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法中的性别偏见的存在,影响着法官对案件的认知以及裁判的结果。在性侵犯案件、离婚财产分割案件、监护权案件以及家庭暴力案件中,法官对于女性当事人的偏见表现尤为明显。由于司法中的性别偏见表现出的冷偏见、社会偏见、道德偏见、内隐偏见的属性,使得其难以识别和纠正。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法官对于女性当事人群体应增进接触和了解,完善司法行为守则,并加强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2.
性别排挤源于女性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不利地位,传统社会性别角色是构成性别排挤的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因素。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婚姻中也存在着成本与收益、投入与产出,婚姻当事人以婚姻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性别排挤减少了女性的婚姻收益,降低了女性对婚姻投入的意愿,使得女性婚姻行为在不同程度上向经济人立场转变。  相似文献   

3.
申请再审案件的审查处理,关系到当事人诉讼权利与人民法院司法权威的维护,也关系到司法为民工作方针的落实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性,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文章指出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立法现状及不足,并对当事人申请再审制度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女性问题,从来都是涉及社会整体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女性自身的问题。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文化的女性面临的问题虽然各不相同,但是由于生理性别的制约及由此衍生的社会性别分工,而给女性生活所造成的羁绊以致苦痛,却具有跨时代、跨区域的相似性,究其根源是对于女性劳动———生育劳动及家务劳动的不平等、不公正对待。消除女性所遭遇的不平等、不公正境遇,是解决社会整体性别正义的问题,也是女性主义运动的根本动力所在。当代日本女性在职业劳动中的处境与诉求,与日本社会的对待女性职业劳动的制度结构,特别是企业劳动制度设计密切相关,这一矛盾的揭示,对面临着相似困境的中国女性乃至中国社会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在“性别回归”背景下,以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恋悲剧为个案,反思了当前的女性学教育:不可以按照推崇传统性别文化的标准来建设女性学,而应当从社会性别视角切入使女性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缩小妇女的社会性别角色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距离,促成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语言习俗作为反映社会文化的有效载体,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揭示社会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现象。本文沿用1999年Biber 等人采用的语料库性别词汇分析方法,选取英国1961年LOB及1990年ICE-GB两个语料库,通过对比分析对两个时间节点的性别词汇,从三方面(性别特指词汇参数、双重性别词汇参数及特殊性别词的文本分析)研究1961年到1990年英国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变化并探索此变化是否与在英国盛行的女权运动有关。结果发现,相较1961年,1990年阴性词汇及双性别词汇分别使用频率增多,特表女权的新兴词汇出现,侧面印证英国女性性别歧视现象可能减轻或至少女性得到更多的关注。但同时,社会对女性权益的态度可能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滨海新区的和谐发展与女性创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女性创业对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传统社会性别文化仍然影响着女性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以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契机,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女性创业问题,分析了女性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深层文化障碍,最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促进女性创业和滨海新区建设和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女性学将通过对高等教育价值观、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的检视来反思中国高等教育在社会性别制度建构和再生产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重构高等教育作为塑造社会性别价值观与性别秩序的重要机制,使其在追求社会性别公正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立高效完善的劳动争议集体案件应对处理机制,对公正及时地处理劳动争议集体案件,从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来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文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内容具体的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暂坐》以独有的叙事视角,呈现了在时代巨大变迁下都市女性的生活图景与精神世界,凸显了新时代女性特有的独立与自觉意识。从女性的生命意识、性别意识和她们所面临的困境与悲剧结局入手,深入阐释人物在面对性别与社会的双重困境中如何寻求精神突围并最终陷于困顿,引发对女性自我成长的深思,为当前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女性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陪审制是吸收民众参与司法的最主要形式。改革我国现行陪审制度,在一定范围内试行陪审团.赋予被告人选择陪审团审判的权利,是保障被告人人权的需要,更是推进司法民主、实现社会正义的需要。女性有着自身的特点,吸收女性作为陪审团成员参与刑事审判,能够在未成年人案件、性犯罪案件、女性被告人案件等案件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应以价值分析为主视角,从实证分析和理性恩辨入手,探讨女性作为陪审团成员参与刑事司法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肺病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常见的疾病意象之一,社会性别作为社会象征系统中重要的文化符码,它与肺病隐喻这一叙事/知识话语系统密切相关。肺病隐喻具有性别化的倾向,这种倾向直接影响了男女两性不同的性别文化身份建构模式。肺病隐喻的男性叙事主要关注肺病的道德内涵和社会化倾向,通过肺病隐喻完成男权社会的主体文化身份的建构,进而由肺病隐喻的审美化、意象化取向实现对女性身体的想象和规训;肺病隐喻的女性叙事割断了肺病与女性身体之间的审美想象,企图摆脱男性叙事的扭曲和遮蔽,实现现代女性自我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在性别研究中,人类发展中的技术并不是性别中立的,而是具有典型的男性特质,女性被安排为技术边缘群体。这种固有的技术与性别的关系认知具有深厚的传统并成为刻板共识。但在新媒体等新技术发展的环境下,一种乐观的看法是弱势人群特别是女性由于技术接近和使用的可能性增加,从而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或社会参与权。但现实中女性在技术使用与技术占有方面存在障碍。从人类历史上的技术性别归属、技术的性别分层与性别气质、新媒体与女性赋权以及赛博格的性别重构等方面对技术与性别的关系进行探讨,有利于审慎看待新环境中的“赋权”想象。  相似文献   

14.
肺病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常见的疾病意象之一,社会性别作为社会象征系统中重要的文化符码,它与肺病隐喻这一叙事/知识话语系统密切相关。肺病隐喻具有性别化的倾向,这种倾向直接影响了男女两性不同的性别文化身份建构模式。肺病隐喻的男性叙事主要关注肺病的道德内涵和社会化倾向,通过肺病隐喻完成男权社会的主体文化身份的建构,进而由肺病隐喻的审美化、意象化取向实现对女性身体的想象和规训;肺病隐喻的女性叙事割断了肺病与女性身体之间的审美想象,企图摆脱男性叙事的扭曲和遮蔽,实现现代女性自我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涉嫌犯罪的经济纠纷案件会同时侵害当事人的民事权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需要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共同处理。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先刑后民”的处理准则。这种处理机制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相关当事人的利益保护和纠纷解决。因此,应对涉嫌犯罪的经济纠纷案件的处理机制予以重构。  相似文献   

16.
根据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中的“社会性别理论”,重新审视《玩偶之家》这部戏剧中的性别问题,可以给“玩偶”以新的诠释。如果说女人在男权社会中为了扮演好社会赋予自己的女性角色而消解自己的女性意识成为玩偶时,男人也因为追逐名利而偏离自我。成为社会性别机制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7.
一方面,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时代带来了女性能力发展的福音,另一方面,现实中的女性能力发展又陷入困境。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力依赖”不能成为女性的安身立命之本,女性的能力得不到社会相应程度的认同,社会和企业在用人、收入待遇、晋升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性别偏好”,甚至存在着对女性一定程度的能力歧视,这必将挫伤女性能力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传统的不平等性别观念和性别秩序是造成这一困境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增设的“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适当扩大了和解程序的适用范围,部分公诉案件被纳入和解程序。这对于规范司法实践,保证案件处理效果,促进社会矛盾化解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无论是从新法对刑事和解理念的重视程度以及刑事和解可以适用的案件范围来看,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与司法实践中已广泛开展的刑事和解活动还有一定差距。在对新法刑事和解三条规定解读的基础上,在准确把握刑事和解制度的主旨前提下,分析了新法对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制度设计之不足并展望完善之策。  相似文献   

19.
铁凝小说中体现着她的生命美学观与性别意识,同时在生命美学视域下其性别意识有着显明的嬗变轨迹。20世纪80年代的萌发期,铁凝展现女性自然的生命之美;90年代前后的发展期,凸显女性强烈的性别意识与生命需求;新世纪前后的深化期,表现着超越性别的生命意识。同时,嬗变原因在于个体生命意识与性别意识的互认相长,社会集体意识与性别意识的变化影响以及女性作品的互证促进性别意识的发展。铁凝小说性别意识的变化凸显着对生命意识的关注与张扬,梳理其性别意识的嬗变表征及深层原因,对研究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创作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后疫情时代生命与性别主题的探讨,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从资本理论出发,运用资本不平等、资本欠缺和回报欠缺的概念,分析社会资本获得的性别差异及其所导致的男女性别群体之间的社会不平等的机制和影响。分析结果证实,中国女性在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制度资本上存在着欠缺。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制度资本(党员身份)对社会资本的性别影响也是显著的。与女性相比,男性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职业、职位,他们在社会资本上具有相对的优势;而女性在进入国有单位、获得高级职位或挣取更高的工资上,并没有特别地受到社会资本的回报欠缺,且具有微弱的优势。但这并不说明女性在职称、职务或工资上获得了平等的地位,其实在这方面,女性的情况比男性糟糕得多,这说明女性需要动员政治社会资本来有效地弥合这些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