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世界各国开放金融市场,形成和发展国际性的金融市场体系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先后不同程度地放松了对别国金融机构在本国从事金融业务或设立分支机构的准入准出限制。90年代末,世界贸易组织的“金融服务协议”更是将金融领域的开放作为加入该组织的条件①,大大促进了各国金融业务和机构的跨国发展。截止1995年,所有工业国家已取消资本流入和流出的交易控制;至1996年u月已有57个国家取消了对资本交易支付的限制。适应金融…  相似文献   

2.
吴晓春 《云梦学刊》2010,31(3):61-63
国内外学术界就美国新保守派外交思想的内容及其对当代美国外交的影响进行了广泛探讨,对新保守派崛起时的思想与主张却鲜有关注。新保守派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美国社会60、70年代动荡局势的产物。他们针对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美国的国际国内局势形成了独到的思想与主张。新保守派的崛起一方面是对自由主义的内省.它提出的现实可行的国内政策确实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但是,其在外交领域极为简单化的、带有道德绝对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攻击和鼓吹是极为偏执和短见的。  相似文献   

3.
服务贸易理论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1986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谈判第八轮回合将服务贸易列入谈判议题以及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及经济服务化等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领域的新问题不断涌现,激发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国际服务贸易的研究进展,在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及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4.
社论     
我刊第29卷第1期(1977年2月)曾以一期篇幅专门探讨国际组织。从那时以来,关于国际组织的理论已大为发展。从1950到1970这20年间这方面的文献大半持功能主义或新功能主义的观点,但在70年代后期受到规制理论的挑战。此后10年中,这一理论便在这个领域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最重要的是,冷战的结束改变了全球的政治战略构架,而所有的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都是在此中活动的。  相似文献   

5.
自从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汇率制度选择一直是学术界和政治决策者关注的重要议题。在过去30多年中,国际政治经济学对汇率制度选择问题进行了富有开创性的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三种重要解释模式,对于我们评估当代国际货币体系、设计地区货币合作安排以及选择本国汇率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战后美国的中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中国学发轫于 2 0世纪 60年代、发展于 70年代、兴盛于 80年代、繁荣于90年代。其间政府、学术界和民间的交互影响贯穿始终 ,对中国学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60年代美国学术界热衷于确立研究领域和分析框架 ,积极参与学术、政策、文化教育和美中关系的讨论。 70年代标志着中国研究的细分化 ,学者的目的性更强、更明确 ,参与设立全国性组织 ,致力于推广、普及中国文化的公共教育、文化交流和学术合作。 80年代中国学在美国大学机构化与学科化 ,而这一进程却是以中国学学者从公共事业和政策部门的淡出为代价。90年代的主要特征是学科专业化和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7.
刘丰 《兰州学刊》2005,(4):166-167,165
金融创新是指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放松金融管制以来,金融领域内各种要素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产生的新事物.金融创新对国际金融法的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它冲击了国家货币主权,加剧了金融体系不稳定性,降低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对国际货币体系紧张与冲突根源的分析,不仅限于纯经济学的领域,基于伦理的视角,货币的利益关系性所导致的利益冲突是其根源。在此视角下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表现为国际间资本扩张的无序性、国际货币体系作为全球公共产品集体行动的伦理困境、国际储备发行国的道德风险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异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段军山  刘璐 《江淮论坛》2014,(1):82-89,105
在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过程中,美元逐渐获得了国际货币的地位,"嚣张的特权"愈演愈烈且表现得日趋多样化和隐秘化,在为美国谋利益的同时,打击、阻碍了其他经济体的发展。然而,美元的特权并非凭空得来,它依靠的是美国在诸多方面的优势和客观条件。随着世界经济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美元霸权地位似乎在衰落,因而很多人主张以超主权货币取代单一主权货币的统治,认为国际合作和共同决策是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美元"嚣张的特权"有其实力作为后盾,具备"可持续"的能力,而且长远来看,这种"嚣张的特权"还可以被其他经济体货币复制。我们要做的是在接受了"特权"客观存在的事实后,将注意力集中到如何使"特权货币"更好地为世界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生发展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业是指为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产品的行业,它是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服务贸易的发生、发展源于国际生产分工的深化,同样国际服务贸易也支撑国际垂直分工体系的完善与深入,服务产品的专业化外包生产与服务业资本的国际流动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欧债危机对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带来一定的冲击,而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却出现一定反弹趋势,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受到暂时抑制。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货币体系将会走向何处?首先,欧债危机对欧元形成重挫,欧元在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中将迎来暂时的发展停滞期。其次,欧债危机的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空间与机遇,为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一、服务业开放的国际趋势和规则 服务业是指专门从事生产服务产品的行业和部门,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是指消除或减少外国服务产品进入壁垒、实现国内服务市场与国际服务市场对接的行为。而国际服务贸易(简称服务贸易),就是指不同国家在服务业领域所进行的贸易或等价交换活动。由于在世界上服务市场的绝对开放是不存在的,因此,目前讲服务业的开放其实都是个相对概念。 从二战后6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跨入了后工业化时代,服务业在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服务业逐渐成为了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来…  相似文献   

13.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国际学术界兴起的一门前沿学科,是研究国际关系中政治经济互动机制的学科。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成长迅速,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关系学的一门重要分支科学。理解当代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仁塔娜 《理论界》2014,(7):168-170
归因理论自上世纪50年代末提出以来,经过60到80年代的发展黄金期,成为了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70年代后期,国际关系理论家们把该理论引入到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到目前为止,一个具有国际关系特色的、新的归因理论在成形。可以说,这意味着更广泛意义上的归因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化。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战后国际货币制度分为两个阶段,即①1944~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固定汇率制与②1973年至今的国际货币浮动汇率制。我们认为国际货币浮动汇率制度又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1973~1985年9月,这一阶段国际货币制度的最大特点表现为各国在国际货币领域的“非合作性”自由浮动汇率制名义下,分别制定自己的金融  相似文献   

16.
许虹 《理论界》2003,(4):44-45
自70年代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解体以来,国际间的金融交易日趋频繁,规模越来越大,与贸易无关的国际间货币流动数量已远远超过国际贸易的总额达到后者的25倍,但与此同时,由于自然、人为特别是经济因素所导致的国际金融交易过程中的损益不确定性和引发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亦即国际金融的风险也日益增大了。风险加大一方面刺激了投机和保值性资本的愈来愈大规模的流动,另一方面也使投资的后果更难以预料,从而阻碍了国际投资的健康发展,另外经常爆发的大规模的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剧世界经济的动荡性,不利于各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7.
中英大学生资助体系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政府对大学生资助政策发生变化,尤其在本世纪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不断完善其大学生教育资助模式,这为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的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既从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从属于国际政治经济学,处于二者交叉地带。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包括国际劳动、国际分工、国际价值、世界市场、世界货币、世界经济危机、世界战争和世界革命。这八个范畴从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到未来社会发展构想,勾画出较为完整的世界体系发展脉络。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应研究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性和两极分化,研究国际金融领域的投机性和掠夺性,以及资本主义世界总危机。运用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助于对世界宏观运行、整体结构、内部关联和发展趋势给予科学而全面的回答,从而更好地为"中国梦"的实现服务。  相似文献   

19.
四、巴西经济社会状况的补充性说明应用研究所和财政部官员向我们介绍的情况涉及广泛的方面。他们提供的基本事实和他们对这些的解释稍有不同,却也大体接近。有些问题没有来得及深问。有些问题没有谈清楚。有些问题说法有出入。根据在巴西接触到的其他人所提供的情况和有关书面资料,需要进行补充性说明。第一个问题:卡多佐政府和新自由主义巴西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有长足的发展。70年代石油危机、特别是1980年以后,国际实际利率达到创记录的高度。1982年巴西爆发债务危机,整个80年代被一致认为是“失去的十年”。1990年,…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领域对国际货币体系问题的热烈讨论,本文经过总结吸纳各方学者观点阐述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对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货币体系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剖析。同时结合刚刚结束不久的20G金融峰会提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和措施,并浅析了中国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