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2003-2012年十年中国内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对文章的篇名和摘要进行关键词词频统计,对比商务英语学科前后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热点。重点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1.商务英语翻译研究最关注的热点是什么?2.商务英语学科前后关注的热点有无变化?3.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本研究对商务英语翻译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关系是反映事物及其特性之间相互联系的哲学范畴。翻译学既是本体学科,也是关系学科。从关系在语言学研究的沿革和嬗变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把握关系在翻译学研究中若隐若现的脉络。翻译学研究中的三种范式清晰勾勒出翻译学研究中的关系衍变。从关系论的角度,翻译学研究要考察的是客体之间的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及主体之间的关系。关系在量上是一切翻译现象的总和,在质上孕育着一切翻译现象的萌芽、胚胎,发展与变化。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关系将凸显出它在翻译学研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翻译研究与语言学的发展关系非常密切,翻译理论研究从最初关注文本意义的翻译,到关注作者意图的传递,再到关注意义与意图产生与传递的过程,经历了语言学从符号学、交际学、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语言学的发展一直对翻译研究以启示,翻译理论研究各流派、各阶段之间的继承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复杂.翻译理论研究发展的规迹可以引导未来研究的方向,对现代翻译学科的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诞生与发展离不开传统中的四个方面:翻译实践、翻译批评、翻译教学以及20世纪中叶以来众多人文社会科学对翻译的关注与研究。翻译具有学科交叉的特性,但不能由此导致翻译研究这一学科的问题意识漫无边际,其学科体系也不能缺乏自己的特色。翻译研究学科应当在全球化、大数据等新时代特征中保持独立的学科意识,并且有必要在梳理传统翻译经验与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方法论,理清体系中的逻辑关系,明确自身的研究边际,不断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5.
2008年9月25日,2008年度"语料库及语言对比与翻译国际研讨会(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Using Corpora in Contrastive and Translation Studies)"在浙江大学隆重开幕。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中央兰卡郡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和兰卡斯特大学联合举办,吸引了来自海内外近六十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主题包括可比或平行语料库的设计和建设、多语语料库的处理、在翻译研究和教学中使用平行语料库、在语育对比研究中使用语料库等,目的在于探讨语料库在语言对比和翻译研究中的创造和利用价值。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能够推动国际语料库与翻译学科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我校应用语言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翻译功能研究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尽管翻译所涉及的因素很多,但翻译实践、翻译理论、翻译工作者(译者、翻译研究人员、出版人等)构成翻译中三个基本要素。翻译实践的功能与翻译目的休戚相关;翻译理论之用不仅体现于翻译研究本身,对于其他学科的发展也利莫大焉;译者功能的发挥则在个性张扬与关联因素共谋的张力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7.
语言学理论是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比研究是翻译研究的支点。“英·汉翻译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是英汉翻译语言对比研究和文化对比研究的合而为一。它既是英汉翻译学学科建构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之一,也是英汉翻译研究科学化发展的依据和依归。它既是英汉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基础科目之一,也是培养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文学翻译与译介研究:学科的分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与比较文学中的译介研究是相关但是并不相同的学科,文学翻译学应当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以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而比较文学中的译介学是是以与翻译活动相关的文化活动为主要对象的比较研究,所以它是具有更为广泛内容的学科分支。二者在研究范围、主客体关系、方法与手段方面有本质不同。比较文学并不排斥翻译研究,但是只是相邻与相关学科,不可能取代比较文学中的译介研究。  相似文献   

9.
当今翻译理论与各门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研究已相当深入,然而语境在科技翻译中的研究去甚少.本文尝试探讨语言语境与科技翻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应用翻译研究是翻译研究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大变局时代的我国应用翻译研究,研究内涵日益深化,研究范围不断扩展,研究方法愈加多元,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特征更为突出,在翻译研究学科发展中具有前所未有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然而,学界对于应用翻译研究的认识却依然未能达成共识。有鉴于此,基于症候阅读和描写理论的方法,可梳理与分析我国应用翻译研究现状,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目标,探索其发展趋势。我国应用翻译研究具有自洽的发展逻辑,植根于我国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形成了四个维度的研究范畴:应用文体翻译研究、应用型翻译问题研究、各种理论针对翻译的应用性研究以及应用翻译研究的话语体系研究。我国应用翻译研究应该顺应全球化、技术化、信息化的时代要求,增强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意识,在中国文化外译、中国知识话语形成、技术与翻译融合等领域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对比分析和翻译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一方面,某一具体话语片断的翻译可以为对比分析提供数据.另一方面,对比分析又可以解释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在应用对比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对比语篇学作为基础,把语义区分理论作为滤器,通过对比、分析,确定等值翻译.  相似文献   

12.
韋努蒂的異化翻譯理論自上世紀末被引進國內後,許多學者對它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或闡發,但尚有一些基本問題需要澄清。本文着重圍繞以下三個問題展開討論,力圖追本溯源,探赜索隱,準確解讀韋努蒂異化翻譯理論的內涵:1)韋努蒂異化翻譯理論的內涵及其與我國傳統異化翻譯思想的異同;2)韋努蒂的譯者著作權思想與其異化理論的內在聯繫;3)韋努蒂的異化翻譯理論是否屬於解構主義翻譯研究學派。  相似文献   

13.
同义反复是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中,由不同词语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用现象,主要涉及到词与词之间的同现关系.通过对汉英词语搭配中同义反复现象的对比,了解该现象在两种词语结构中的差异和原因,从而可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实现两种语言在形式相异下的语义对等.  相似文献   

14.
副词是英汉语中的一种重要词类。英语副词的语法功能较多,接近实词,汉语副词语法功能相对较少,介于实词和虚词之间。总的来说,英语副词的词类地位高于汉语副词,但这并不影响它们之间的对比研究。通过对比发现,英汉副词在分类方法、构词方式、语法功能、副名关系等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个性大于共性,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英汉语属于两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及英汉民族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概念化方式。对比英汉副词的异同既有利于外语教学和英汉翻译,又有利于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了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认为归化与异化不仅有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之分,而且有整体策略和具体方法之别,并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一部成功的译作,在语言层面上,应尽量做到归化,而在文化层面上,则以异化为上策。另一方面,归化与异化作为翻译的整体策略,是译者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不同的读者对象而做出的一种选择,归化可方便读者阅读,异化则更有利于文化传播,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各有所长,无所谓优劣;而作为具体方法,译者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则总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区分翻译和翻译理论的概念 ,指出翻译是指一种实践活动 ,而翻译理论则是一门学科 ,二者有所不同 ,翻译是一门艺术而翻译理论则是一门科学。另外 ,本文还指出技巧是翻译的基础 ,是翻译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科技翻译尽管其内容是科学技术 ,然其翻译过程乃是译者技术与艺术运用的结果。通过对翻译性质的界定 ,以期对翻译理论的学习和翻译实践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汉英地域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对造成汉英成语表达差异的根源做了探讨 ;通过对翻译流派的比较与分析 ,论证了汉英成语跨文化翻译的策略———以归化 意译策略为主 ,以直译 异化策略为补充。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语篇逻辑衔接中的时空关系有显性与隐性之分,翻译过程中二者之间的转换一是通过简单的"显性"与"隐性"易位来实现,二是通过"关系转换"来实现。其目的之一是可以丰富语篇对比研究,二是可以使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更加贴切地再现原文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9.
翻译技巧教学与原语和译入语宏观层次的语言文化对比知识联系紧密。这二者的有机结合给初学者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未来的翻译统编教材中应该对与翻译有密切关系的宏观语言文化对比知识做专题介绍  相似文献   

20.
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非任意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语言符号任意性和非任意性的研究中,存在着两个需要商榷的问题:(1)语言的任意性和非任意性到底指什么;(2)任意性和非任意性的关系如何。二者并非水火不容、非此即彼,而是互补共存、相辅相成,在语言的多个层面上共同成为语言组织中的两大功能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