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华人时刊》2010,(6):25-25
美国普渡大学CALUMET校区机械工程学系主任,周谦博士荣获了今年的布里马科姆纪念讲座奖,5月3日,她在今年年会的开幕讲座上作了题为“可视化钢铁制造的未来”主旨演讲。该演讲在美国匹兹堡的大卫·劳伦斯会议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2.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于2000年3月18日至21日邀请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举办了有关经济学的系列讲座。应邀参加这次讲座的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有: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Robert K.Jaedicke教授、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Willian F.Sharpe教授;国内著名学者有: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辽宁大学白钦先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戴圆晨教授、原香港白富勤投资银行董事应国华博士、香港金融管理局叶翔博士。此外,美国驻上海总领事李凡先生也参加了这次系列讲座。在这次讲座中,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经济与金融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27日,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十分荣幸的邀请到美国打击专家GregBeyer博士来我院进行为期3周的讲学与排练.Greg博士是美国(Illinois)伊利诺伊州大学音乐学院的打击乐教授,2002年获日内瓦国际音乐大赛第二名,曾在中国、美国、欧洲及南美洲等国家,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并担任大师班讲座主讲.  相似文献   

4.
经国家外专局、北航国际交流合作处和人文学院的共同努力,近日,我校邀请到美国维斯顿公司(Wisdom Work,Inc.)总裁玛里琳·斯多克博士(Marilyn J.Stocker,Ph.D),为我校人文学院公共管理等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生讲授公共管理学课程,主要集中于领导与管理的艺术、领导者的情商等主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前两场讲座已显示出良好的教学效果。讲座自2006年9月11日至9月15为期一周,每天上午8:30—11:30在逸夫科学馆举行。  相似文献   

5.
人类学研究与文化沟通——访费孝通等五位东亚人类学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5年6月21日至7月12日,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举办了“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举办这样规模和规格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在中国大陆还是首次,它在我国的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发展史上意义重大。北大社会学系研究生王俊敏就“人类学研究与文化沟通”这一主题,采访了莅临研讨班授课的东亚五位著名人类学家,他们是:费孝通博士,北京大学教授,本刊顾问中根千枝博士,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国际民族学与人类学联合会名誉会员李亦园博士,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乔健博士,原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现为台湾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创所所长、创系系主任及讲座金光亿博士,韩国文化人类学会副会长,韩国国立汉城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教授  相似文献   

6.
应Uni ted Nations(联合国)Chinese LanguageProgramme和美国纽约美中泰国际文化发展中心等单位与机构的邀请,明史专家马渭源先生于2012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前往美国纽约、旧金山等地,作《大明帝国兴亡300年》和《破解600年第一谜案建文帝出亡福建宁德》等学术讲座。马渭源首场讲座是在China Institute InAmerica举行。据笔者所知: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是1919年由胡适博士和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导师杜威教授等人筹划创立的。创立以来,引介了许多中国学者和艺术家前来美国进行文  相似文献   

7.
含英咀华雅俗共赏──评吴同瑞主编《中华文化讲座丛书》(第二集)沈昆朋中华民族在馒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比灿烂的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北大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与美国南海有限公司联合制作《中华文化讲座...  相似文献   

8.
去美国之前,曾接受了不少既定观念:美国是个没什么历史文化底蕴却充满着功利和市侩的浮躁社会。不过,去后我耳闻目睹了许多文化现象,从专家角度谈公共文化差异性,实属不敢当。但在美国进行学术讲座期间,倒是让我感受到了好多东西。首先给我印象很深的是美国人很好学。无论是在地铁里还是公共汽车上,许多美国人往往手里拿本书,见缝插针地阅读,且还特别认真。我做讲座讲的是明代史,但来听讲座的人不仅  相似文献   

9.
原野 《社区》2009,(10):37-37
2009年“三八”节前夕,在北京市西什库社区居委会活动室,30多位居民兴趣盎然地聆听了社区志愿者张鸣山的家庭教育讲座。60岁出头的张鸣山是法律工作者,爱人杜鹃英则是小学教员。他们的儿子张弛,高二时就被英国艾塞克斯大学录取,而大学没毕业就直接升入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张弛的优秀表现被媒体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收获与感动     
2005年4月23日,我们聆听了华中师大郭元祥博士、北师大肖川博士、台湾吴凤技术学院欧用生教授的讲座,每一位教授都以他们鲜明的人格魅力、独特的教育主张、深沉的教育思考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启迪着我们的智慧、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我希望,我梦想——”你很难相信,“我希望,我梦想——”这如诗一般的语言,会出自郭元祥教授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与形象设计》这样的讲座里。正如讲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1月,《江苏社会科学》杂志主编、研究员金晓瑜博士,副主编、研究员李静博士,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姜建博士应邀来盐城师范学院讲学。金晓瑜博士在国际会议中心作了《经济增长与市场制度》的学术报告,他从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模式的演变、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经济增长与制度的关系、市场经济的本质五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对称的机制问题。李静博士在文学院作了《学术研究与学术期刊的发展》的学术讲座,并到我院学报编辑部作了考察与座谈,她以研究者与学术期刊编辑…  相似文献   

12.
简讯     
五月廿二日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副校长W.Butler博士和机械系主任李世泽博士应邀来我院参观访问。Butler副校长作了“美国的高等教育和美国大学生情况”的报告。李世泽博士与动力系座谈,交流了科研动态,并探讨了科研合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1983年夏天,他考取国家公派研究生,出国了。盛夏的热风,将他乘坐的银鹰轻盈地送上蓝天、白云。1988年夏天,他携美国名牌大学“斯坦福”的两个硕士、一个博士学位,以及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从事博士後研究的资历回国了。步下弦梯,迎面吹来的,是京郊夏夜里凉爽的风。获高等教育学硕士、组织社会学硕士、教育经济学哲学博十的头衔,美国人平均要用8年,他只用了4年;18个月的博士後研究,他12个月就做完了;博士後研究的同时,还兼了一把美国大学的“校长助理”。夏日里他火火地去,又火火地回来。回国後的闵维方其实更火!如今,年仅46岁…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1月11日,美国总统经济顾问约翰·拉特里奇博士在美国驻沈阳领事馆文化官员陪同下来到辽宁大学访问,程伟校长在道义校区会见了约翰先生一行。程校长向客人介绍了学校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就中美关系、学术交流等问题,与客人进行亲切的交谈。约翰·拉特里奇博士在辽宁大学道义校区发表了关于中关关系及其文化、经济合作、交流的演讲。约翰先生曾是1980-1981年里根经济框架的主要缔造者,并出任包括现任总统布什在内的多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为布什政府制定税收政策提供建议。拉特里奇博士还是拉特里奇资本投资公司的董事长、B.V…  相似文献   

15.
比较研究     
正主持人语:本栏目韦伯教授的《美国非本土博士与本土博士的工作角色与薪酬比较》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博士获得者的调查数据中发现从1999—2008年10年间,非美国本土出生的博士、女性相对在美国本土出生的博士和男性的工资增长要低。另外所毕业的院校如果是I类研究型大学、在医学或者工程学专业获得学位、在商业或工业领域就业的博士而言,他们的工资增长更明显。而与美国本土出生博士  相似文献   

16.
Kay Johnson,是美国麻省 HamPshire Collese社会学教授,今年十月应邀来我校分别就美国中产阶级女性对婚姻与家庭的观念,以及美国家庭收养历史作了两次精彩的讲座,深入浅出地展示了美国社会的某一生活画面。征得K·Johnson教授同意,现将两次讲座手稿合译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教材──评《中华文化讲座丛书》(第一集)吴兆路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为配合与美国南海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中华文化讲座》电视系列片的播放,而编辑出版的讲稿─-《中华文化讲座丛书》第一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招收博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如何才能培养出一名能够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优秀博士,是学校和导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结合我校多年博士培养的实践经验,以及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情况,在分析博士精神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博士精神五层培养体系:理论学习体系、学术讲座体系、技术训练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和社会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庆祝我校建校十周年,学校于2007年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十年校庆,百场讲座”学术活动。在历时一个多月,共130余场的讲座中,各学部选派了资深教授、副教授和近年来在学术上卓有成就的年轻博士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  相似文献   

20.
白雪 《21世纪》2006,(10):46-47
美国,一直是众多留学生的向往之地。所以在北京教育博览会上的美国签证官讲座吸引了许多学生及家长。在讲座上,签证官讲解并回答了有关美国签证的申请问题。目前美国有6万多中国留学生,占到美国海外学生的11%,位居美国海外留学生数量的第二位。其中,有5万人就读研究生学位,占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