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华 《职业》2014,(20):164-165
随着市场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众文化日益普及,“读图时代”这个词,已经被大家谈论十多年。到今天,智能手机崛起、大踏步进入社交网络时代、移动互联网爆发,我们已然走进新读图时代。在这样的潮流中,我们的写作教学也要顺应时代,利用数码和网络,创新教学,使之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2.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变革,社交媒体对青年群体的社交形态、时空秩序与心理体验均产生了嵌入式的影响。一方面,社交媒体为青年群体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关系空间”,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畅通联结;另一方面,也使青年群体产生了“在一起”的场景幻觉,情感转化力与心灵融通力不断下降,最终呈现出“身显连而心隐匿”的“孤独社交”现象。文章采用深度访谈法,在勾勒青年“孤独社交”图景的基础上,从技术、平台与主体形式三个方面探讨与省思当代青年群体“孤独社交”现象的形成逻辑,进而提出解决这一困境的路径:一是建立“共鸣轴”,二是重拾独处,三是建构沉思的“精制环境”。  相似文献   

3.
交际中语言的疏密柳亚平我国古代的诗论和画论,常以“疏”、“密”来阐述形象密度与画面构图、意境创设的辩证关系。无独有偶,这些美学概念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社交中的语言艺术。事实上,善言者的语言,也应简繁适宜、疏密得体,一如绘画的隽永,诗歌的空灵。社交中,交际...  相似文献   

4.
编辑朋友:您好!我是一个离开学校走入社会不久的青年,很想对社交礼节的一些问题有所了解,特别是社交场合中的“介绍”方面,更需知道得具体些。望您不吝赐教。石家庄田牧田牧先生:您好!关于社交礼节方面的问题,内容很多,范围极广,我想这次就专门谈谈您很想了解的“介绍”问题。在社交场合中,介绍与被介绍是很重要的一环,它使新的朋友相识,新的友谊形成,甚至新的事业开始。首先谈谈介绍的原则。一般来说,社交场合中的介绍,是年轻的或后辈的被介绍给年长的或前辈的,男性被介绍给女性,当然丈夫介绍妻子给别人则属例外了。具体…  相似文献   

5.
《公关世界》2016,(4):24-28
“寻找那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作为一种传统的介入视角,在这支广告中被刻意遮蔽,可以说“我们的精神角落”在一定程度上“干掉”了“社交”,转而全力支撑“自我精神世界”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6.
谢七七 《职业》2016,(22):24-26
“涂鸦是我们的语言!”这可不只是句简单、空泛的口号,在贴纸都能社交化的年代,还有什么不能用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呢?90后汪俊杰、苏贝壳发起的“涂手”APP,就是一个通过涂鸦进行社交的平台。从八岁小孩到六旬老人,100万名涂鸦爱好者在这里找到了打开脑洞的正确方式。  相似文献   

7.
让我们有一个好的交际心境□王冷谈到社交,谈到人际关系,我们每每感到困扰的是“人心难测”,人们研究交际环境中的硬件和软件,目的正是为了“测人心”,从而优化交际环境,使自己能够左右逢源,事事如意。交际环境中的硬件如时间、地点、交际对象等等是我们交际中不可...  相似文献   

8.
杨国栋 《现代交际》2023,(3):83-86+123
“内卷”作为近几年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中的热词,不断地被解构、重塑,从而走向泛化传播,很多人被裹挟其中,成为引发社会焦虑的诱因。本文从概念、外延、泛化和异化四个方面分析“内卷”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机制,了解不同主体在流行语传播过程中的目的,探析“内卷”背后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9.
青年人朝气蓬勃,既富于生活激情与创造精神,又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但由于他们涉世未深,阅历较浅,在各类社交场合时常表现出种种语言方面的明显失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下文通过实例将这些失误归结为八个方面,以为青年社交的前车之鉴。1.“鹦鹉学舌”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某青年上台交流论文,其开场白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不打算多讲,只给大家一点‘压缩饼干’吃。”此言一出,台下便有人窃笑,会后有代表拿他开玩笑,一见他就说:啊,‘压缩饼干’来了!”“压缩饼干”这个比喻,其寓意是内容丰富而文辞精练,本是对他人文章或…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世纪著名画家,张大千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传奇的人生经历为全世界瞩目。但综其一生,我们发现张大千一辈子“好古”,在早、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晚年开创泼墨泼彩新风后,仍临古不辍。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师古人、二师影响、成名需要、社交需求、生活需要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可以说,社会化营销“人人爱”。在社交平台上,广告主的进入门槛极低,甚至可以免费,只要开通个社交账号,就能直接与用户“贴身”交流。如果能够玩儿的转,品牌可能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一炮而红。但是,社会化营销也是众多品牌的不能承受之“痛”。虽然看着非常简单,但是诸多品牌玩儿很久也没见成效。  相似文献   

12.
咱老百姓讲究礼尚往来,当成人在送礼上的攀比和“人情钱”越涨越高的风气蔓延到孩子们身上,年少的他们也陷入“社交怪圈”时,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焦虑新名词     
郭常展 《金色年华》2011,(11):12-12
官心病:近年来,心理问题对官员们的影响愈发明显,被称为“官心病”现象。 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4.
李理 《公关世界》2023,(7):51-53
青少年与智能手机融合的程度,深刻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催熟剂,让青少年提早体验、尝试各种社会角色。手机虚拟社交削弱了与真实社会关系的链接。表情包的过度使用,表明虚拟社交中情感交流的匮乏。智能手机加速推动社会滑向“我与它”的工具性关系,同时促使虚拟社交呈现碎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封建社会对“男女有别”特别看重,认为是“国之大节也”。古训讲“男女坐不同席,食不同器”。五四运动前,北京的戏园子都是男女分座。直到五四时期,男女社交公开才破天荒地被提了出来,成为妇女解放声浪中呼声最高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迩半坡 《职业》2016,(10):46-47
“十年后”团队是一群心怀目标、胸怀梦想的90后年轻人,他们颠覆了一些社交网络模式,开辟出一条更加纯净而浪漫的自主原创开发之路。
  “十年后”网站联合创始人笪兴坦言:“十年后(10years.me)不只是一个纯粹的互联网产品,还是基于未来时间轴的私密社交平台。”2015年11月初,网站注册及移动端下载用户数超过19万人,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已获得天使轮融资数百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7.
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人们,看惯了都市的浮华与喧嚣,便向往过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他们厌倦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厌倦了手机电脑公务文件,厌倦了江湖险恶的社交聚会……只想寻一处自由的、宁静的田园或避世的森林躲起来,过过清静的日子。就像我们吃食物一样,顿顿山珍海味总有吃厌的时候,吃厌了难免会怀念起玉米面饽饽的好。在我们周围,这样的人有些像“飘一代”,有些像“痴旅族”,而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就是现代“鲁滨逊”。他们打着“返璞归真”、“平等自由”的旗号成群结队地漂泊。生活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十七八岁至…  相似文献   

18.
素素  吴琼 《安家》2012,(12)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温泉水疗对于健康的益处。在西方历史上,意大利的伊特鲁里亚人.古希腊人都曾非常注重温泉养生。到了罗马时代,公共浴场更具有了社交场所的功能。始自十七、十八世纪的“近代温泉休闲方式”,其最大的特征是包含了城镇布局、度假设施建设,比如每个所谓的“温泉小镇”,除了有大型浴场,还必定配备高级酒店、豪华赌场和音乐剧场,用于享受也用于社交。  相似文献   

19.
“躺平”作为曾经风靡一时的青年网络流行语,其对抗性特质值得引起关注。通过深度访谈方式对社交媒体中“躺平”话语进行研究发现,“躺平”的内涵在传播中发生流变,出现词义和性质的脱逸:在社交媒体实用、情感等需求的驱动下“躺平”在使用中逐渐丧失了对抗性,衍变为强化主流共识的话语,逐步实现了对主流共识的确认与反哺。“躺平”话语衍变的路径体现了中国青年亚文化实践的特点,同时也显示出中国主流文化的包容性,以及中国社会中“集体—个体”的互动关系本位。语义的虚浮性与社会文化的症候性是中国式对抗话语的总体性标识,这也成为迥异于西方青年亚文化语境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20.
连衣裙往往是我们衣橱里最易被忽略、却也最易出彩的单品。它穿着简单,省却了上下装搭配的烦恼,式样却变化多端,或清新、或浪漫,或优雅、或性感,可以是日常着装,可以是上班佳选,也可以是出席各种社交场合的礼服。可谓“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