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发表于 2 0世纪初的《体育之研究》一文 ,是我国近代发表较早的科学、系统、全面论述体育的光辉著作。文章精辟地阐述了体育的本质 ,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养生思想 ,结合中国体育的现状 ,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 ,继承、弘扬、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 ,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拙文《论物之作为价值主体》在《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发表之后,《学术论坛》先后发表了两篇意见不同的商榷文章,一篇是高兆明同志《物不能作为价值主体》(1989年第5期)的文章(以下简称(《高文》),一篇是黄海澄同志《论价值主体的本质规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马克思1844年2月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一篇重要文章。该文是马克思在世界观上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发展史上一块崭新的里程碑。它科学评价和总结了德国宗教批判运动的优秀成果,深刻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把宗教批判同共产主义革命联系起来,第一次全面阐发了马克思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导言》作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奠基之作,它的基本思想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针对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德国的思想理论状况,马克思在《导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就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传统道德方面的论著已出版不少,但像黄钊教授所著的《中国道德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版)那样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道德文化作如此全面、深刻的论述,尚属罕见。这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学术专著。一、构思独特,视角新颖。中国道德是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庞大思想体系,如何把它完整而深刻地揭示出来?该书作者避免了传统的完全按时期叙述的旧套,而是采取了独特的构思,将它分为“活水源头篇”、“范畴演化篇”、“优良传统篇”、“现实价值篇”,对之进行论述。这四篇是彼此不可分割、相互推进的统一体。“源头篇”集…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早年撰写的《体育之研究》,以近代科学的观点,用辩证的思想方法,对体育的概念、目的、作用,体育、智育的关系,体育的锻炼原则、方法等问题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其中的许多观点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鹰之歌:黄国彬散文艺术漫笔袁良骏一在香港作家黄国彬的获奖散文集《琥珀光》①中,有一篇脍炙人口的《吐露港的老鹰》。此作不仅展露了作家的艺术功力、才华,也为他的全部散文奠定了整体的艺术风格:如老鹰一般,“凌云健笔意纵横”。吐露港的老鹰在逆流和晚风中自由地...  相似文献   

7.
一、独到的学校体育功能观1.学校体育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毛泽东一贯重视和关怀青少年的健康。他自青年时代起就积极提倡体育锻炼,且身体力行。1915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学习期间,便积极从事体育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于1917年4月在《新青年》杂志发表著名的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欣 《人文杂志》2003,(1):61-64
吾国学者颇能注意稼轩词之道德伦理方面的价值 ,可以增益其文学之审美价值 ,但未能加以解析。本文试图引用康德之理论 ,对此问题予以阐释。康德视人之道德意识为实践理性 ,本文先释解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之相关原理 ,复依此等原理述评稼轩词 ,以求达致揭示此一问题本质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有着深刻人学蕴涵的。人学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价值体现。要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应该联系自社会主义诞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揭示的相关论述,基于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深厚的人学意蕴去作详细而深入的分析,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目的的相互统一中去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丁鼎 《中州学刊》2023,(10):106-112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出“《春秋》者礼义之大宗”的著名命题。这一命题深刻而中肯地揭示了孔子作《春秋》的指导思想和《春秋》经的思想内涵都是以“礼”作为价值标准。南朝梁人皇侃强调礼在六经中的统摄地位说:“六经其教虽异,总以礼为本。”皇侃的这一论述与司马迁关于《春秋》为“礼义之大宗”的命题是相通的,有异曲同工之妙,非常明确而中肯地阐明了《春秋》经的主导思想就是礼。纵观历史上众多学者有关《春秋》经的论述,可知古今众多学者大都认可《春秋》经的指导思想或价值标准就是礼。汉代的“春秋决狱”,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汉代学界和政界依照《春秋》礼义精神进行的司法实践。宋人张大亨的《春秋五礼例宗》和元人吴澄的《春秋纂言》,把《春秋》所载各种事件按五礼分类编排。清人毛奇龄的《春秋毛氏传》则将《春秋》纪事分为二十二门类,并认为:“《春秋》二十二门皆典礼也。”凡此种种,均从一定维度上反映出《春秋》经纪事的指导思想就是“礼义”。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楚辞》中的东方朔的《七谏》、王褒的《九怀》、刘向的《九叹》、王逸的《九思》这四篇汉人作品是纯粹的对屈骚的模拟之作,内容空洞,没有任何价值可言。本文通过对汉人这四篇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写作体例等问题的考察分析,认为此四篇作品并非传统理解的是对屈骚的单纯模拟之作,而是汉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解读之作,是现存最早的关于屈原的文学性评传。它们是汉代极值得重视的评论楚辞的文献资料,在楚辞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结合简帛文献和儒家传世文献,可以看到孔子之后儒家思想有一种明显的内转趋势。《五行》揭示了圣德与听觉意识及乐之间的深刻关联,并强调慎独之独特内涵,以此突出内心自由和心之修养的地位。而重情,尤其是亲亲之情,在郭店简中也有突出的表现。《六德》和《唐虞之道》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亲亲之情在伦理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性自命出》即情言性,在心与物相接的感应上言教化,并以反善复始的复性义规定此教化成德之本质内涵。这些文献通过对心、性、情以及气等具体问题的探讨,丰富了对人之最本己的能力和可能性及其实践道路的理解,深化了孔子所开启的内转的精神方向,为孟子的出场做了思想史的铺垫。  相似文献   

13.
刘炳范 《齐鲁学刊》2007,(2):110-114
《世态》是战后日本著名作家织田作之助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具有典型的无赖派文学特点,它以自嘲手法对战后日本混乱的社会现实、人们苦难的生活及卑琐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深刻揭示;它又是一篇私小说,真实反映了作家的心理世界和思想特点;它也是一篇元小说,鲜明体现了作家的文学观念和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一190 2年 2月 ,自“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已三年多的梁启超 ,在横滨创办了《新民丛报》(半月刊 )。 3月起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陆续在该刊“学术”栏发表 1 ,所用“中国之新民”乃这一时期梁氏最著名的笔名 ,由此亦可究知其写作的缘起与用心。据《新民丛报章程》2 标示 ,梁启超办刊的宗旨是 ,“取《大学》‘新民’之义 ,以为欲维新吾国 ,当先维新吾民”。因此 ,从《礼记·大学》篇“作新民”一语生发而来的“新民”思想 ,也成为其时梁启超关注与论述的中心。《新民丛报》第 1号即开始连载的系列政论文《新民说》,对此作了充分阐…  相似文献   

15.
《悖论本质之吾见》之吾见──复吕国忱同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悖论本质之吾见》之吾见──复吕国忱同志马佩,李振江(河南大学政治系)读了吕国忱同志《悖论本质之吾见——兼与马佩、李振江同志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吕文”,载《中州学刊》1993年第2期)之后,觉得其中对问题的论述以及对拙作《论悖论的本质》(载《中州学...  相似文献   

16.
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通过对“识”、“悟”、“趣”三个重要概念的厘定,对传统诗学的形象思维思想作了深入论述,从而揭示了古代诗学中形象思维的活动本质与规律。严羽对形象思维的相关论述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字之趣     
一字社论 1968年4月,美国《明星晚报》就约翰逊竞选总统失败发表了一篇题为《约翰逊认输》的社论,全文仅有一字;“妙”。鲜明地表明了自己报纸的态度,真是耐人寻味。 一字小说 1984年,美国一记者写了一篇内容只有一个“网”字的小说,揭示了美国错综复杂,形似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七日,《河南日报》发表了《杜太后与“金匮之盟”》的论文,这是一篇有史有论的佳作。其文依据历史上官私记载和传说,阐明了几个具体问题:第一、它论述了“金匮之盟”的由来。文章一开头就说北宋初年的赵宋政权立足未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的“势力之发表”说与其美学思想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六到一九○七年间,王国维提出了“势力之发表”说。这一观点首先是对文学艺术本质和功能问题的回答。我们的文艺学通常认为文艺有认识、审美和教育三种作用,此三点涉及哲学认识论、美学和社会学领域,既关系文艺的本质也关系文艺的功能,以往对文艺本质较多强调生活的反映,采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对文艺功能较多强调教化,采社会学的角度;在本世纪初年,王国维却把问题引入心理学领域,对文艺的本质与功能一言以蔽之曰:“势力之发表”。“势力之发表”说的含义又不仅限于谈艺术的本质和功能,这一观点还企图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明人类除了谋生以外之一切活动的本质,因此,这一观点具有人生哲学的意味。实际上,据以提出这一观点的心理学领域正是王国维一九○二到一九○五年哲学探索失望之后的归宿之所,也是一九○六年后的王国维美学思想的出发之地。“势力之发表”说是一个标志王氏美学思想转变的观点,而且构成此后王氏美学的基础。因此,研究该说,对于说明王国维美学思想的历史发展和体系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两番拜读高文远先生所著的《清末西北回民之反清运动》(以下称《反清运动》)一书后,深感此书主编公正,博征广引,钩沉致远,文笔流畅,是一部值得认真一读之力作。关于《反清运动》一书的史学价值、体裁构架、内容布局等方面,已有学者余振贵、马汝衍诸先生,发表了很好的评论,标高在先。我不避浅陋,试就《反清运动》的现实意义,作进一步的探讨。一得之见,求教大方。一、《反清运动》以广大西北地区为舞台,大跨度、全景式地描绘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移植;西北穆斯林各民族反抗清廷的远因和近因,特别着力地阐述了各路反清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