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邵雪 《劳动世界》2013,(11):217-217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进一步的分析探讨了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目前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我国目前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发展和建设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
于婉琪 《劳动世界》2016,(20):44-45
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是吉林省对发展新型城镇化提出的基本要求。其中,就地城镇化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的一种对新型城镇化的探索,它在解决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城市病及空心村等社会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是指农民在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情况下,即以原居住地为中心或以小城镇为依托,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共事业,建设统一居住社区,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及习惯,逐步形成新的城镇,进而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这一转变。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紧迫的工作要务,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曹金容 《劳动世界》2014,(2):171-172
随着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组织提出了具体需求,而传统农业组织却难以满足。全国性的农会组织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我国农会有悠久的历史,但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历史断层。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会必须总结历史经验,同时学习各国先进的农会组织形式,从制度和法律上进行具体规范。  相似文献   

4.
蔡一阳 《劳动者》2004,(7):48-49
我国石雕艺术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自西汉起,寺庙陵苑雕刻逐渐成了统治阶级的专利,开始向规范和细致发展。人类原始时期大气浑厚,不事雕饰的艺术风格日渐淡薄。佃陕西渭北农村的民间拴马桩石雕让我们欣慰地看到.我国雕塑艺术中那种浑厚朴拙的造型精神已悄然沉积在民间美术中并得以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跨地区就业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欣  朱胜 《中国劳动》2003,(1):10-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跨地区流动就业群体。尽管我国的劳动力自由流动仍存在着种种阻碍,然而在全国几乎所有的城市中,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流动人员已达1亿2千多万,其中农村人口有8000多万人,占全国农业人口的20%左右。不可否认的是,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给我国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深刻影响,给现代社会城市管理带来新课题。正确认识劳动力跨地区就业行为,从而制定适应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与管理办法,对劳动力流动进行科学的调控与管理,对用工单位的人力资源规…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发展与稳定推进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其中农村版劳动力职业素质的提升更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之一就是就业,农村半劳动力的合理再就业是保证社会安定的基础条件。在解决农村半劳动力再就业的问题中最急需解决的就是如何促进农村半劳动力向城镇顺利转移以提升农村半劳动力的就业率,使其达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7.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也着手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入21世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救助在农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了解国外农村医疗保障的制度模式、管理方式和社会救助水平等,将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程博澜 《劳动世界》2011,(12):85-87
小产权房现象的出现是在我国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政策的背景下以及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不同规定等原因产生的。对与小产权房问题的处理应该从完善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价值内涵、健全小产权房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开放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市场,推进商品房制度改革几个方面推进我国小产权房的合法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城镇常佳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转折点将出现 "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覆盖人群迅速扩大,待遇水平不断提高,阶段性成果显著.展望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将面临哪些新挑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表示,挑战主要来自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南江县现有企业退休人员2164人,其中50%以上零星分散居住在农村.退管服务工作十分不便。近年来,县社保局积极探索创新.在总结城区退管服务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居住农村退休人员的实际情况,采取就近方便、灵活多样的方式.切实做好居住农村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建立了切合农村实际、惠及广大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新机制,取得了明显实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孝道在经历了功能错位、缺位后逐步回归到家庭伦理道德规范的本位.国家相关养老保障政策的实施,农村孝道的阶层化现象,子女分担的养老模式以及老人自我养老意识的强化等,都推动了农村孝道的回归.本文旨在以孝道养老功能的回归为出发点,探讨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再定位问题,指出家庭养老保障必然是我国农村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主要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逐渐加速。但是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主要在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中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农民的权益不断受到侵犯,生存和发展权益也遭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因此笔者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希望能够对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应分层次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种必然趋势,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如何妥善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今后长时期内必须要正视的。本文从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特点入手分析,提出农村劳动力应通过城市和农村两条渠道同步双向吸纳,有层次性地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特点根据劳动保障部公布的2005年四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及在25个省份的48个县和23个大中城市,对5300多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2600多家企业开展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和“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显示,总体上,外出务工呈…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孝道在经历了功能错位、缺位后逐步回归到家庭伦理道德规范的本住。国家相关养老保障政策的实施,农村孝道的阶层化现象,子女分担的养老模式以及老人自我养老意识的强化等,都推动了农村孝道的回归。本文旨在以孝道养老功能的回归为出发点,探讨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再定位问题,指出家庭养老保障必然是我国农村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主要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5.
颜贺 《劳动世界》2011,(4):24-2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在中国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约占总人数的60%,因此,只有当社会保险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时,我们的社会保障计划才是有效的、成功的,而对于大量的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来说,养老基金管理就成为重中之重,国家出台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但也有很多不足与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讨,找出解决对策,以促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更好的发展,更好的造福我国广大的农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慈善组织已增长至50多万家,同时,国家的慈善立法、慈善税收优惠政策、慈善事业的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在不断完善,慈善组织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然而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我国的慈善组织公信力过低、资金流向不透明、慈善理念落后等问题突出,这些成为制约慈善机构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为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在新形势下调节利益分配、缓解社会矛盾、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建设和谐社会,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慈善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分析与探讨,试图对我国慈善机构在快速发展与转型时期如何借鉴和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人事管理模式转变,促进慈善机构逐步发育并成长为成熟的非营利组织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7.
周青 《中国劳动》2006,(11):15-17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一个客观过程,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政府是社会主体的代表,在农村人口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中,必须发挥重要作用。20多年来,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发挥既具有正面效应,同时也存在着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广泛普及,我国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但其在解决农村人口养老保障问题上仍然存在诸多缺陷,譬如制度保障标准不能贴合实际需要,制度规范不够清晰合理,制度在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因此,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制定和施行情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城乡经济二元分割的背景下,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就业,农村出现数量众多的空巢老人,他们在经济缺乏保障的同时,也面临着精神孤独的问题,其社会福利问题亟需关注。本文在厘清现存关于农村空巢老人制度政策的基础上,探究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社会福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劳动力的自然供给能力较强,再加上产业结构调整对部分劳动力的排挤,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当前就业难现象日益明显;同时由于企业改制、经济结构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使我国劳动力总量需求不足,就业压力不断上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历史层面的,即计划经济体制一些弊端的显露,另一方面是现实层面的,即我国经济尚处于转轨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