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现代妇女》2008,(9):33-33
有一个人一直想追求快乐、幸福、充实和满足,为此,他总是紧随潮流,当别人有手机的时候,他立刻就买,当别人有轿车的时候,他也不甘落后,马上开上了属于自己的小轿车。凡此种种,但他仍然快乐不起来,也感觉不到丝毫的幸福和满足。郁郁寡欢的他为了摆脱这种情绪,决定出门旅行。  相似文献   

2.
王虹 《现代交际》2005,(10):16-16
生活中总会遇到不讲理的、脾气暴躁的人,被动挨打不是办法……“不讲理的人,说话做事伤害别人的人无处不在。如不讲理的老板、同事、售货员、邻居甚至家庭成员,他们总是想给别人带来痛苦。”心理学家盖利夫如是说。假如一个不讲理的人对你有这种倾向,你必须采取行动。被动挨打只能使不讲理的人气焰更嚣张。不讲理的人总是寻找软弱可欺的受气包,态度果断严肃会让他的行为立刻停止。  相似文献   

3.
一点可爱     
解海龙这个名字,知道的人不一定多,但提起他拍摄的那幅被作为“希望工程”宣传画的“大眼睛”,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前些日子,解海龙到我们报社接读者热线,来回都由我负责接送。在路上我问他,你以前到过长春吗?他说,当然来过,而且,长春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呢!我立刻来了兴致,问他原委,于是解海龙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4.
耐人寻味     
《金色年华》2011,(7):4-5
对于某些人,某些事,某些情景。有时候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一个咳嗽都是意味深长的。有些话一听之下立刻令我们心海翻波,有些话听过之后令我们久久萦怀:有的听了会抚掌大笑。  相似文献   

5.
安琪 《老人天地》2013,(6):16-17
郑洪升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父亲。今年80岁的他可是个喜欢新鲜事物的人,不但喜欢去了解,还喜欢亲自试试。2010年初,郑老爷子开始在电脑上看儿子郑渊洁和孙子郑亚旗的微博,看着看着,他觉得这事挺靠谱,有什/厶想说的话发到网上,立刻许多人就看到了,郑老爷子感觉自己也有话想说,有种跃跃欲试的劲头。  相似文献   

6.
耐人寻味     
《金色年华》2011,(6):4-5
对于某些人。某些事,某些情景,有时候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一个咳嗽都是意味深长的。有些话一听之下立刻令我们心海翻波。有些话听过之后令我们久久萦怀:有的听了会抚掌大笑。有的听了却悲从中来;有的让人大彻大悟。有的让人郁闷无语;  相似文献   

7.
郝炜 《中外书摘》2000,(1):91-95
我最初给这篇小说起的名字叫《老黄在1999》,一个朋友看了后建议我立刻改掉。他的理由是,这个名字容易让人联想到“1999大劫难”什么的。更主要的是,这个名字有套用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之嫌。事实上,那部影片还真与我的小说主人公老黄有些关系。  相似文献   

8.
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不经意的邂逅,有一些人,只是与他擦肩而过,从此再无联系,甚至连他的长相也已然模糊,但他们却如寒夜里的星光一样照亮了我们生命中的某个角落,从而让我们铭记一生。  相似文献   

9.
“鲤鱼跳龙门”的确是个美丽的比喻———就这么一跳,它就变成了龙。但也必须强调一点,只有“鲤鱼”才有这种美丽的运气。于是想起一男一女两位大学生巧妙推销自己跳过龙门的故事。先说男大学生A,为了在南方一家大型电脑公司谋得一份稳定的职业,他不是大吹大擂,而是在亮出自己的研究生文凭后极谦虚地对老板说:“我愿从打字员干起。”老板听了大喜,心想研究生肯于屈尊在我这干打字员,足以说明我公司的强大,于是立刻留用了他。很快,老板见他不仅精于打字排版,还能重新设计电脑中的程序,大喜,立刻提拔他当了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他…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种社交风格,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刻意的雕饰,很普通,很平淡,也很自然;和人交往,开始报不起眼,如林泉溪涧,随着岁月流淌,才渐渐显示其魅力;很少有人说这是一种风格,然而,它确实存在。拥有这种风格的人,大都已过知天命之年,没有魁梧的体魄,倒略显瘦削,但看上去很协调;也没有让人乍见不忘的脸庞,更称不上帅气,看上去却极笃诚,甚至有些憨厚。你绝不会对他产生额外的戒心,他说的每一句话,你会感觉那全是肺腑之言。所以,认识他的人,都愿意和他交往,对他产生亲近感、信任感,若是下辈,便对他多了一份尊敬。平时语…  相似文献   

11.
李小芬 《老年世界》2009,(19):10-10
他在门口一露头,我立刻感到了不自在。我们这个舞蹈班,清一色的女性。这样一个穿着随意的老头,跑来观看,难免让人不舒服。要知道,跳拉丁舞的女孩,都穿短短的黑色流苏裙,露着光洁的大腿。这里不是男人的领地。  相似文献   

12.
易宪容满面笑容,但却不无孤独。 这位在网民中被视为孤独英雄的人,坐在博鳌房地产年会的对话席上,甚至有点落寞,几乎没有人赞成他的观点,虽然在民间,很多人认为他是对的。论坛主持人袁一泓说,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易宪容是中国地产商们最痛恨的经济学家。 这一点很容易获得公认,即便易宪容自己都不会有什么异议,因为他说,中国地产业试图或者正在要挟中国经济。他确信,这是一个事实,一个国人  相似文献   

13.
东方 《现代交际》2002,(3):18-19
读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看一部好的电视剧,最感人、最吸引人的往往是细节。而在人与人相处的行为艺术里,细节也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一个人给人的印象好坏,甚至一个人的机遇或命运,都与他的行为细节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耐人寻味     
《金色年华》2011,(8):4-4
对于某些人,某些事,某些情景。有时候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一个咳嗽都是意味深长的。有些话一听之下立刻令我们心海翻波。有些话听过之后令我们久久萦怀;有的听了会抚掌大笑,有的听了却悲中从来;有的让人大彻大悟,有的让人郁闷无语;有些恰如醍醐灌顶,有些却似当头棒喝……如此耐人寻味的言语。一句句都印证了我们耐人寻味的生活,耐人寻味的人生。  相似文献   

15.
耐人寻味     
《金色年华》2011,(10):4-5
对于某些人。某些事。某些情景,有时候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一个咳嗽都是意味深长的。有些话一听之下立刻令我们心海翻波。有些话听过之后令我们久久萦怀;有的听了会抚掌大笑。有的听了却悲中从来;有的让人大彻大悟,有的让人郁闷无语;有些恰如醍醐灌顶,有些却似当头棒喝……如此耐人寻味的言语,一句旬都印证了我们耐人寻味的生活。耐人寻味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贴大字报遭逮捕 对于林彪的种种过激行为和极左口号,群众心中都有一本账,许多人甚至很反感,但作为共产党员和拥护党的群众,因其法定接班人的位置而敢怒不敢言,或根本不敢怒。因为多数人并不了解林彪的真实面目,所以遇到对林彪的观点表示怀疑时,总是努力打消自己的想法,朝着他的思想靠拢,以便维护他的接班人地位,维护党章的权威性。然而就有那么一些不信邪的人,敢于向林彪挑战。  相似文献   

17.
笑对妄断     
古语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被视为“贵”,说明人欲自知颇难。而既然自知难,一个人在别人眼中的印象与他的自我认识往往会有颇大的差异。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当别人向你坦言他对你的看法时,很可能令你啼芙皆非,甚至感到吃惊。一位女士十几年前曾对我...  相似文献   

18.
耐人寻味     
《金色年华》2011,(12):4-5
对于某些人,某些事,某些情景,有时候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一个咳嗽都是意味深长的。有些话一听之下立刻令我们心海翻波。有些话听过之后令我们久久萦怀:有的听了会抚掌大笑.有的听了却悲中从来;有的让人大彻大悟。有的让人郁闷无语;有些恰如醍醐灌顶。有些却似当头棒喝……如此耐人寻味的言语。一句句都印证了我们耐人寻味的生活。耐人寻味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佚名 《伴侣(A版)》2014,(9):54-54
去年,我的一个朋友选择了结束生命,他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在别人眼里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其实很多人都有孤独、迷惘、甚至想到此为止的念头,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这个勇气。知识分子,尤其是优秀的知识分子,往往会让自己背负一个沉重的理想,当他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鸿沟的时候,失望是很自然的。  相似文献   

20.
笑汀 《老年人》2010,(10):41-41
清末民初,湘潭有一位以挽联名世的联坛高手,名叫吴熙,字邵之,一生落拓不得志。辛亥革命时,他已年逾古稀,仍然贫穷不能自立,赖门生馈献及为人作联语之润笔度日。但时人均以得他一联为荣,甚至有不少人本来名不见经传,经他一挽而得以传名于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