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投献干谒诗和干谒文是唐代文人干谒活动中最常见、也最直接的干谒手段.干谒文学因其鲜明的工具性、目的性和功利性,成为不同于其他文学创作的一个特类.唐代干谒诗与干谒文在兴起时间、表达技巧、艺术效果、干谒功能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具有诸多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干谒"是我国古代文人士子为寻求入仕门径而向当朝达官显贵或有名望者呈送书信、进献诗文赋作,以求得他们赏识援引、擢拔重用的一种"多为人所笑弄"的不光彩的行为,虽说"干谒"之举不是始于唐代,然至盛唐却大为风行.那时相当一部分诗人都有过这样的行为和经历,就连大诗人李白亦未能幸免,这自然与当时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政策和文人士子普遍的求仕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就李白来说,他之所以走上"干谒"之路,除了受当时盛行的"干谒"之风影响外,也与他率性选择、盲目从俗的求仕心态有关.实践证明,"干谒"并未给李白带来功名富贵,而只能让他坐失从政良机.可以说,李白一生的政治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率性、盲目的"干谒"活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论李白题画诗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李白题画诗文王定璋关键词李白,题画诗,唐诗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1207.22在李白的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那些反映现实生活、抒发其建功立业追求、抨击丑恶现象,表现其率真不羁个性的重大题材。然则,由于诗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广泛多样的兴趣爱好,博...  相似文献   

5.
纵横术与唐人干谒之风——从李白《与韩荆州书》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阅读唐人著作可知,滥觞于战国时期的纵横之术,在唐代亦成为一种时之常态, 并为伺侯于权贵之门, 奔走于名利之途的士子们广泛运用于当时的干谒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6.
在唐代诗歌文学理论批评园地里,论诗诗是一种别具新貌而意义独特的诗评样式。李白与杜甫的论诗诗堪称代表。他们都极其敬慕陈子昂的革新精神与“风骨”之作,都有很深的《风》《骚》情结,认真汲取六朝优秀诗人的创作经验,推崇清新自然与雄健俊逸的诗歌风格。然而,在具体对待齐梁文学的态度上,较之于李白,杜甫的是非观更明确,接受之方法更辩证,既有“恐与齐梁作后尘”的否定,又有“清词丽句必为邻”的肯定。在讲究诗歌的“传神”论、“声律”论等方面,杜甫也有突出的贡献。杜甫创造的论诗绝句组诗体式,影响后世颇为深远。  相似文献   

7.
荐举是唐代相对于科举人仕的另一条求仕之道,唐代文人要想通过荐举之路走上仕途必然要行干谒之事,文章旨在通过列举大量的实例,引证一些历史资料,对有用世热情的唐代文人在行干谒之事的种种心态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8.
干谒之风盛行于盛唐(特别是玄宗开元年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盛唐时期,干谒大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前辈或时辈因干谒而获成功的范例是刺激盛唐干谒兴盛最直接的因素;其次,盛唐的各项取士授官制度诸如科举、铨选、入幕制度等促使士人从获得省试资格起到正式入仕为官之后,终其一生都必须不断地干谒;再次,由于科举制的实行,士人的个体意识、功名意识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强烈的功名意识是盛唐干谒风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南宋干谒之风盛行的原因主要有:高压政治、名流印可、享乐之风。干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交情世态的常见行为,梳理和阐述干谒与文学之间深层复杂的内在联系,揭示南宋时期的文化原生状态,是全面、准确把握这一时期的文学如何表现人的价值、人的行为、人的心理、人的形象、人生意义、人际关系所必不可少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研究。  相似文献   

10.
干谒词是柳永的一类特殊作品,它是作者为追求仕宦所作的一种大胆的尝试和积极的努力,经过对词作本身和与其它词人同类作品的比较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特殊性和在词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1.
盛唐是自我意识普遍觉醒的时代.李白的思想、性格及其家族的漂泊经历对李白所具有的自我实现的生命力量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政治上的被遗弃感和失落感、世无知音的孤独感、家族出身所致的出仕艰难,使李白的孤独体验深刻而独特.李白诗歌对时代精神进行了情感化、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  相似文献   

12.
李白作为有唐一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创作了近千首诗歌。其"浪漫"的特质除了整体作品风格的飘逸之外,还与其大量写作女性诗歌有关。李白900多首诗中,就有100多首诗涉及到女性形象。他诗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历史题材意象;一是现实题材意象。  相似文献   

13.
衡山是李白从洞庭湖溯湘江"南穷苍梧"的必经之地,从"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性格看,从"五岳寻仙不辞远"的志向看,从感司马承祯知遇之恩看,他没有理由不游衡山。李白笔下对南岳衡山景色生动逼真的描写,非亲历其境不能道。《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前四句应是一首独立的咏衡山诗。一些关键词语在李白集中的出现状况显示,《游方广寺》诗是李白真作可能性极大。李白集中应还有衡山诗。  相似文献   

14.
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被后人广为传诵 ,但他的赋却不为多数人熟悉 ,其实李白的赋在思想和艺术上具有独到之处 ,是他一生文学创作的萌芽和开端。他的古赋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和怀才不遇的忧伤 ,同时继承了汉大赋铺排扬厉 ,气势恢弘 ,夸张写意的浪漫主义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李白在政治幻想中常常以为自己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实际上他的仕途是失败的。但当李白把才华运用于诗歌的艺术想象之中时,其创造性是超凡脱俗的,具有历千年而不朽的价值。绝句《下江陵》是李白在遭受政治打击之后创作的洋溢着青春气息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诗人感觉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李白发表有关他的文学思想的作品不多,并且大都比较零碎。从他的《古风·其一》和孟的《本事诗·高逸》的记载来看,李白推崇《诗经》,而贬抑汉魏以来的诗赋,表现了他文学思想中浓厚的复古色彩。究其原因,一是李白在特定场合下发表的言论,带有片面性;再则是受当时政治措施和社会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述李白的书法艺术成就和书法审美观。其书法风格特点是飘逸和豪逸,"逸"是其精髓。其书法审美观是崇尚清真、潇洒,崇尚天真,崇尚草书。  相似文献   

18.
李白诗歌中的"玉"物象多达三百多处,究其原因,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李白的诗歌创作,使其作品诗歌深深地烙上了玉的影子。  相似文献   

19.
利用文本批评方法,对李白乐府中的兴寄从形式层面进行探讨。李白乐府利用语言的复义性造成作品意旨的多重性;利用对立式结构暗示主体心灵的冲突,造成作品的戏剧性张力;利用意象的象征性赋予叙事性乐府抽象性,借此表达深刻的人生体悟。同时对李白乐府中一些篇章的涵义,作出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