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等教育劳动与商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必然创造商品的价值,形成社会的财富.高等教育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起不起作用?起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起作用?人们对此重视不够,研究不多.面对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改革的实际,有必要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实质进行再认识,运用劳动价值理论分析高等教育劳动与商品价值形成、丰富社会财富的关系,这对发展观代高等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劳动商品的观点我们是从现实经济生活中概括出来的,但是它又有深远的理论渊源。不仅古典经济学家提出过这样的观点,马克思也曾涉及过这个问题。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现实出发认为劳动不是商品,但是他又认为劳动者实际让渡的是劳动;马克思在讨论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曾经推论社会主义本质上就是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当然,他们限于历史条件或理论局限对于劳动的商品性质都不可能做出科学的证明。前苏联和东欧的某些学者也曾探讨过劳动的性质问题,他们认识到通过市场配置劳动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要发挥工资、市场的作用,但是他们对于劳动的商品性质也没有做出科学的证明。我国学者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探讨劳动的商品性质问题,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研究还是比较深入的,比如赵履宽、杨体仁、林子力等一些学者就曾证明过劳动的商品性质,但是他们的证明还不科学,有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劳动商品的观点还有待于进一步科学的证明。  相似文献   

3.
在学术界围绕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中,各方都是把商品价值与创造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把商品价值看成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生产关系。这容易引起误解或本身潜意识中就有拜物教观念,这是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产生混乱和误解的一个根源。正确的、科学的提法应该是劳动表现或不表现为商品价值,什么劳动可以表现以及怎样表现为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4.
阎庆华 《理论界》2001,(5):39-40
长期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观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一个牛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则单位商品内包含的劳动时间越少,价值量也就越小。反过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少.单位商品内包含的劳动时间越多,价值量也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我们的探讨就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勺…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由于信息化发展和知识作用的提高,出现了产业结构软化,即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多,例如:对于农牧渔业来讲,由于生物工程技术、遗传工程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应用,使农牧渔业日益向着工厂化、离土化、人口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大大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在工业部门中,由于生产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产品研究开发设计,加工制造到质量检验的整个生产过程日趋软化,出现了大量由电脑操纵的无人车间、无人工厂,体力劳动者逐渐减少.在社会成员的组成中,由工业经济社会以劳动大众为主体转变为知识经济下的脑力劳动为主.  相似文献   

6.
世界价值与国际价格的形成对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有不同的效应。在世界价值形成中,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的商品的国别价值高于世界价值,从而导致了国内工资水平难以提高、消费需求不足和对国际市场依赖加强等一系列问题,而劳动生产率高的发达国家,生产的商品的国别价值低于世界价值,从而更容易进行资本积累;在国际价格的形成中,由于在世界市场上,相当大一部分的商品被发达国家不同程度地垄断,因此,发达国家获得了高额垄断利润,实现了财富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具有商品的性质。劳动者和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机制是劳动商品的实现形式,开放、完善的劳动市场是劳动商品的实现条件。劳动具有商品的性质是一个崭新的命题,认识到劳动具有商品的性质是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它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本质,是说明今日和谐社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劳动二重性决定了价值创造和使用价值生产是同一生产过程的两个结果 ,价值的实体是劳动 ,价值创造的实体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财富创造的实体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与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内的生产要素相结合的产物 ,是具体劳动生产的。商品生产过程是生产财富过程和创造价值过程的统一。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价值分配必须同财富分配结合 ,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具体劳动创造的财富应该由劳动者和其他参与的生产要素分享。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产权与分配的关系理论 ,分配关系是由产权制度而非劳动或价值创造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决定分配关系 ,在产权存在的社会制度中 ,分配有二重性 ,一方面各生产要素有权凭要素所有权获得对财富分配的索取权 ;另一方面 ,有权参与生产中人类劳动凝结的分配 ,这是合法收入 ,不是剥削 ,也不是萨伊要素价值认为的生产要素具有生产性可以创造价值。生产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核范畴 ,要与时俱进地科学拓展形成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概念 ,在此社会主义劳动内核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是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沈丽 《南方论刊》2023,(9):25-28
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数据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要素。数据商品交易如火如荼的经济现实,使得回应“什么是数据商品”“数据商品如何产生”“数据商品如何买卖”等问题不可避免。数字劳动在数据商品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数据商品价值形成的根本原因。数据商品化的实然情境中,内在蕴含着对数字劳动的肯定,既是对劳动形式的革新,也是对劳动者的休闲时间、对人自身更加深刻地裹挟。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不仅消灭了剥削阶级 ,而且劳动者的队伍、劳动的范围明显扩大。资本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在本质上是所有权在经济利益上的实现 ,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参与收入分配 ,核心是突出了科技型、知识型劳动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现在 ,人们公认私营企业家是劳动者 ,实际上就使得私营经济的性质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性质相比 ,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结合新的实际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是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新思想、新要求。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和建设实践的深层呼唤 ,充分反映了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的重大理论创意和宏观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劳动二重性和价值规律二重性原理出发,针对所谓的“新劳动价值一元论”,分析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辩证关系。认为,无论从历史的发展规律,还是从现实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来看,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原理仍然是无法否定的客观经济规律,而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的主张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是与劳动价值论根本对立的“生产力价值论”。  相似文献   

13.
刘荣材 《兰州学刊》2006,1(1):143-146
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需要进行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按营利性把服务业分为非营利性服务部门和营利性服务部门;按服务提供方式把服务业分为公共服务部门和私人服务部门。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营利性和私人服务部门的资本循环公式。利用所得出的公式,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资本循环理论,本文对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营利性服务部门和私人服务部门的服务劳动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4.
理论是现实的反映。任何经济理论都是一定社会阶段生产关系的反映,同时经济理论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阶级对立的社会,经济理论又代表了一定阶级的利益。任何社会都在发展过程中,一定社会开始时处于上升阶段,到一定时候就处于下降阶段了,其中的统治阶级在社会的上升阶段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下降阶段则具有反动性和落后性,与阶级性质的变化相适应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一定阶段,它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一致,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相一致时就具有积极意义,相反就具有消极意义。在工业化阶段,资本主义经历了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斯密和李嘉图都处于资本主义向上发展的阶段,是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经济学家,他们关于劳动商品的观点在他们所处的年代具有相对的合理性。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充分暴露出来之后萨伊再坚持劳动商品的观点就是不正确的了,萨伊的劳动商品观点不符合资本主义下降阶段的实际,具有辩护的性质,是一种庸俗理论。再后来,社会进入后工业阶段,资本主义通过自我调节又具有了相对的适应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时候萨缪尔森又把工资和劳动联系起来了,他的工资理论虽然缺乏价值论基础,但是它说明了当今时代后工业阶段的现象,是有其存在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是无差别的不受剥削的劳动。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到了该抛弃旧的剥削观念的时候了 ,要给剥削重新定义。劳动有社会属性 ,价值生产没有社会属性 ,只有统一的市场属性。价值的实体是劳动 ,是活劳动创造的 ,但劳动要能创造价值必须借助其他生产要素的帮助 ,因为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各有理据 ,应当分开 ,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应和其他参与要素共享。资本参与收益分配不是剥削。  相似文献   

16.
陈征教授是当代中国研究马克思主义著名的经济学家,"现代科学劳动论"是陈征教授在研究《资本论》过程中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在从一般劳动理论到现代科学劳动理论的创建过程中,陈征教授不仅坚持和捍卫了马克思关于"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的重要观点,而且随着新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开创性提出了"商品价值创造由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的重要论断,指出现代科学劳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颜鹏飞、刘解龙等教授就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必要性和如何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等问题作了历史的、比较的和辩证的分析和研究。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还必须同公平和效率的讨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价值理论研究是现实赋予的重要课题,本文依据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从当前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争论的焦点入手,对价值决定、与之相伴而生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价值与分配关系等问题,进行翔实地剖析和透视。力图从创新的视角,揭示争论分歧的深层次原因,从而为推动和充实劳动价值理论提供研究框架,寻找出研究的切入点和理论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劳动价值理论必须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吸收效用价值论的有益观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身就是一个劳动价值理论创新的典范。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实质与立足点就在于寻求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研究涉及十大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是剩余价值论得以存在的前提 ,劳动价值论是通过剖析社会经济关系达到把握社会政治关系的学问 ,了解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形成过程 ,以使我们能够在更好地理解劳动价值论意义和把握劳动价值论原理的基础上 ,创新我们的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