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女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长春市女大学生和全国各地一样存在就业困难的问题。其原因有性别歧视问题、有传统观念问题、有自身存在的固有问题。需要整个社会、政府部门和女大学生共同努力,积极探索才能解决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女大学生的数量超过男生就业形势严峻,创业成为缓解和释放女大学生就业压力新的增长点,何如培养女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的创业意识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以吉首大学为例,对民族地区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意识进行调查和研究,深入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如何培养女大学生创业意识推动大学生创业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中女生比例逐年增加,其中,理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高校和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就业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全面分析通过了对理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进一步探讨高效应对理科女大学生就业应采取的措施,从而促进就业比例及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4.
女大学生"就业难"有专业结构上的问题,也有用人制度上的问题,更有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在能力本位的价值观基础上,女大学生也把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就业的价值动机。为了切实改善女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状况,必须从家庭、教育制度、就业机制几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的减缓,应届毕业生的人数的增加,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激增,而其中女大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在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本文从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表现、成因,以及解决方法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2008年以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较少,涉及面较窄;2008年以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更困难,就业政策更多,涉及面更宽。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困难,但仍存在目标定位不准、可操作性不强、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局限。要找准目标定位,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录取率的提高,传统专业以外,作为工科的信息类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也亟待解决。学校、社会都应充分重视信息类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和求职选择。本文就信息类女大学生的心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以提高女大学生抗压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非公办高校歧视下的性别歧视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造成了对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在简要分析西安地区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从政府、用人单位、民办高校及女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提出改善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共享发展理念指引下开展残疾大学生就业保障问题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针对残疾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及原因,文章从劳动经济学视角出发,提出构建"政府主导、高校行动、社会参与、残疾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四位一体的残疾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促进残疾大学生就业,真正实现共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0.
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范式的指导,以淮南师范学院法学院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机制的实务运作为研究对象,概括总结了提升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经验。认为必须通过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意识、改革就业指导课程结构、创新课程授课形式、丰富资源链接、强化就业指导与反馈等具体途径不断提升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构建多元主体共同介入的闭环性全流程帮扶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当前的特殊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大学生就业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如何有效地处理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既是关系到个人、家庭的民生问题,又关系到和谐稳定发展。要重视大学生就业,在高校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互联网“云就业”等技术的支持下,在各方的协同配合下,共同筑牢大学生就业“保护墙”,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总体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并且总体就业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相似文献   

12.
盘点2003年展望2004年就业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点2003年就业,发现劳动力供求紧张的状况并没有改变,下岗职工和长期失业人员再就业相当困难,资源型城市就业困难十分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更为重要的是,2003年,我国面临了非典的考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并对就业产生了  相似文献   

13.
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历经若干年的寒窗苦读,在走出象牙塔,迈向社会,期冀实现一番作为时却时常因就业歧视而在人生重要的转型期面临尴尬的境地.纵观就业现实,大学生愈加普遍地受到就业歧视已成为不争的实施,这不仅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还对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与和谐造成了一系列消极影响,成为了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具体表现谈及,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贺军生 《劳动世界》2017,(11):12-13
本文首先对大学生就业伦理的内涵进行探讨.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伦理的特质是应然和实然的统一,但是大学生就业伦理的现状是应然和实然的悖离.在充分分析就业伦理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从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环境约束、自我修养等四个方面发力,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都在大学生就业伦理建设中承担各自的责任,实现大学生就业伦理应然和实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21世纪以来,在大学教育逐步普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背景下,中央及地方政府逐步重视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公共政策、社团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同任何公共政策都不完美一样,这些公共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这种状况,也没有明显改善大学生这类劳动力资源对社区的有效供给。从现阶段大学生考取公务员的报名规模看,国家推进的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导向,应该从面向官场转变为鼓励面向市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够反映其就业心态,并且能够直接影响其就业结果的一种价值取向。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通过梳理关于大学生就业观念相关的文献,以大学生就业观念为根本,总结归纳出大学生就业观的定义及内容、当下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因素,以及面对当前就业问题应采取的对策。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现有研究中存在的缺点及不足。  相似文献   

17.
杨清 《劳动世界》2010,(3):22-25
在阐明就业性别歧视概念和归纳就业性别歧视表现的基础上,归结出就业性别歧视产生的归因是公共政策的缺失和不到位,并提出政府干预就业公共政策实现性别公正的路径选择,包括:以性别需求为导向,实施切实有效的就业性别保护政策;以专项立法为保障,建立专门受理就业性别歧视的机构;以性别分析为依据,完善就业公共政策的监测评估机制;引入性别意识和完善教育机制,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正>就业工作(1)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提前完成了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低于4.5%的年度调控目标。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2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5万人,完成全年120万人的目标任务。(2)继续做好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开展困难地区就业援助专项行动;统筹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为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培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创业资源获取困难,企业和高校大学生欠缺有效对接,因此,亟需要一个能够有效协同在校大学生、企业和社会的服务平台。本文构建了大学生创业公益服务平台的构建体系,并通过实践探索公益创业服务平台创建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形势下,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自主创业成了大学生价值取向和择业观念的新动向,尤其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后,就业问题更加凸显,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显著增加。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创业压力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并且愿意参与到社会激烈竞争之中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愿明显增强,但面临的困难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