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国式斗牛     
有西班牙斗牛,也有“中国式斗牛”——回族斗牛. 斗牛勇士韩海华、韩忠祥是浙江嘉兴工人.他俩从小就爱习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1980年始,他们学习掼牛,多次公开表演,深受群众的欢迎.他们告诉我:回族的斗牛不同于西班牙斗牛.西班牙斗牛  相似文献   

2.
凡是在西班牙生活过的人都不会忘 记公众为献身于斗牛场上的勇士举行隆 重葬礼的悲壮情景。塞维利亚的斗牛勇 士帕奎里的送葬队伍,在从教堂前往墓 地途中曾被成千上万崇拜他的公众簇拥 着,不得不改变路线先经斗牛场,使公众 有机会最后一次给予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以举其棺木绕场一周的崇高荣誉。各种 报纸均刊发了群众伸臂争相触摸勇士棺 木的特写照片。1992年,当蒙托里奥在  相似文献   

3.
激发生命     
如果,你没有攀登过那座山,也许,你再也无法证明你可以攀越那座山;如果,你没有泅过那一条河,也许,你永远也不会再一次面对着那条河;是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更多的是在山脚下仰望着高山发出感叹的人,是沿着河边那条前人走过的小路寻找渡船与桥的人。可是,我们的时代多么需要在没有路、没有桥的地方,出现翻越高山的人,出现泅过河流的人啊!社会学家、生理学家一再地证明着:人类远远没有发挥出自己生命的潜能。我们又常常感受到:生命是这样短暂;生命的激情,又是那样容易消逝。所以,我总想一次又一次地让生命激发出原始的冲动、沸腾的热血和宁折不屈的冲击力……在也许偶然的碰撞中,去实现一次生命的追求,去实现一次也许结果是失败的行动。  相似文献   

4.
每期一猜     
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旅行,也许只是为了体验不同,找回第一次睁眼看世界的惊奇。所有的奇迹死于习以为常,而在陌生人的眼里获得重生。借此小小栏目,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的镜头四处游走,去发现,去捕捉那些隐身于日常的小小奇迹。这是摄影师在新疆拍摄到的一幕,您能猜出她在干什  相似文献   

5.
歌者刘赛     
采访刘赛的那天,是2月21日,长沙天气很好,春光甚是明媚。这也是她生日的第三天。她告诉我,今年是她本命年,24岁,花一样的年龄。眼前的这个女孩,留着清汤挂面般的齐整直发,简单而大方。也许她不是绝对的惊艳,但十分耐看。看的时间越长,会越喜欢她。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千余年来,未尝闻有女性穆斯林著作传世。虽然历代穆斯林学者或著或译,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但他们之中无一女性。去年一次山东之行,使笔者惊奇的发现,中国还有一位女性穆斯林翻译家,也许是迄今为止中国伊斯兰教著作史上唯一的一位,她就是《欧母戴》一书的翻译者丁蕴辉女士。 丁蕴辉,山东青州人氏,生卒年不详。其子赵光(字明远),生于1894年。据此推断,丁  相似文献   

7.
歌者刘赛     
<正>采访刘赛的那天,是2月21日,长沙天气很好,春光甚是明媚。这也是她生日的第三天。她告诉我,今年是她本命年,24岁,花一样的年龄。眼前的这个女孩,留着清汤挂面般的齐整直发,简单而大方。也许她不是绝对的惊艳,但十分耐看。看的时间越长,会越喜欢她。  相似文献   

8.
1997年9月,沈阳的天气仍有些闷热。可我的心却已飘到了沈阳市起重机设备厂一间13平米的小屋。那里住着本文的主人公翟桂芬和在她背上生活了整整8年的女儿胖娃。感动我的,也许是翟桂芬和女儿胖娃那乐观和面对困境的坚强,抑或是一位平凡母亲那伟大的母爱……她发誓,要在艰辛历程中为女儿创造一个奇迹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日子——1989年10  相似文献   

9.
陈微 《民族论坛》2006,(9):64-64
我在日本碰到的第一个中国人,这样自我介绍她自己:“你好,我姓胡。”置身异域头一次听到这样的介绍,我心里打鼓得厉害,不知怎么称呼人家。我已经变成四不象了,把熟悉的人叫“老某”或“小某”都觉得别扭,更不要说刚认识的。我又不知道人家的年龄,冒昧叫人“老某”说不准让人生气,叫“小某”呢,也许又看低了人家。但不叫“老某”或“小某”,那又怎么称呼呢?总不能“某老师”、“某同志”吧,这又不是在中国。就是“某夫人”也不行,太正经了是不?总之我没法称呼人家。后来我和这朋友熟悉起来,互相通伊妹儿,我就直接告诉她不知道如何称呼。她在…  相似文献   

10.
4月10日至5月10日,第二届昆明国际旅游节将在昆明各大景区举行。昆明市旅游局局长王光华介绍说:石林是此次国际旅游节的主要景区和分会场,届时,在有“天下第一奇观”之称的石林将举行“斗牛表演”、“赛装表演”、“篝火大联欢”、“天天火把节”等精彩活动。 石林县县长赵德光说:西部大开发给石林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石林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打好三张牌: 第一,利用自然景观优势打石林牌。石林是世界级的旅游景区.是大自然对石林人民的厚赐。要珍惜她,用好她。 第二,利用区位优势打昆明郊区牌。正在修建的昆──石高…  相似文献   

11.
依孜 《民族论坛》2004,(3):16-16
有人说2003年欧美演艺圈中的年度话题女王为布兰妮,因为她频频被推到风头浪尖,一次次做出轰动媒体的“惊人之举”,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前奏让我们随便瞟一眼上一年最后两个月她在媒体上所留下的部分痕迹吧:布兰妮跳钢管舞蜡像亮相伦敦(2003-10-22)布兰妮与哈里贝瑞爆同性恋秘闻(2003-10-20)布兰妮时代广场激情演唱露紫色底裤(2003-11-11)布兰妮曝“手淫”爱好(2003-11-20)布兰妮小肚子毕露(2003-12-08)布兰妮走性感野性路线,演唱会上让人目瞪口呆(2003-12-28)很多人都清楚记得,也许还十分怀念,布兰妮曾经是一个“清纯的小女孩”,被称为“乖乖…  相似文献   

12.
梁黎 《中国民族》2012,(Z1):120-125
她视电影如生命,如自己的恋人。她希望生命中永远充满善良和谐的光辉。她的生活中除了电影,就是照顾两只捡来的流浪狗。她执着地用电影向人们描述她心目中的童话世界,无论多么艰难,都一如既往。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侗族导演,她的电影都以保护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主题来讲述让人温暖和感动的故事。这些电影可能没有很高的票房,不被追捧,而且,其价值也许要在10年或是50年后,才能显现出来。几十年的时间对一个人来说很漫长,但她一直说"我会坚守"。她的名字叫丑丑。  相似文献   

13.
你信吗?11年前,她仅揣着十多元钱勇敢地走出去打工时,已经34岁了。她所有赖以创业的资本仅仅是:初中文化,一双勤劳的手和一颗聪明的头脑。待到她真正创业时,已经38岁了。可她在创业路上,一次次超越自身的极限,居然从赤贫打工苗家女变成了百万资产的企业家,为中国西部的妇女树立起了一面旗!她就是贵州省安龙县的班安芬!  相似文献   

14.
害羞的民族     
我家表姐不用说也是个彝族,而且好喝酒。和一般好酒者一样,喝得晕乎乎时,她的话就多了。她是个风趣、机智的人,即使醉了,本性也不改,好像还更有长进了,真的像俗话形容的那样,舌头像抹了油,滑溜得很,逗得听她酒话的人笑得咯咯的。有一次我们在成都一个小辈子家喝酒。喝到一定程度,我家表姐不用说,话又长了。那一次她主讲的是“我们彝族是个害羞的民族”这样的一个话题。据她说,这个题目和内容均来自于一个彝族文化人,这个人在她上大学那个时段在中央民族大学当老师。我表姐声称,她不过是在重复那个老师有关彝族性格的一个演讲。我和我家这个…  相似文献   

15.
正当车子穿过一座座青山,越过一道道山弯时,我们听到了瑶家汉子高吭嘹亮的山歌声:栽田如果不唱歌,田里就会稗子多,一兜禾苗一声歌,结出谷子千万箩。顺着歌声的方向望去,一个古色古香的村落就现身在我们的眼前,乍看,犹如一个静静的处子——群山紧紧地环抱着她,溪水亲切地围绕着她,也许是有了大山的依靠,又有了清水的滋润,才使得这个穿越300余年悠久岁月的古老村庄——辰溪县上蒲溪瑶族乡五保田村依然拥有这般迷人风采。  相似文献   

16.
又是一年柳絮纷飞、鸟儿啁啾的清明时节,军嫂王小宁带着她13岁的女儿王童,踏上了去西藏祭奠丈夫的迢迢征程。为了这一天,王小宁准备了整整12年。火车一路西进,好久,好久,她总在想,丈夫是不是执行一项重要任务去了,也许还会回来……1990年5月,王小宁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颠簸数天赶到西藏某兵站看望丈夫。可是,来不及再过一个美好的夜晚,车队次日就要去执行运输任务。王小宁伤心地哭了。她默默地将一件在坐月子期间为丈夫编织的紫红毛衣打进背包,然后一抹眼泪,把丈夫推上了汽车。第二天,王小宁带着女儿回了西安。她天天翘首西望,盼着丈夫早日…  相似文献   

17.
<正>(一)她看起来真小,也许不足16岁,150厘米的样子,却有两条长长的辫子,搭在身前。抬起头的时候,面颊有两抹高原女孩特有的高原红。穿蓝色碎花的裙子,干净的蓝,一如西宁的天空,蓝得清澈,蓝得透明。  相似文献   

18.
刘洁明同志 1938年入党 ,是广西回族中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女党员。她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长 ,她把一生交给了党。她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解放后 ,又参加了剿匪和土改工作 ,后一直在广西区直机关工作。她几次遇险 ,几次死里逃生 ,经历了生死考验 ,不愧是党的优秀儿女 ,不愧是回族人民的好儿女。  相似文献   

19.
驯虎女郎     
在延吉市公园里,一头形状威武的大虎,顺着一位姑娘皮鞭所指的方向,一次次驯顺地跳过了铁圈。这姑娘是谁呢?她就是新中国第一位朝鲜族“驯虎女郎”尹寿德。尹寿德今年才二十岁。她初中毕业后,正在考虑选择一种终身职业,准备将自己全部青春贡献给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时  相似文献   

20.
那个春天里走来的女孩说到王晓棠,很多人记住的也许不会是她的身份,而是她的善良、正直、勇气,还有对艺术的敬业精神、对待人生的智慧!电影是王晓棠生活的重要部分。我想,春天在她的人生中一定是个特殊的季节。上个世纪的50年代后期,她的名字、她的形象、她的电影都是在春天,伴随着春野的清新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她那双明亮纯洁的大眼睛,仿佛被山风和清泉洗涤过,折射着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纯真感情的追求!当我们翻开王晓棠当年的那些略显陈旧的黑白照片时,我们的心仍被深深打动。王晓棠让我们想起上个世纪成为全世界人们心目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