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已成为阻碍我国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问题.转型期农民政治参与需求急剧增长与当前制度化参与途径短缺同时并存是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一些基层官员的寻租行为、政策失误及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是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农民制度化参与意识薄弱和参与能力不足是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重要社会基础,不良社会群体与组织的影响是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新的经济格局形成的同时,社会利益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国内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基于此,笔者在分析我国社会群体事件的基础上,对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进行解释,并对如何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导致的相关犯罪正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因素.根据这类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我们应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心理等角度入手探究其成因.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别从人口学特征、经济状况和社会环境三个层面,对人们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农业户口、有无直接利益关系、想到当地政府投诉等因素对参与群体性事件有显著影响;而受教育程度、目前工作状况和个人月收入没有显著影响。由此可以认为,农村地区的女性,通过行政渠道维护自身权益的集体行为或表达利益的诉求很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传统中,群体性事件属于集体行为研究的范畴。中国社会几十年的社会转型,在取得了巨大经济社会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与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相关联的社会心态现象。从群体性事件中反映出来的社会心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群体性事件反映出了由社会不公平和不公正引发的严重的社会心态失衡状况;群体性事件中反映出了阶层分化基础上的社会冲突意识和泄愤情绪等消极社会心态;群体性事件反映出了社会信任特别是民众与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信任严重缺失的状态。简要的动力学分析表明,心态失衡为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储备了基本的社会心理能量;社会冲突意识强化了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边界激活作用;社会信任的缺失削弱了群体性事件的控制和处置效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既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又处于多种矛盾叠加的社会敏感期,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群体性事件特别是重大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政府公信力下降等问题,唯有找准其发生的源头性成因,才能对症施治,有效防止其发生,降低社会成本。本文着重就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源头性成因进行深层次探析,希望对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试析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使农村社会的隐性矛盾逐渐转化为显性,与此同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利益主体意识,但却没有给农民足够的制度化表达空间,因而使显性的矛盾自然就转化为群体事件。农村群体性事件是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对建设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明显的副作用。本文试从对当前农村中的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成因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初步探讨,希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对引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政治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呈直线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从政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利益意识觉醒与被剥夺心理扣不满情绪的并存、基层干部的不作为心态和群众"讲理"不"讲法"心态的二元化以及集体行动的"易感性"和"去责任性"是导致当前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和畅通利益表达机制;改革干部升迁考核制度,使基层政权合法化;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使民众的行为更加理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开始加速社会的转型,伴随而至的是社会成分越来越复杂多样,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由此产生的群体性事件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与稳定,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分析采取措施把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尽快纳入法制化轨道,进而实现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群体性事件法治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治意识、法治知识、法治制度,是群体性事件法治成因的三个重要方面。理性地对其进行分析与思考,有助于群体行为秩序化观念的培养和增强,有利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和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政治渗透、挑唆等原因引发的涉及宗教问题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文章试用宗教群体性事件典型案例的剖析来证明此类事件的发生对社会造成的重大危害,从而进一步说明宗教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和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政治渗透、挑唆等原因引发的涉及宗教问题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文章试用宗教群体性事件典型案例的剖析来证明此类事件的发生对社会造成的重大危害,从而进一步说明宗教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经济成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群体性事件是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的综合反映。文章通过对当前社会转型期的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经济意识、直接原因、深层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对群体性事件的经济成因提出了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事件社会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冲突、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群体性事件正是现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的综合反映。文章试从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意识、社会结构、社会环境、社会功能、社会治理等方面对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群体性事件政治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现有的群体性事件理论研究成果中,对其政治成因所进行的分析大都是罗列式的,没有进行细致而深刻的探究。文章通过对群体性事件政治成因———内因和外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群体性事件中的骨干力量、普通参与者和旁观者在群体性事件中的策略选择和心态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将小事闹大来实现维权的目的、借机敛财和对社会进行仇视是群体性事件骨干力量抱持的三种基本心态。普通参与者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目的并不像骨干力量那样明确,从众和搭便车心理等往往是他们的心态。作为旁观者而存在的某些境外媒体抱持一种唯恐中国不乱、别有用心的心态。极少数不具有利害关系的普通民众以及没有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一般利害关系人也会表现出一种兴灾乐祸的心态。既然中国当下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态是多元化的,政府在群体性事件的解决过程应当充分考虑参与者的具体心态,建立一套以分类管理为核心的规则治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性事件是目前我国政府和司法部门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如何处置附着在群体性事件中的犯罪行为是目前司法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刑事干预涉罪群体性事件是刑法的功能和价值所决定的。面对附着在群体性事件之中的犯罪行为,刑事干预既要遵循一般的原则,又要根据群体性事件的特殊性,坚持罪行法定、树立范本原则,罪责自负、严格刑事责任范围原则,证据定罪、事实唯一原则和酌定情节效力最大化、轻重各当原则,以便为正确处理涉罪群体性事件提供较为正确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利益博弈视角的群体性事件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利益博弈视角,群体性事件是经济生活中正常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弱势群体同强势群体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非均衡博弈,导致弱势群体的正当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是产生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通过提高弱势群体的组织化程度以增强其力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促使政府职能转变,克服司法工作行政化倾向以实现司法公平,从而为实现均衡博弈和妥善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创造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应对各类突发群体性事件成为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前公安工作和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应当有一种更加切实有效地情报分析方法来为公安部门提供智力和情报支持,完善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策略.通过借鉴竞争情报领域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将其应用于公安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中,以分析其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