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耕地利用效益时空差异:基于山东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尝试性地提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并以农业大省山东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揭示出区域耕地利用效益的时空差异和特征,以期为制定提高区域耕地利用效益的对策、为国家制定耕地利用、保护和耕地整理、补偿政策提供实证参考。本文的主要结论或政策启示是:政府对耕地的保护政策、补偿政策,不仅要考虑耕地数量,更要考虑耕地利用效益状况,实行高效益高保护、高补偿。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的耕地资源数量不足,而总体质量状况也较差。后备资源短缺及开发的难度大、耕地的高利用程度与闲置浪费现象并存,也对我国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此,实践中应采取如下对策措施:切实改善耕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充分发挥现有耕地资源的生产潜力、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地组织耕地资源的整理和开发复垦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与制度创新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中国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产量及产值效率现状。结果表明,我国人均耕地十分贫乏,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中、低产耕地面积大,高产耕地面积小。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大的地区,耕地顷均产值都较低。产量排位靠前的地区,其产值并不一定高。为合理、高效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使用新的农业技术、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健全法制、提高耕地资源管理水平等技术创新战略,以及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进行体制改革、调整粮食种植结构、设立土地开发基金等制度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4.
耕地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对本民族生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们对耕地资源保护在认识、技术、投入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思想教育、法律、行政、技术等综合措施,以保护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福建省耕地资源状况,指出了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粮食生产能力受限、粮食播种面积不稳等问题的存在使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压力加大,提出了福建省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对策:(1)强化耕地用途管制,确保基本农田数量;(2)促进耕地制度创新,构建种粮激励机制;(3)加快耕地质量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4)加大粮食产区投入,提高产粮基地功能。  相似文献   

6.
从劳动力视角看,抛荒的实质是农业生产中耕地没有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相结合,或结合不充分,前者为显性抛荒,后者为隐性抛荒。通过对湖南省会同县农村的调查研究,发现劳动力数量、质量、结构和价格,对显性抛荒和隐性抛荒有不同的影响;发现农村劳动力剩余和耕地抛荒并存。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必须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收益,吸引劳动力务农。为此提出按产量奖励、经营权竞拍、适当提高粮价和不同种类耕地实行差别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焉耆盆地1992-2011年的统计数据对盆地耕地面积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经过计算得出结论,即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农业生产等是焉耆盆地耕地规模变化主要的驱动因素。耕地面积与总人口、人均耕地面积、播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总产值之间,存在较大的正相关性。其中相关性比较大的是农业总产值和地区生产总值,该区域中经济水平的变化影响耕地数量的变化,同时耕地数量的变化也影响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清代四川人口、耕地及粮食问题(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文的上篇中,我们考察了清代四川人口的发展状况。在传统农业社会,耕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传统社会的人口压力问题,说到底就是人口与耕地的比例关系问题。因此,在这里将对清代四川耕地的具体数量,粮食亩产和总产量,粮食提供率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近代人口压力程度作一总体估计。  相似文献   

9.
我国滨海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水文、土壤质地等因素的影响,土壤盐碱化问题较为突出,耕地质量普遍较低,严重制约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土地整治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盐碱化状况,提升耕地质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本项目选取天津滨海新区太平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土地整治措施,实现耕地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滨海盐碱地区土地整治提供技术借鉴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背景下,质量兴农是确定农业发展思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重要举措.耕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质量兴农的必由之路.文章立足供给侧结构理论、结构-功能理论、涌现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深入分析质量兴农的科学内涵和内在逻辑,认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与质量兴农的最终实现目标是一致的,实现途径高度统一.并从耕地质量提升、耕地规模利用、耕地集约经营、耕地利用分区等四个层面系统地提出了耕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以试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四川省成都市、上海市闵行区及江苏省苏州市,以及尚未实行经济补偿政策的湖北省武汉市、荆门市和黄冈市6个典型区域93个村庄940名受访农民的调查为实证,探讨经济补偿对调动农民参与耕地保护政策的影响,并采用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农民感知耕地保护政策实施成效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经济补偿明显增强农民在改善耕地生态环境、维持耕地数量不减少、确保农地用途不改变、平衡耕地质量不降低等方面的积极性; 经济补偿显著提升了农民对耕地保护政策实施成效的感知评价,已接受经济补偿的农民对耕地保护政策实施成效的综合评价值较未享有经济补偿农民对耕地保护成效的综合评价值高0.143; 受访农户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耕地功能环境认知、区域发展环境状况及政策自身因素均对农地保护政策实施成效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收入和要素替代视角构建了耕地劳动力承载量适度性模型,基于江西省及其11地级市2016年统计年鉴数据,在测算耕地劳动力承载量的上限和下限的理论阈值的基础上,按照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收入、农民工务工收入和城镇职工收入三个标准测算了区域耕地劳动力承载量的保障规模和稳定规模。进而,与农业耕地实际承载劳动力数量进行对比,检验分析农业耕地劳动力承载量适度性与转移潜力。结果表明:当前江西省农业收入水平较低,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机械利用效率不高,农业耕地实际承载的劳动力数量远高于耕地劳动力承载量保障规模和稳定规模,意味着耕地农业劳动力存在大量富余。未来,随着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经营水平的提高,以及户籍制度完善和城镇化加速推进,农业耕地劳动力具有较大的转移潜力。  相似文献   

13.
论耕地资源危机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文章分析了我国耕地资源的危机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后果,提出了解决耕地资源危机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土地规模经营受到农业生产力水平、耕地、农业劳动者数量、质量和相关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实现我国土地规模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按照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监测工作规定的技术方法,依据2016年度磴口县土地变更调查,对年度内耕地数量增减及耕地质量建设等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修改完善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创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定数据包,保持数据的现势性,助力土地管理的日常工作,为土地整治项目耕地质量等别提升、"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信息报备以及制定相关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江汉平原和大别山区6个县市的488份农户调查问卷,实证分析农户家庭结构对农户耕地资本投入的影响,以探寻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户耕地资本投入的规律。研究表明:农户农业生产目的受制于耕地资源禀赋,在耕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利润最大化,在耕地资源贫乏的地区,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家庭结构对农户耕地资本投入的影响受制于耕地资源禀赋;目前农村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不活跃,农户农业生产决策与其消费决策相互影响。认为政府在制定农业发展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农户的生产和消费问题,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扶贫效果分析——以山西省为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为例,运用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方法,从收入、机会和能力三方面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带给农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来评价农业产业化扶贫效果。得出的主要结论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参与农户在收入、机会、能力三方面有积极影响,对扶贫有一定的作用。影响程度与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时间、耕地数量、劳动力比例、与企业合作关系紧密程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农民土地退出意愿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陕西省西安市杨凌示范区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EA-Tobit两步法,分别采用BCC模型评价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土地退出意愿及其他影响因素对于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农户耕地利用效率普遍较低,且耕地利用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对耕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土地经营权退出意愿对耕地利用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家庭人均收入、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人均耕地面积、户主性别、户主年龄、复种指数对耕地利用效率有正向影响,地块数量、户主受教育年限、有效灌溉率和农业补贴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今后5年全国耕地保有量须保持在18.18亿亩,自20世纪80年代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来,耕地数量、质量不断减少和降低,我国耕地保护的形势严峻。本文从政府推进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演进过程、现状入手,分析了现行耕地经济补偿制度中的征地补偿和农业补贴两种方法的不足,同时,成都率先在全国实施耕地保护基金制度,为全国其他地区建立约束和激励并行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新机制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对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带来束缚,造成耕地利用率低下、耕地资源错配、农业生产效益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农村耕地经营权流转是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对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农户进行抽样调查,共收集了537份问卷,筛选出影响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的14个影响因素,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地区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较高,农户家庭主体特征、地区耕地特征、地区政策经济特征三大类别的因素,对农户耕地经营权流转意愿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村耕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对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科学化有着重要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户认知水平,建立起规范化的市场机制,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农户参与耕地经营权流转的积极性,推动耕地经营权流转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