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美国著名网络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斯隆联盟,自2002年起就开始对美国在线教育进行年度调查并发布调查报告。该机构2013年报告聚焦在线教育的最新发展形式——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简称"慕课"),调查了美国"慕课"的最新发展情况,分析了阻碍"慕课"发展的因素。中国高校要把握住"慕课"给高等教育带来的重大机遇,就要采取措施发展"慕课"。为此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充分认识"慕课"在教育发展中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制订"慕课"发展的战略规划,调动教师参与"慕课"建设的积极性,建立"慕课"的评估系统,建立"慕课"被认可和接受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2.
"慕课"作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当代创新,中国很多高校都以积极态度回应并推动"慕课"的应用和发展,"慕课"引领着中国当代教育变革的新潮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有效应对"慕课"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创新"意义体认"教学模式,利用"慕课"平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确保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慕课引起了越来越多高校的关注,也吸引了众多的学习者。自2012年起,慕课席卷全球,纽约时报称2012年为慕课元年,同年,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表示向"慕课"免费提供中文或英文教学的在线课程。自2013年开始,国内学者对慕课的全球化趋势等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本文借助Cite Space软件提供的知识图谱,系统地梳理中国知网中的核心和CSSCI期刊中关于慕课研究的论文,通过共词分析、聚类分析、突现词分析、对国内研究的热点和趋势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是慕课领域研究的热点。同时也发现慕课研究领域的主题丰富、内容多样,迭代速度快,论文对慕课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慕课主题SSCI期刊来源文献为基础,采用科学计量方法,分析国外慕课领域研究现状、主题聚类、研究前沿及知识基础,梳理国外慕课应用发展路径,明晰慕课研究知识基础,呈现慕课研究前沿演进,为中国特色慕课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慕课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2013年起,我国高校开始建立了多个课程共享联盟,其中全国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发展较快,目前拥有成员单位74个,江汉大学(省市共建高校)是第一批试水的成员之一。以该校为代表的武汉市属高校在慕课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把握"慕课"契机,促进教育改革;加入"优课"联盟,创新教学新模式;加强慕课和微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慕课的研究和实践在院校中开展得极不均衡,慕课的制作、运用仍处于"私慕"阶段,慕课的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还不够清晰等,这些都亟需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6.
2012年以来,"慕课"在国际范围迅速兴起,以Coursera,edX,Udacity为代表的"慕课"平台以席卷全球之势吸引着世界各地名校和学习者的加入。作为全球"慕课"的领跑者,美国的"慕课"理论研究与实践居于前沿,富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围绕"慕课"课程完成度、学习效果评估与认证、运营成本与收益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对推动"慕课"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慕课"本土化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慕课作为在线教育的延伸和拓展,代表着在线教育进入"2.0时代",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新进程。"慕课"一词最近在我国教育界频被提及,虽然出现时间很短,但它引领的风潮却声势浩大:国内一些重点大学不断提及"慕课",并加入到慕课联盟中去;普通高校也对慕课跃跃欲试。在一片赞扬之声中,慕课风潮不断升温,因而审思"慕课"是什么,审思慕课引起如此风潮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和弊端是什么更显必要。通过分析慕课风潮背后的行动逻辑:商业资本的推动、文化软霸权建立的推动、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及网络教学市场的需求等,我们认为归根结底,技术性工具无法带来高等教育真正的变革,本土教育机制生长点的缺乏难以回应全球化挑战,慕课风潮反映了我国教育界急于求变的心态。  相似文献   

8.
慕课(MOOCs)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高等教育传统教学模式如何衔接,成为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慕课和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解决慕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是慕课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从慕课的优势与缺陷出发,对慕课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慕课"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面临的新问题,如何与现有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对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虽然慕课还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但其发展之快、成果之丰富是历史上其他学习方式都无法比拟的。教育界不应因为慕课当前的问题及弊端就不敢加以应用。教育工作者只有敢于采用新事物,才能使教育事业具有充足的发展后劲。慕课为大学自修学分制的教育模式开辟了"新窗口",为这一模式的发展成熟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方法。当然,在大学自修学分制中主动引入慕课的同时,也应当积极防范慕课自身所具有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慕课"在2013年全球的迅猛发展做了简要回顾,接着详细分析了"慕课"在美国高校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进而对"慕课"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审计课程历来"难教难学",在传统案例教学的模式下,教学效果虽有所改善,但仍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当前审计案例教学中,案例与实践课程占时短、内容受限以致课堂讨论不充分。随着"慕课"在线课程模式的推广,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优质的资源,还为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支持服务。在"慕课"背景下,教师主动适应"慕课"模式,学生引入"慕课"价值取向,学校加大"慕课"平台建设,最终将"慕课"优势与审计案例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新的审计教学模式,改善审计"难教难学"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慕课"正以其开放性、完整性和交互性的特点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从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实现角色转变和促进传统课堂与"慕课"的融合等几方面来应对"慕课"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新型教学模式“慕课”正在国内风行,虽然引入时间短,但很快引起了教育界极大的反响,并快速发展。慕课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在中国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对慕课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医学人文慕课是医学人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载医学教育课程思政的作用。文章通过检索中国8家主流慕课平台,总结医学人文慕课承载医学教育课程思政的作用与现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持续优化慕课,融入多元思政;强化师资培训,提升教学能力;整合优质慕课,提升教学效果;探索混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等改进策略。以期促进医学人文慕课发展与完善,有效助力医学教育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5.
"慕课"因覆盖人群广、开放性强、访问便利和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精巧等特点,被誉为撬动教育变革的支点,在我国多个学科门类的教学中广泛应用。在分析"慕课"特点及其与高校体育课程相通点的基础上,提出高校体育"慕课"设计应遵循视频时长10分钟左右、以初学者为主要教学对象、教材展示数字化、知识技能点的选择与排列兼顾灵活性与系统性、反馈测试内容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和互动方式高效便捷等主要原则,同时提供了制作高校体育"慕课"的基本步骤,以促进"慕课"这一在线课程形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提要]学习借鉴美国慕课发展先进经验推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性发展很有必要。本研究在对美国慕课发展趋势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彝族传统文化慕课的发展为切入点,对部分民族高校及大学生在彝族文化慕课方面的感知程度与学习意愿进行实证调查与分析,进而对互联网时代彝族传统文化慕课的发展方向与建设路径加以思考:从其具有的基本规律与特殊规律出发,探索彝族文化慕课发展与普通慕课发展的同与异;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彝族文化教学资源进行清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彝族文化慕课发展规划;提升彝族文化专家的数字化意识,推动彝族文化慕课的市场化运作,以此为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慕课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慕课(MOOC)以其大规模、开放性、在线教育等特点给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挑战.本文从分析慕课的四大构成要素,即视频、习题、讨论、考核入手,理性探讨慕课可以提高教育质量,降低教育成本的有效性和促成终身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有限性.在慕课背景下,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要以慕课为契机,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以慕课为平台,转换自身角色,不断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启了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借助数字化的发展浪潮和技术优势,慕课等在线教育为人们更为快速便捷地获取丰富的信息和知识提供了强大助力,形成了时时、处处和人人皆可学的教育新形态。慕课从西方产生到传入中国,人们往往将其视为一种“技术变革教育”的有效工具,但西方国家在通过慕课输出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在更为隐蔽而有效地输出其意识形态。西方慕课人文社科类课程反映的多是西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其中少量的关于中国的课程也是基于西方价值观的立场和视角设计和讲授的。西方慕课意识形态渗透的理论方式主要是理论歪曲、历史虚无、错误引导和片面鼓吹,其技术方式主要是网络大学堂和大数据挖掘。西方慕课的技术优势强化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输出的势能和效能。西方发达国家将意识形态包装成数字文化形式,更容易让中国大学生这群网络原住民和数字粉丝在无意识中产生认同偏移和错位。  相似文献   

19.
"慕课"模式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大规模在线学习为特色,以全球教育资源共享为目的,具有免费、开放、不受时空限制的新型教育模式,它弥补了现有模式的缺点.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慕课资源建设方面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少、资源标准缺失、经济来源单一、受教育者身份界定模糊等问题,影响了慕课这一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发展.对此,本文提出应从推动网络技术发展、增加网络资源平台数量、建立和完善资源共享标准等方面,促进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20.
不断发展的科技水平以及不断普及的互联网催生出了慕课这种全新的课程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了以慕课为基础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进一步推动慕课网络教育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