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别林斯基认为,“越是优秀的诗人,越是属于他所生长于其中的社会,他的才能的发展、倾向,甚至特性,也就越和社会的历史发展紧密地联结着。”可以说,赵树理就是这样的“优秀的诗人”。他是属于他所生长的革命时代,并和革命历史的发展紧密联结着的“诗人”,是从人民生活中取来火,又去照亮人民心灵的“诗人”。  相似文献   

2.
公民的表情     
绿如蓝 《市民》2006,(2):91-96
如果说,“草民”是专制体制牺牲品,带着自卑的眼神,“人民”是革命政治的产物,挥洒着亢奋的气度;那么,“公民”则是法治国家的主体,脸上写着不卑不亢的表情。  相似文献   

3.
相国寺,这座曾经响彻着凄清钟声的古老寺院,经历了中国人民革命的洗礼,而今成了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一个课堂,成了劳动人民为了准备新的战斗和劳作而稍作休憩的娱乐场所。当我们漫步在相国寺内,观看“宋代文物陈列”、“相国寺的历史”等展览,欣赏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在建筑上独具一格的八  相似文献   

4.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党的自我革命奠定了遗传基因和方法密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自我革命厚植了民本底色和精神内核。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四个历史时期,党的自我革命以不同的形态助推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在新征程上,坚持党的自我革命要从四个维度上下功夫:盯准价值原点,牢记“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扎紧制度笼子,“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改进工作方法,“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十个指头弹钢琴”;延展作用半径,“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5.
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视角考察,马克思认为,由“个体构成的群众”是革命的依靠力量,于是便立足于“现实的个人”,通过对旧唯物主义群众观的批判,为建构马克思群众哲学提供了科学的逻辑前提,开启了马克思群众哲学的逻辑起点,并运用阶级和阶层分析法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中的群众展开划分,发现“人民”是革命的根本依靠力量,赋予“人民”是马克思群众哲学逻辑主旨的鲜明意蕴,进而又围绕着每一个人都彻底解放,在对“自由人联合体”的探索中,走向了马克思群众哲学的逻辑归宿。马克思群众哲学的这条认识理路,内在地包含着从“现实的个人”到“人民”,再到“自由人联合体”的分析路径。准确把握这一理论进路,不仅对于进一步开辟唯物史观研究新视角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彰显新时代人民主体理念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在始终“和革命共同着生命”的三十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不仅以丰硕的创作成果奠定了中国新文学的坚实基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今年十一月十二日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 孙中山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正如毛泽东所说:“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不斯进取的革命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孙中山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不仅为海峡两岸炎黄子孙所肯定,而且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公认。孙中山的革命精神一直鼓舞着中国人民进行不懈的斗争。  相似文献   

8.
继雷鋒同志之后,伟大的共产主义坚强战士王杰同志,又已經成为家喻戶晓,深入人心的光輝形象。正如《人民日报》社論所說,王杰同志为全国人民留下了一个革命战士的好榜样,“还为中国人民留下了一份珍貴的遗产:一部充滿革命精神的日記,記载着一个革命战士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的历程。”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反复学习了王杰同志的这份珍貴的遺产,得到很多深刻的启示。王杰同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为革命的崇高精神,是所有革命人民的共同典范。我們都应該象他那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在“用”字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指出 :“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 ,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 ,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 ,是企业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重要行动指南。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 ,就是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 ,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 )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 ,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人民工作的中心。要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总理代表国务院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世界面临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各种基本矛盾进一步激化。一方面是世界人民的革命倾向蓬勃发展,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一方面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越来越激烈。”“它们的激烈争夺,总有一天要导致世界大战。各国人民对此必须有所准备。”“目前,革命和战争的因素都在增长。不论是战争引起革命,还是革命制止战争,国际形势总是朝着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人民”作为一个“范畴”被提出来,并被赋予科学的内涵,是随着人类历史进入“世界历史”之后才逐渐明朗、清晰和凸显出来的。马克思以历史发展规律为基础,以阶级分析为方法,将“人民”置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之中,强调了人民的现实性、阶级性、进步性和整体性。“人民”以劳动群众为主体,以推动社会发展、顺应历史潮流为标准,在本体层面是生产劳动的承担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在政治层面是国家权力的拥有者,在历史层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在阶级层面是革命阶级和阶层利益的代表者。中国共产党继承、丰富并创新了马克思“人民”范畴的科学内涵,在持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中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依靠人民力量,推进人民共享,最终实现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探索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一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与黄炎培进行的“窑洞对”中提出的人民民主新路,二是习近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的党的自我革命。“两个答案”把全面从严治党人民监督政府的他律与党内自我革命的自律相结合,凝聚着由“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与时俱进的“赶考”精神。它源于党的初心使命,成于党践行初心使命的“打江山”与“守江山”历史重任的有机衔接,行于民族复兴路上历史自信与历史主动的具体统一。  相似文献   

13.
我们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读了毛主席的伟大诗篇《念奴娇·鸟儿问答》。在这首词里,毛主席站在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上,以铿锵的语言、鲜明的形象,纵论当今世界大好形势,揭露和批判了苏修叛徒集团假革命真投降、背叛无产阶级专政的丑恶嘴脸,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和革命人民,是一曲响彻云霄的反修防修豪迈战歌。毛主席《念奴娇·鸟儿问答》写于一九六五年秋天。那是不平凡的年代。曾记否,整个六十年代,苏修公开地背叛了马列主义,投靠帝国主义,彻底断送了苏联的革命春天,在国际上,苏修掀起反共、反华、反人民的腥风浊浪。从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各方面对我党我国施加压力,妄图动摇中国这棵根深叶茂的革命参天大树。在国内,刘少奇一伙紧步苏修后尘,大搞“三自一包”,散布“阶级斗争熄灭论”。在这乌云压城、浊浪排空面前,毛主席胸怀环宇,以顶天立地的无产阶级革命气概,领导中国人民同苏修展开针锋相对的原则斗争,终于斗出了无产阶级新天地,迎来了“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革命高潮,就在这历史紧要关头,毛主席以胜利者的恣态,挥笔抒写《念奴娇·鸟儿问答》这一壮丽诗篇,鼓舞着中国人民和世界革命人民把反修防修斗争推向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4.
元旦社论指出:“要继续搞好上层建筑包括各个文化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这场革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对待知识分子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同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斗争。毛主席一贯重视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作用,指出:“没有知识分子参加,中国革命是不可能胜利的。”“我国的艰巨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尽可能多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毛主席还对我国知识分子的状况作了科学地分析,指出:“绝大多数人都是爱国的,爱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服务”,“对于我们的国家抱着敌对情绪的知识分  相似文献   

15.
这个问题“文化革命”前是有定论的,是一九二一年冬。多种史书均有记载,如《红色的安源》《萍乡人民革命斗争史》《江西人民革命大事记》等。“文化革命”之初,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十九日,江青在全国政协礼堂接见北航红卫兵的谈话中说:“安源煤矿是主席走去的。沿铁路一步一步走去的,……”陈伯达接着说:“安源煤矿首先是主席去的。”由于要突出“走去的”和“首先”,经过一些牵强附会的调查以后,毛主席去安源油画改为一九二  相似文献   

1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力量源泉.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对人民主体观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一切为了人民利益;他探索出社会主义中国最终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路径轨迹,这就是既“先富”又“共富”的科学方法与手段;他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把三者统一于科学社会主义,将人民至上理念具体化,最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凸显了他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使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铸就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有密切的关联。国际主义精神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突出表现;爱国主义精神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集中体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全面展现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革命使命忠诚精神完美诠释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相似文献   

18.
梁堂华 《中华魂》2010,(2):10-13
徐特立是毛泽东的老师,著名的“中共五老”之一。他德高望重.深受全党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毛泽东称赞他“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他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伟大的一生”;周恩来称他是“人民之光,我党之荣”:朱德更是称他为“当今一圣人”……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第二次国內革命战爭时期,中國共產党所創建的革命根据地和所領導進行的革命战爭,“成了新时期中国革命斗爭的主要內容,成了全國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势力,成了蔣介石反革命統治的最大威脅和全國劳动人民的最大螹!?革命根据地,多是交通比较不便的農村地区,原來的經济、文化基礎都很差,而且处在四週白色政权的包圍中,面臨着蒋介石反动軍隊瘋狂的“圍剿”??中國共產党領導根据地人民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革命”,既是一场驱动着古老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卓绝的努力,同时又强烈地体现出对于“现代性”弊端进行反拨的价值维度。走向现代性与超越现代性,是毛泽东“革命”的一个重要主题,无论它成功还是失败,无论它给人民带来了福祉还是灾难,它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考者和实践者来说无疑都是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