,一方面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谭的阶级劣根性,以及他那谨慎圆滑、左右依违的处世原则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全盘反传统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毓生等认为“五四”是“全盘性的反传统运动”,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本文就陈独秀在“五四”时期是否把传统文化当作统一整体加以全盘否定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20.
陈辉宗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本文论述了五四前期陈独秀为主“废弃宗教”,“以科学代宗教”和五四后期力倡引进基督教的观点,认为这个转变是由陈独秀文化观中的“科学”与“信仰”的冲突所致,并指出这也是陈独秀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媒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