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在鲁迅研究中很多人常常谈到鲁迅的讽刺理论,并据此认为,鲁迅是一个善于讽刺的作家,讽刺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例如,王瑶说:“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讽刺;特别是对一些否定人物的形象,他是常常给以无情的狙击的。”(《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文艺报》1956年20号)何家槐说:“第三,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在鲁迅小说中,也表现了他特有的讽刺天才和幽默风趣。象《彷徨》中的《肥皂》和《高老夫子》则简直可以称为讽刺作品。”(《鲁迅作品讲话》,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吴中杰、高云说:“沉郁的幽默和深刻的讽刺,是鲁迅小说艺术风  相似文献   

2.
他的作品和他的为人都令人敬重和怀念。——丁玲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白话小说的重要作家之一。就在鲁迅发表他的被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实主义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8)的第二年,叶圣陶也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现实主义小说《这也是一个人?》(后改为《一生》);而且一发而不可收,两年之中共发表了二十个短篇,并以《隔膜》名篇,结集为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付梓。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随着作者思想和技巧的不断成熟,他的小说创作后来  相似文献   

3.
一颗尘封的明珠——评丘东平的《给予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初期,中国文坛上曾涌现出一批反映抗战新局面的作家,丘东平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他在《七月》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反映中国军民浴血抗敌事迹的作品,成为抗战初期引人瞩目的作家。然而,现在人们在论及丘东平的抗战小说时,常常提起的,是他的《第七连》、《一个连长的遭遇》、《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等短篇,很少提及他的中篇小说《给予者》,更未对这部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出公正的评价。我们认  相似文献   

4.
虚构一个奇幻的世界,游历其间,并借主人公在异域的所见所闻来讽刺现实,这类小说中外不乏其例,而《镜花缘》、《格列佛游记》则称得上是上乘之作。老舍不仅读过这两部小说,而且从中归纳出了这类小说的写法,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一部中国的《格列佛游记》——《猫城记》。 1726年,英国作家斯威夫特发表《格列佛游记》,1818年,我国的李汝真刊行《镜花缘》。虽然《镜花  相似文献   

5.
试论井上靖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上靖是日本当代久负盛名的作家,日本评论家誉之为“置座于文坛顶峰的大师”。他今年七十四岁,大学毕业后在《每日新闻》社当了十五年记者,到他发表成名作《猎枪》,牢固确立作家地位的时候,已经四十二岁了。井上靖的创作成就是惊人的,他发表过大量的诗歌、随笔和评论,也写过戏剧和电影。但他最得手的还是小说,截止一九七六年,新潮社出版他的小说全集竟达三十二卷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曾说:“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第一是编辑,第二是教员。”“作家不是我的职业。”的确,他是用业余的时间从事写作的。但他的一生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把他“五四”前写的文言小说除外,那么他是在1918年2月发表《春燕琐谭》,1919年2月发表《这也是一个人?》(即《一生》),开始了长达六、七十年的新文学创作生涯。  相似文献   

7.
《苔丝》原型解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苔丝》原型解码李明吉力一八九一年十一月,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完成了他的划时代巨著《苔丝》。小说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尤其是对小说主人公——村少女苔丝的命运,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这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在主要活动展开之前,就经历了一个事件,...  相似文献   

8.
苏联作家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在他具有代表性的首部长篇小说《白卫军》中,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具有象征意义的引用和表达,以及修饰语的使用,为小说营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是一位新文学的巨匠,是前期创造社的主要成员,是创造社在小说方面的代表作家。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九二一年,他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读书的时候,就开始了小说创作。从同年的处女作《银灰色的死》问世,到一九三五年最后一部小说《出奔》发表,他先后  相似文献   

10.
鲁迅是旧社会的掘墓人,为了揭露腐败社会的黑暗现实,用讥讽的笑声打击敌人,同时也邦助人民克服弱点和若干错误倾向,鲁迅非常重视讽刺的艺术。早在“五四”以前,他就写过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已经运用讽刺的手法,他以后创作的小说,散文,诗,特別是大量的杂文,讽刺的成分很大。读着这样的作品,鲁迅先生革命的热情、鲜明的爱憎总是感染着我们,使我们也能分享他战斗的喜悅。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可以说他又是一个讽刺艺术家。  相似文献   

11.
我最初认识李赛时,他是云南一个地区师专的青年教师,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一些诗歌作品。我欣喜地陆续读到了他在《诗刊》、《人民文学》上发表的诗。他的长诗《圣母》在1995年第9期《人民文学》刊出后.曾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被称为“具有史诗精神的佳作”更令人高兴的是,在教学岗位上的彝族青年诗人李春,不但学诗,也积极从事文学的研究和评论。1994年,我读到了他24万字的文学评论集《作家的艺术世界》(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集子中,既有大量研究和评论云南各民族老中青作家作品以及全省文学发展态势的文章,也有放…  相似文献   

12.
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1850—1893)是十九世纪后半期法国著名的作家.在短短的一生中,他写出了三百多个短篇,六部长篇,另外还写了不少的旅游杂记和有关文艺及政治的评论文章。他的作品早在二十年代就被介绍到中国。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中的精品,始发表于1884年.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它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丑恶和毒害,也辛辣地讽刺了小平民阶层醉心享受和  相似文献   

13.
一、党给他的创作以生命 彝族作家李乔是以他的长篇小说《欢笑的金沙江》而引起文艺界和广大读者的注意的。这部小说的第一部《醒了的土地》发表于一九五六年,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最早出现的反映我们国家一个重要民族——彝族人民生活和斗争的作品,是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一个值得祝贺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和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等人相比,在中国现代通俗作家中,张秋虫只能算是一位二流作家。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他最早涉足文坛的笔墨,大概是1925年发表在《社会之花》上的短篇小说《江山芙蓉记》。这以后,他虽创作不息,也只是个“跑堂串会”的角色。和其友论文时,他深感到:“扬尘因作《新华春梦记》,虽不佳,然亦可数十年,向恺然《留东外史》初集五本竟可不朽,而甚惜弟一无所成。”①他发愤:“想做出一部我自己看了而认为满意的小说,方对得住我自己。”②于是,他剃了个和尚头,表示万念皆废闭户作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他终于创作出了《新山海经》。这部小说1930年1月由中央书店出版后,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使得张秋虫在通俗作家中站稳了脚,成为他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5.
果戈理是19世纪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讽刺艺术大师。 关于他的讽刺艺术,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果戈理)“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普希金读了果戈理《旧式地主》之后说:“一首我们不由含着忧伤和感动的眼泪而发笑的田园诗”。两位作家肯定了“含泪的笑”是果戈理讽刺艺术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6.
人,总要在生活征途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一个作家自然也会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留下鲜明的印记。因此,二十三年前,也正是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刚刚迈过了第一个十年的时候,李准曾把他献给祖国的一个创作合集题为《车轮的辙印》,显然,这个命名是意味深长的。李准,他是属于在新中国的生活土壤中成长起来的第一批作家,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遵循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的方向,深入生活,投身火热的斗争,使自己的笔锋始终伴随着农村生活巨流前进的一个有影响的作家。从一九五三年发表《不能走那条路》起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李准是驰骋文坛的一员骁将,他发表的小说有四十多篇、电影文学剧本八、九个,另外还有不少散文、特写和戏曲,在当时同辈的青年作家中是个硕果累累的丰收者。他走过的道路,被作为一种“明确而健康”的方向受到文艺界的关  相似文献   

17.
作家王小波先生於4月11日在寓所病逝,享年44岁。王小波创作的小说《黄金时代》获第13届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大奖,《未来世界》获第16届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大奖。他还在小说创作之余发表了大量杂文随笔,他的作品以其幽默、反讽、抒情与丰富的想像力,形成了一种极具个人特色的文化风格,他的小说系列《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三部曲充溢著对宽容、理性和人类的良知的呼唤。小波曾是数万海外留学生中的一员,他尝过他们这一代人所应尝的所有艰辛。或许,这正是他成为同代人中的便使者的原因。小波去了,为了寄托我们的怀念,特…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沙汀是一位擅长于讽刺小说创作、成就卓著的“风格”作家。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就一再把他归入自新文学运动以来“最好的作家”。和“最优秀的左翼作家”之列。沙汀的讽刺小说创作继承了以鲁迅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讽刺文学传统,既不消极地展览社会的丑恶面去吓唬读者,也不以调笑作幌子去引入逃避严酷的现实——如鲁迅所说的“将屠夫的  相似文献   

19.
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久负盛名的川端康成一八九九年生于日本大阪的一个医生家庭。二十八岁时,发表了成名作《伊豆舞女》(1926),在文坛上奠定了他的作家地位。他是早期的日本唯美主义作家,作品有《招魂节一景》(1921),《禽兽》(1933)。后来成为新感觉派的一名能干的骁将,与横光利一共誉为该派的双璧。他苦心笔耕了五十余载,有百余篇小说问世、最为著名的  相似文献   

20.
《格列佛游记》是世界讽刺文学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最大的特色是其情节的虚幻性与现实的真实性的有机结合以及作者尖锐而深邃的讽刺艺术。作者运用天才的想像以及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个光怪陆离的梦幻世界,并以格列佛的游程穿插其中。小说中反讽、对比和象征等多种讽刺手法的运用,使这部小说的讽刺效果达到了极致。斯威夫特高超的讽刺手法,使《格列佛游记》成为世界讽刺文学难以逾越的一个里程碑,后世作家争相借鉴和模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