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浙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等指标呈逐年增长态势。通过对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人口和城乡结构、价格变动因素等的相关分析,并对其预测模型的构建,得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浙江GDP增长影响显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与人口增长、城乡结构变化、价格变动因素等高度相关等结论。  相似文献   

2.
“九五”是嘉定经济振兴和腾飞的关键时期,而且是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交界点.正确认识和认真研究嘉定人口变动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对促进地域经济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1956—1995年人口变动状况人口变动是由人口自然变动和人口机械变动而演变的,它受年龄结构、生活水平、生育观念和各种历史基因的影响,促使人口总量的正增长或负增长.(一)40年来嘉定出生人口时高时平时低,但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快速汇总主要数据已公布。人口普查资料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重大国情、省情,人口的现状是过去人口与社会经济互动的结果,现阶段人口的变动又会对未来的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本文将从不同的视角,以贵州和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快速汇总主要数据为主,结合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十多年来贵州人口变动的几个主要特征和问题,以及未来人口变动趋势对社会经济各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图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人口问题进一步的关注。在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时期,了解并能动把握人口现状和未来变动及影响,对搞好贵州的大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口统计数据是反映我区基本区情、制定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是获得年度人口数据的主要渠道之一。国家统计局自1983年以来每年进行一次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为国家和自治区提供了比较准确的人口数据。往年的入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由  相似文献   

5.
杨成钢  杨帆 《四川统计》2013,(11):20-22
四川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效应减弱、社会养老负担保加重。与此同时,全省消费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城乡居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消费结构均具有显著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少儿抚养比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使得人们对基本消费的需求下降,对其他消费品需求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7.
邓氏灰色动态模型在人口变动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江汉大学彭祥光,郭文燕一、问题人类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对自身的发展却认识太晚,以致人口发展过快,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我国对人口问题的认识更晚,直到六、七十年代才提出控制...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是随着人口寿命延长和生育水平下降而出现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势必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广泛的影响。一、黑河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及特点1、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2002—2018年我国15个城市群的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Probit回归、规模位序法和首位度等方法审视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对城市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除长三角和关中城市群之外,其他城市群的空间结构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空间指数大于1;城市群首位度带动效率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多中心空间结构会使得城市规模趋向合理化和均衡化,而首位度带动效率使城市人口规模趋于合理和分散化;政府对重点城市政策的倾斜会使得规模偏大的城市更易集聚人口;同时,城市群规模偏差的变动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青海统计》2008,(12):39-39
根据2008年底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测算,2008年底,我省常住人口达到554.3万人,比上年增加2.7万人,增长0.5%。人口出生率为14.49‰,比上年下降0.4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6.14‰,比上年上升0.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35‰,比上年下降0.45个千分点,呈现出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量增长放缓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1.
徐颖 《四川统计》2014,(2):60-61
人口年龄结构与人类经济活动有密切关系,它的变动几乎关系到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本文根据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四川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一定的人口结构受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文化政治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制约。人口的自然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人口的年龄结构属于人口的自然结构,是分析社会人口问题的重点,研究社会力量的互动关系基础。对劳动力的研究、人口变动趋势、进行人口预测意义深远。新疆是多民族地区.在这样少数民族集住区研究人口年龄结构,了解少数民族人口变动趋势更有实际意义。本文以新疆人口为主研究新疆人口的年龄结构与特征。  相似文献   

13.
基于自身传递和政策调节效应的人口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两个理论假设 1.人口自身传递效应.在一个国家的人口系统中,假定人口的发展变化没有人口政策调节和其他外在因素的干扰和冲击,则人口的发展变化完全取决于人口自身的再生产,人口自身具有一代一代的传递效应.在人口变化的时间序列中,t年的人口Pt与t年之前的人口Pt-20,Pt-r(r常取35)构成的人口区间通常称为生育旺盛期或代际间隔的取值区间,这个区间的人口变化对t期的人口Pt具有动态传递性,该区间之外的人口变动对Pt的影响较小,可视为随机变动et.因此,基于完全人口自身传递效应假设的人口自身传递效应模型可表述为:  相似文献   

14.
《贵州统计》2009,(3):94-95
文化素质是人口一个十分重要的属性,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综合实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是一种核心竞争力。2008年贵州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贵州人口的文化素质继续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几何平均数是统计中常用的一个平均指标,但在几何平均数的长期应用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其作为一个平均指标所需进行的代表性大小的测定问题。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对正确运用几何平均数具有重要意义.几何平均数是与其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不同的另一平均指标,它是几何级数(等比级数)的平均数.在社会经济实践中,有些现象是按照类似于几何级数的形式变动的,例如,人口的自然变动;有些现象是按照一定的比率变动的,例如,在复利条件下本利和的变动.在所有这些情况下,计算等比级数的平均数或平均比率,特别是平均发展速度,均不能采用算…  相似文献   

16.
岚兰 《中国统计》2004,(9):32-34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社会问题之一,也是全球政治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构件,它对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人口问题几乎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差别只在于表现形式不一。因此,用发展的视野全面系统地了解、透析全球人口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世界人口变迁的基本态势,对于我们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探寻解决人口问题的可行路径是大有裨益的。目前,全球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人口增速趋缓总量持续增长生育率向两极延伸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各国…  相似文献   

17.
《青海统计》2006,(10):4-6
为了做好今年以及今后几年的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工作,省统计局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对今年的人口变动调查、劳动力调查、群众安全感调查工作进行布置和业务培训,同时对2010年人口普查前这三项调查工作的总体安排做出部署。这是一次重要会议,关系到人口和劳动力调查的基础工作是否扎实,数据质量能否得到提高,对于完善人口和就业统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婚姻是人口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受到社会经济、法律、政治、宗教、文化及生理等因素的影响,是影响生育变动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口的死亡、迁移。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关于婚姻调查的内容分为四类,主要是要确定被调查者在调查的标准时间(2000年11月1日0时)是未婚、有配偶、离婚、丧偶。  相似文献   

19.
人是构成社会的主体,对社会人口进行描述,是社会统计的重要内容。我国统计实践中,一般是通过大规模的全国性人口普查和周期性的人口抽样调查获取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人口统计分析。对人口的规模,人口的自然构成、社会构成,人口的自然变动、社会变动,则是依据不同的统计分组表,通过一个分组表体系,达到对人口总体的数量描述。现在,我们设想,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那样,按照联合国《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DS)的要求,以人口矩阵的形式,在一张综合性的统计矩阵表中,实行对人口规模、构成、变动的描述,这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并行的联合国第三个大的核算体系——《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DS),对人口的描述和分析推荐了一个供各国官方统计部门采纳的统计序列。根据其要求:人口统计数据应包括人口存量、流量数据,分年龄、性别的人口自然构成数据,分职业、文化程度、社会阶层的社  相似文献   

20.
劳动收入份额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环节中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初次分配的公平程度和经济发展质量。威廉姆森假说表明适度的人口集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过度集聚反而会导致人口结构恶化,抑制劳动收入份额增长。为探究中国人口变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创新性地以人口集聚为切入点,采用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理论机制分析的同时,结合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除西藏、港澳台外)2000—2017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究人口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结构变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是否会受人口集聚效应的影响,以及沿海与内陆地区变动规律的差异。研究表明:人口变动过程中存在人口集聚的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人口自然增长可以促进劳动收入份额增长,但人口密度高于门槛值时促进作用明显减弱;人口净迁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呈倒U型,人口密度高于门槛值时促进作用转为抑制作用;老年抚养比提升会抑制劳动收入份额增长;沿海和内陆地区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规律一致,但沿海地区人口集聚的门槛效应更加明显。从人口变动视角出发,有助于为中国统筹提升各地劳动收入份额,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