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模具设计与制造教改专业的课程设置、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先进制造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等方面的教改特色 ,介绍了教改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优势明显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995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教改试点专业.近几年我们根据国家教委关于高工专专业教学改革的精神和专业教改试点方案要求,围绕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分层提高、循环强化的教改思路,对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方法、实验考核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一、实验教改方案的设计1.实验体系的设计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中我们提出了“以培养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按照“双体系有机结合服务能力,分阶段重点培养,循环强化,教科产三结合相互促进”的改革思路.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对新实验体系进行改革,从实验教学进程上构建“三期四阶段”的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于1995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第三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国家教委专业教学改革精神的指导下,我校结合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改计划中高工专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内容改革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认真研究模具专业的自身特点和社会、企业对模具专业应用技术人才的要求,加强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先进技术的应用,强化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在改革中不断优化和改善改革方案,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具有一定先进技术应用能力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岗位复合型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在近五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紧紧围绕先进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提高师资水平,构建工程环境.学生对先进技术的掌握与应用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于1995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第三批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三年以来,在国家教委专业教学改革精神的指导下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全体师生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克服种种闲难,以建立面向21世纪的模具专业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为目标,认真实施教改方案,全面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在改革中不断优化和完善改革方案,使试点专业的教学改革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第一届试点专业学生已经顺利地完成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经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试点专业对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教学上进行了大力改革.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是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的主干课,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机件表达能力.五年来,我们两次修改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与体系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主要是以培养机械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突破原有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删除陈旧的知识内容,增加现代化技术含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建立适合21世纪高等工程专科机械类人才要求的全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国家教委批准的高工专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自1995年9月开始实施教改试点方案。为了实现专业教学改革目标,我们对《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的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塑料成型理论基础、塑料成型工艺及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塑料模具设计能力。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确定改革思路:一是充实  相似文献   

8.
培养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提高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课程教学改革应包括基于项目教学和互动教学的教学方法、多种考核方式并用的课程考核方式、提高教师工程经历和编写多媒体课件的实施办法、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体系设置内容。  相似文献   

9.
适应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深化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现代技术的发展,我们应对机械类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先进制造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应明确机械类专业人才定位,并对近几年来的改革成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与体系结构,分析了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特点,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从加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出发,提出了在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中应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原国家教委批准的专科模具专业教改试点的推动下,我们自1995年开始对模具专业材料学课程进行大幅度改革,经过三年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材料学基本知识——模具材料及强化——模具失效与防护”内容体系,同时,我们采用“分阶段强化提高”的模式组织教学,使这一技术基础课与模具设计和制造的专业课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现代技术综合应用的课程,通过改革,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强化了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综合性课程。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适应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对本课程知识的优化整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组织教学,在教学中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教学模式,本文拟对本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专业方向设置、专业内涵及课程体系构建、宽口径与专长的关系、专业特色及实践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以重实践、强创新、擅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作为应用型成形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并构建一批特色课程体系。通过教学改革试点,实施了教改方案,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4.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及主要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多年的教学改革经历,论述《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及其主要措施。以三个教改阶段中不同的培养目标与教改方案为例,论述各阶段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特别强调了教改必须与时俱进,必须突出各个时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专业课的内容应该精简并有机地整合,内容应符合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与水平,突出先进的及代表主流的制造技术,反映新技术与发展方向。同时探讨与该课程密切相关的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践环节的教改措施,强调从工程实际要求出发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设计制造领域快速发展的形势和满足社会对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典型CAD/CAM工程软件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提出了创建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教学平台的指导思想,并在培养模式、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开展了系统、全面地探索与实践,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培养学生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根据模具工业发展的趋势和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需要,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分析,提出了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来培养学生工程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特点 ,从突出应用能力培养这条主线 ,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从加强学生综合技能训练 ,改革考试方法入手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突出专科特色的教学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快速板金模具设计与制造是当代冲压模具行业的需要,也是《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的宗旨。文中主要介绍PDW在现代冲压模具设计中的辅助教学,包括板金零件的展开和成型、工艺的设置、条料排样和仿真、模架的选择和成型组建的选型与安放。快速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锻炼学生对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冲压工艺的工程应用认识。学生通过借助UGNX软件来学习课程内容,能够快速完成复杂的理论分析,避免不必要的繁重的计算,节省时间,快速完成设计任务,同时提高了学生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有了一定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为冲压模具设置与制造教学探索一条值得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对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增加设计实验内容。具体教改方案包括:拟题、查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审阅修改方案、实验实施、撰写小论文六个环节。通过三年来的实践及学生对设计实验的评价表明,此教学改革是成功的。对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在达能刀及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高等工程专科“试点专业建设”的大潮推动下,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课程之一的《机械设计基础》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从1995年开始,经过三年的教改实践,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增强了试点专业教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出版与模具专业相适应的配套试用教材;在大幅度减少学时的情况下,就如何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保障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效果,为试点专业今后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