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福建省在加强两岸学习交流中有着特殊的人文、地缘的优势,比较闽台近年来高校性别平等教育情况,可以看出两地在法律政策、管理机构、课程体系、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台湾地区丰富的性别平等教育经验为福建省高校性别平等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对促进我国内地社会性别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用社会性别意识审视中国的女性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透视了我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教育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分析了教育领域性别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只有克服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障碍、认清教育中社会性别意识的现状与问题、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才能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实现两性和谐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教育领域的性别平等,已由追求受教育机会的平等,进入追求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平等的新阶段。要实现教育过程及结果的性别平等,远比实现受教育机会的性别平等更为艰巨和复杂。《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凸显了对"妇女与教育"领域的重视,要适应新阶段,实现新目标,应当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开展女性/性别教育的新作为,为提高妇女地位国家机制建设提供智库,为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性别主流化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外女性教育研究围绕着“教育性别鸿沟的反转”这一重要变迁及其带来的重大影响展开。首先,欧美发达国家在总体上实现了教育性别鸿沟的反转,其他国家男女教育差异不断缩小。其次,教育性别不平等问题在理工科领域仍然存续。再次,性别、种族和地区形成的交叉效应使得少数族群女性在高等教育领域受到双重压力。最后,女性教育对婚姻家庭具有显著影响。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发是:应关注整体性的性别教育公平,也要关注不同学科的性别教育公平;应关注女性教育提升本身,也要关注女性教育对婚姻家庭的深远影响;应关注女性教育现状,还要关注话语对女性教育处境的建构作用,探索促进教育性别平等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社会性别是指在生物性特征之外的个体特征和社会性特征.在传统的社会性别理论基础上,Ruble和Martin(2003)提出了新的性别理论框架,该框架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性别发展的主导理论.本文对Ruble和Martin的社会性别发展理论进行了介绍,并以此为基础,将社会性别发展分为性别角色发展和性别平等意识发展,并相应地将性别教育内容划分为性别角色教育和性别平等意识教育两方面,并结合我国性别教育现状,对性别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性别教育不仅包括性别意识教育、性别平等教育,还包括性别角色教育.当前,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存在着忽视甚至否定性别角色教育,把性别平等教育与性别角色教育对立起来,尤其是与传统性别角色教育对立起来的问题.同时,女大学生性别教育还存在着教材和师资等方面不足的问题.推进女大学生性别教育,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准确把握性别平等的深刻内涵,并汲取传统性别角色教育的精华,把性别平等教育与性别角色教育结合起来,把性别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上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身处特定环境中的学前教育教师以及图画书、教学媒体等仍然带有较强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等性别刻板印记。为此,国家需要在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学前教育阶段的性别平等教育,制定相关的政策,建立性别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教师性别平等教育的培训网络平台,以现代性别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对儿童生理差异的尊重,设计出适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性别教育课程,全面有效地实施性别平等教育。  相似文献   

8.
促进性别平等的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内容。本文在探讨性别平等教育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回顾近十几年来国际社会与中国政府对性别平等所做出的重要教育承诺,反思教育领域中性别平等的进展状况,指出质量不足、制度化欠缺和多元文化视角的盲点是影响性别平等教育顺利实施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性别教育是一种平等教育,要求老师要正视差异、接受多元、尊重存在差异的个体,要摒弃男权文化下传统性别教育的条条框框,从平等教育、建立平等师生关系、性教育等方面实践性别教育。通过建构性别友善的校园环境,打破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性及情感问题,开创一个认可差异、肯定差异、接纳多元、尊重多元的校园环境,让青少年不受性别因素的不良影响,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萨斯卡彻温省中小学阶段的性别平等教育不仅富有特色,而且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其精心开发的性别平等教育的目标、原则、策略、实施模式与方法等形成了有效的运行体系和机制。无论是在理论的构建层面还是实践的操作层面,他们的先进理念、理论和做法对我国中小学的性别平等教育都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男女间真正的平等,公共政策应当具有社会性别视角。在我国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政策中不乏体现性别平等的规定,但实际的执行中却仍然存在分配承包地时歧视妇女、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与我国传统的婚嫁文化有很大关系,此外,政策规定中的性别盲点、各地的“村规民约”违反法律规定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性别问题的产生。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角度对相应的政策和法律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2.
高校女生密集型院系教育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比例日渐与自然比例相当,在高等教育领域,女生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目前对高校女生这一特殊群体,尤其是对女生密集型学院或系科如何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还缺乏深入有效的研究。在高校女生密集的院系,实施性别差异化的个性教育,既关系到教育领域的性别平等,也关系到女生的成长与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的现代发展提出了研究和解决女性教育问题的历史性任务。性别差异、性别平等和个人发展是女性教育和社会性别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也由此规定了女性教育的内容。我们应当在此原则下,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如何从根本上保障女性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整体提高女性的科学文化素质;如何消除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为女性成长成才扫清障碍;如何把握建立在性别差异基础上的性别平等;如何重新定位男女性别角色,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建立一些新的社会准则和规范;以及如何通过提高女性教育质量,从根本上改变女性社会参与度不高的状况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尤其是’95世妇会以来,中国加强了对性别平等的公共政策扶持,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一、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更新了我国的政策理念;二、将男女平等确立为基本国策,从基本政策层面推进了性别平等;三、建立了一整套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以立法决策有力保障了性别平等。这些为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创造了空前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在过去的30多年中,女性获得了空前的准入机会。但是,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上,仍然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熟视无睹的性别歧视,具体表现在: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仍然偏少;在学科和专业上存在着性别隔离和性别分流现象;在教学资源分配和享有上存在性别差异;在教材和教学活动中存在性别歧视;在学生组织和活动中不断复制着传统角色的定型;校园文化中隐含着对女性的规诫和限制;存在着女生就业机会不公平和就业歧视。因此,推进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平等,应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迅速向传统学科渗透。为配合联合国“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方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各国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划以实现性别平等的主流化。女性主义在艺术史、艺术批评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介入为艺术教育引入女性主义提供了思想资源。本论文结合视觉艺术、音乐、表演艺术等艺术教育的主要方面,从女性主义作为知识、观点和教学法三个层次探讨了在艺术教育中实施性别平等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性别平等战略自1980年以来,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促进男女结果平等的重要战略和政策工具,为提高女性参政议政起到了积极和显著的作用。但是,性别平等战略本身存在着局限性,对其批评和质疑一直不断。为此,在联合国的倡导下,性别主流战略应运而生。性别主流战略对于性别平等战略而言,有其明显的优势,它不是以单纯女性视角,而是以两性视角来考察政策和机制,把性别视角纳入决策主流,有助于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实现男女平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略论女性学进入高校教育主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学进入高校教育主流,就是指女性学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具有同等地位,同样的学术价值。普通高校女性学教育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性别平等教育,以及在社会科学各专业教学融入或渗透性别意识。性别平等教育应伴随大学生人生社会化全过程,性别平等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思想素质与“德”的基本要求,性别教育将唤起女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