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为电视剧《走向共和》连播的缘故,晚清人物李鸿章又成了人们争议的话题。梁启超曾写过《李鸿章传》,对李氏做了一番总结:“李鸿章今死矣。外国论者,皆以李为中国第一人。又曰:李之死也,于中国今后之全局,必有所大变动。夫李鸿章果足称为中国第一人与否,吾不敢知,而要之现今五  相似文献   

2.
评李鸿章的外交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象李鸿章那样长期办理外交、签订大量的不平等条约,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象他那样因办外交而深受时论的攻击和后人的贬斥.梁启超说:“李鸿章之负重望于外国也以外交,李鸿章之负重于中国也亦以外交.要之,李鸿章之谤生涯半属外交之生涯也.欲断定其功罪,不可不以外交为最大之公案.”李鸿章的外交活动,不但关系到对李鸿章个人的评价,也关系到对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外交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本文拟对李鸿章的外交活动进行概略的分析,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3.
坚实的建构需要深刻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对于中国来说,有数千年的历史.学术史研究.前人大体沿循两条路径:一是"因书求学",侧重于从文献的传衍揭示学术的脉络,如章学诚<校雠通义>;二是"因人求学",重视个案研究,强调学术在学人之间的传承,如黄宗羲<明儒学案>.黄宗羲首创"学案体",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给予了很高评价,说"中国之有'学术史'自此始也."黄宗羲之后,学术史作为显学在清末民初勃兴,出现了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王国维、罗振玉、夏曾佑、廖平、皮锡瑞等一批学术大家.  相似文献   

4.
魏晋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无论在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和哲学、宗教、文艺等整个意识形态领域,都经历了消解和重建.这是继先秦之后的又一重大历史时期.在两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学开始崩溃,而建立起了一种代表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价值体系.在这一时期,文化思想领域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两汉时期更加自由开放,清谈风气盛行.在两汉时期被压抑的先秦的道、法、名等诸家思想,重新被人们所重视.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自觉",也即对人的个体生命价值本身的一种体悟.从刘劭的<人物志>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内在精神如:气质、才情、风貌、格调等取代了两汉时期的道德操守和学问气节,而成为人物品评的中心内容,重点展示的是人的内在的精神、智慧,超凡脱俗的风神气度和言行,风清神朗的仪容."中国艺术和文学批评的名著,谢赫的<画品>,袁昂、庾肩吾的<画品>,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都产生在这热闹的品藻人物的空气中."因此,六朝时期的文论深受人物品评的影响是必然的而且是深远的,尤其是刘劭的<人物志>.  相似文献   

5.
<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门庭",今一般解作"门前"或"门前和庭院".周掌胜则认为,"门庭"应是"朝廷"的意思.[1]笔者试对此说略陈浅见. 周文指出:"门庭"当为"宫门里的庭院","是大臣参拜君王的处所,故可将其概括为朝廷."又言,诸侯宫殿的库门与雉门之间有块宽阔空地,"它是群臣朝见君主的地方,即我们所说的朝廷".这样简单推论,失之草率.西周诸侯的宫廷是三门三朝制,三朝即外朝、正朝(治朝)、内朝(燕朝).诸侯上朝、议政理事之处在正朝,即治朝.<周礼·天官·大宰>:"大宰,王眡(视)治朝,则赞听治."郑玄注:"治朝在路门外,群臣治事之朝.王视之,则助王平断."<周礼·夏官·司士>:"正朝仪之位."郑玄注:"此王日视朝事于路门外之位."这种格局到战国则发生了变化,国君议事朝会地点开始由正朝(治朝)移至内朝(燕朝),各诸侯周已普遍路寝听政.[2](P977)其时,原属内朝、路寝中君王居处燕息、聚议家事、祭祀婚庆的宫室庭堂,兼做了诸侯听政议事之所.古代的"堂"是建在一定高度的台基之上的.<释名·释宫室>:"堂犹堂堂,高显貌也."<礼记·礼器>:"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战国以后的文献中,时有"堂上"、"堂下"、"升堂"之言,不乏君王在堂上办公议事、宴饮娱乐等公私兼顾的记载.例如: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词典>"戴目"条下注:"犹侧目. '戴',通'载'."并引杨树达<汉书窥管>:"戴'、'载'通用;'载'、'则'亦通用,'戴目'即侧目也."杨树达在<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瞷戴目释义>中又云:"愚谓戴目当求之于声,不当求之于形,盖戴目即侧目也."  相似文献   

7.
<庄子·应帝王>的结尾是混沌之死的寓言,这个寓言的背景视域是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混沌之死暗喻礼(报)对德的谋杀,而一旦不以德维系,而以德之戕害为后果,礼自身也就式微崩坏了.这是庄子版本的"礼坏乐崩",它暗示,随着帝、王时代及其政教典范(德与礼)的终结,以礼义论展开自我界定的中国观念以及以中国中心论为轴心的天下观的精神基础,也面临着基本型的危机.这正是<应帝王>通过混沌之死传达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8.
<庄子>散文"重言"是<庄子>"六言"之一,也是<庄子>散文文体特征之一."重言"之"重",当读如"众".重言可溯源于先秦文化典籍中的尊古、稽古传统.它名义上是尊老、长者之言,实际上是借这些人之言说而为庄子代言.这些人包括传说中的人物如黄帝,以及历代君巨、道家、儒家人物.重言的特点是巧设语境、形象生动,开门见山,直起对话.  相似文献   

9.
<六祖坛经>(以下简称<坛经>)作为中国第一部佛教徒自造的佛经,对后世影响之大,已超越了禅宗的范围,超越了佛教的范围.而且.它在语言方面也与它以前的经文不同.它不仅充满了中国式的机智与幽默,又具有浓厚的哲学韵味和文学韵味,特别是在人物对话的描写方面,犹见功夫,实在值得一谈再谈.  相似文献   

10.
萧一山是中国近代著名清史专家,也是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继承者.青年时期,他发奋著述<清代通史>,形成了"民族革命史观",并以之作为贯穿清代近三百年历史的主线.其内涵主要包括肯定清初郑成功抗清事业,重视天地会作用,评价太平天国是民族革命的巨大洪流等.抗战时期,在民族危亡关头,他撰成<清史大纲>,标志着"民族革命史现"达到了升华.主要论述民族革命经历了三个阶段:"天地会肇其端,太平军扬其波,革命党竞其功."并明确地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社会的标志,强调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意义.他的"民族革命史观"在当时学术界有重要影响,是其学术经世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新史学"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饮冰室文集>是梁启超先生文集的名字.这本文集虽然是他的朋友何天柱收集整理的,但既然经过了梁启超的审阅,书名当然也就为梁启超所同意.那么,梁启超为什么要以此作为自己文集的名字?这里又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寄托?这个问题虽然很小,但对这个问题不甚了解的人却所在多有.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宪政思想之"变"主要表现在他对近代中国宪政模式的选择和设计上,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再回归君主立宪,走向开明专制,最后拥护共和立宪,这反映了梁启超对近代中国宪政之路的理性思考 ;"变"的背后 ,"不变"的是梁启超的爱国思想和坚持民主宪政、坚持渐进改良道路、坚持国民性改造的一贯主张."变"与"不变", 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因素,为我们今天的宪政建设提供了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13.
"镜铭"的"穆陈"与"楚辞"的"乱日"紧密对应.又如唐代皮日休<九讽>中的"嗟吾魄之不返兮.千秋万岁湘中驰"、"倘灵修之魄有知兮,刷吾耻于下暝"、"又不知吾魂之处兮,永寂寞以悠悠"、"吾将荡其魄兮,骖风韧与轧车,,所表达的,<楚辞>的真相,亦即<离骚>篇的主人公与<九歌>里"美人"与"山鬼"的关系一样,不是"怀王"和"屈原".而是死者的"魂""魄"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第八回有言:"洞里原有个卵二姐,他见我有些武艺,招我做个家长,又唤做倒躇门.""倒蹉门"即"倒插门","俗称男子到女方家里结婚并落户".其中"躇"普遍被释为"踩踏"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在雨雪、泥水中)踩".<现代汉语规范字典>释为"踩;(在雨雪、泥水中)踏".元关汉卿<王闰香夜月四月园>第二折:"我如今躇着脚踪直到李庆安家."<汉语大词典>释为"踩;踏".上述工具书将"踸"读音皆注为cha.其实"躇"正确读法应为zha,兹有文献和汉语方言为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小说地位一直很低."小说"一词源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意思是说小说是琐屑的言谈,小的道理.班固<汉书·艺文志>又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中国士大夫一向自以为高人一等,任何东西,尤其是精神产品,一旦与大众沾边,就成了通俗性的东西,就被视为浅薄庸俗,不屑一顾了.  相似文献   

16.
李纪祥 《文史哲》2008,10(2):65-90
"史"字在先秦时期本指"史官",并无称"书"之义;"史"之称"书",合称"吏书",也有其复杂之变迁过程.<太史公书>本非"史书",亦无今日<史记>之名."史记"一词在先秦时期原指"吏官之记",后始成为<太史公书>之专称.而<太史公书>转为<史记>专名化之过程,实亦即<太史公书>在属性认知上逐渐史书化之过程.司马迁之<太史公书>亦由私人家言的"子书"而逐渐演变为所谓"史书",并被称之为"史记"与<史记>.  相似文献   

17.
<兰亭序>虽书写于东晋,而"兰亭学"却产生于唐代.唐太宗推崇<兰亭序>,推崇王羲之,实质是发动一场文艺复兴运动,是在借<兰亭序>推进唐代精神文化的建设.<兰亭序>的真伪之争,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问题需要重新检视,也透视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兰亭学"的主题是中国书学."兰亭学"的延展,涉及文学、哲学、民俗学、美学等诸多方面.<兰亭序>作为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一,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某种文化形态的标志,它不仅是晋代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且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侧面.  相似文献   

18.
张巍 《学术研究》2004,(11):140-140
<论语·尧日>:"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其中"天禄永终"一语在后世典籍中频仍出现.现代通行的<论语>译注大多翻译成:"上天的大命已落在你身上了,你要诚实地掌握正确的原则.假如天下的百姓陷于困穷,上天给你的禄位就永远完结了."<论语译注>[1]可以作为代表.杨伯峻先生认为这一章前后不连贯,从宋朝苏轼以来便有许多人疑心有所脱落.因此,<论语通译>作:"[如果你执行有偏差]天下百姓陷于贫困,[那么]上天赐给你的禄位就会永远中止了."[2]钱穆先生也翻译作:"苟四海人民皆陷于困穷之境,则君禄亦永绝."[3]<汉语大词典>"永终"条引<论语>为书证,解释为"永远终止".[4]如此看来,把"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当作假设复句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了.  相似文献   

19.
1936年4月18日,陈寅恪读完沈兼士寄来的论文<"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复函赞道:"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中国近日著作能适合此定义者,以寅恪所见,惟公此文足以当之无愧也."此说今人多认为悬的过高,其实清以前历代文献总共不过2万余种,下死功夫,读完并非难事.  相似文献   

20.
<大学>开篇中说到:"大学之道,在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动天下人心,新民就是动天下之人,两者完美结合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的"至善"世界,这就是毛泽东致力一生的追求.毛泽东一生的革命实践,以政治家的宏伟魄力建立了丰功伟绩,又以思想家敏锐而深邃的洞察力创建了系统的毛泽东思想,这与他对中国传统的"内圣外王"思想的崇拜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