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2.
民族认同的精神文化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认同是民族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被本民族全体成员体认、内化、弘扬、升华的过程。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在民族认同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精神文化能准确、深刻地表达文化和民族的本质特征,在民族认同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考察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剖析民族认同的文化实质,揭示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等精神文化要素在民族认同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于增进民族认同、弘扬民族精神、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北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和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民族走向一体化 ,与此同时 ,佛教也在北方社会广泛传播。我们认为 ,作为该时期各族人民共同信仰的佛教 ,对这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族一体化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部多元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适应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特点,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要依赖于教育。处于教育与文化互动状态中的西部教育必须按照现代民族文化的生成条件和方式去配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设备,选择和运用适应民族文化传播的教育教学手段、方式、运行机制和实施方法,从而根本上保证现代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族旅游文献中的文化认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发现国外对于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地方族群的文化认同、地方族群的文化变迁以及民族艺术品的转化与复兴等四个方面.而国内对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族群身份与文化认同、现代化与民族文化复兴等两个方面.文化认同既有来自主流社会的建构,也有地方族群的自我认知.在旅游发展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场景中,频繁的人员流动和文化之间的交往接触引起地方民族对我者和他者的文化判别,进而形成了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考量.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对文化全球化的深刻影响,从而彰显了民族文化认同的必要性;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压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需要彼此了解、相互尊重,在此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为使中华各民族文化能够更有效地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一种多元的民族文化认同当是当代人文知识分子努力追求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下的民族社会工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只有立足于多元民族文化的实际去发展民族社会工作,才能真正推进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民族地区欠发达的状况,也使少数民族总的来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发展民族社会工作应该成为创新传统民族工作机制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浅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民族认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民族和族群在概念及使用上的辨析,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不同层次的认同进行了梳理,以明晰认同从个体到族群再到中华民族的汇聚过程,进而推导出不同层次的认同对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文化普遍地渗透在社会体制、调节机制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之中,常常表现为某种"隐形"的因素,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青海处于青藏高原文化圈中,这里多种文化同住共存,互相采借,求同存异,生动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相处原则.在新形势下以多元文化观作为青藏高原文化认同的价值取向,营造多样化统一、生动活泼的文化和谐,是构建和谐青海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的保护攸关公共福祉,应该主要纳入行政法规约之下;行政主体法、行政行为法、监督行政法都必须齐头跟进紧密配合,构成完整的保护民族文化的法治网络,才可以给予民族文化保护以应有的关怀;民族文化保护的行政法关怀应注意在管理与保护的主体方面有意识地培育社会公共行政主体、在行政权力的行使方面应主要依靠相对人合作、在行政活动的具体方式方面应多采取柔性方式、在行政理念方面应树立并践行积极保护理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所谓"依山依水"的研讨不是一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而是要把它看成是人如何利用文化与环境调适互动的系统机制去探讨.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人类学家要思考人与文化的关系,特别是文化怎样在人与环境之间互动,进而影响各族群的生计方式、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等等而形成体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客观需要。把民族学校打造成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主要基地,要通过缜密规划,打牢基础,形成特色,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何平 《世界民族》2001,(1):41-47
生活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阿洪姆人的主体是早期迁往印度的我国云南傣族的一支.在英国人控制阿萨姆邦后,阿洪姆人的社会地位下降,在受歧视中民族主义得以萌发,在争取民族权益中民族主义进一步发展,但在宣传中也出现了"泛泰(傣)"倾向.  相似文献   

15.
概说民族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和“民族整合”的词条在当前的学术论著中出现的林林总总,学者们对“民族整合”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本文对“民族整合”的不同表述进行了梳理,并认为民族整合是不同于民族融合和民族同化的功能和过程。  相似文献   

16.
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性基础源于生产力的发展.文化作为人的生命解释系统以及生产力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双重基本事实,使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二重性特征.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技术革新或每一次方向选择,都是“他者”与“我者”双重因素交互作用的一种存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是现代生产方式的...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不同的国家、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根基和力量的源泉 ,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石。正是由于文化多样性的存在 ,才使得今天的世界显得如此丰富多彩 ,人类的创造力才能源源不断 ,永不枯竭。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 (草案 )征求意见为契机 ,着重就应该怎样去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怎样看待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民族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保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大量的调查资料 ,分析了青海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成因 ,并提出了促进民族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江泽民民族理论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民族理论过程中形成的,其中包括从国家长治久安和振兴中华民族的高度充分认识民族问题和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理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理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理论等。  相似文献   

20.
对"族群"概念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当前学术界对“族群” (ethnicgroup)概念的不同理解并概括了他们的共性认识 ,即族群认同的标志是文化特点 ,认为族群论者把族群当作文化承载单位 ,分享共同文化特质的看法并不能让我们真正了解族群的社会特性 ,不能准确地定义某一群体 ,从而造成其群体概念的模糊不清。作者主张 ,应通过准确描述和形容“民族”的办法 ,使国外学者清楚地理解中国的“民族” ,而不应强调与国际学术接轨而盲目使用“族群”概念 ,否定已经使用了 10 0年的约定俗成的“民族”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