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文慧 《城市》2010,(9):41-45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区域竞争优势不断强化的某类公司和相关机构的空间集合,是支撑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从全球看,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和地区,大多选择通过建立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方式来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成为21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领域,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也是朝阳产业、基础性产业和国家战略性产业。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产业在空间集聚的普遍现象。在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区域,正迅速成长起许多表现出高度集聚特征、高专业化的产业群。通过对产业集聚与工业园区的关联分析,提出了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付云鹏  郜健 《城市》2021,(12):57-69
笔者利用区位熵方法对2006年-201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业集聚情况进行测算,并分析其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 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有助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最后,笔者提出利用产业集聚促进区...  相似文献   

4.
汤华杰 《城市》2013,(11):27-30
通过建设高科技产业园集聚创新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国内外城市的普遍做法。产业同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差异.城市要在产业发展方面突出竞争重同,关键要在产业园建设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5.
李玉娟  彭仕兰 《城市观察》2021,73(3):126-142
以长三角2003—2018年为样本观测期,运用相关产业集聚指数分别计算产业集聚水平、综合评价法测度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利用社会经济距离矩阵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得出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①从空间总体效应看:本地区产业协同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对本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有正向影响,其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最大,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本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负向影响.就相邻地区间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而言,产业协同集聚、制造业集聚有负向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有正向影响.②从空间效应分解看:各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绝对值各有差异.产业协同集聚的间接效应(负向效应)大于直接效应(正向效应)与总效应(负向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间接效应(正向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负向效应)与总效应(正向效应);制造业集聚的总效应(负向效应)小于间接效应(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聚理论是当前区域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运用产业集聚理论于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论文首先对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进行了基于产业集聚的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余文俊 《城市》2011,(1):16-20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及特征目前,业界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殷轶良认为,新兴产业通常指高新技术产业,战略产业则是指不可或缺的骨干和核心产业,两者合称新兴战略性产业。赵刚认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唐山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唐山的重点建设产业。要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加快其发展速度,就必须注重该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尤其是对其研发能力的提升。文中从唐山市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及发展现状出发,针对目前研发过程需着力解决的问题,提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的机制和政策。  相似文献   

9.
王双 《城市》2012,(9):38-41
一、引言目前,天津市处于后工业化的转型发展时期,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其形成和规模扩张都呈现加速态势,且产业集聚特征较为明显,集中表现为增长特征、竞争特征、空间特征、要素特征和结构特征等,尤其是增长特征最为突出,较好地带动了周边产业基地的形成和整个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了产业集聚的形成与成长,并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加速流动与集中,提升了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借助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了城市功能提升和经济转型。笔者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验证天津市产业集聚的上述特征,并依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笔者基于我国十大城市群2009年—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全面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方法 ,实证分析城市群产业集聚变动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第二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为负,第三产业集聚及其与第二产业的协同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为正。将城市群按区位进行划分后研究发现,北方城市群和南方城市群第二产业集聚均不再具有发展优势;南方城市群第三产业集聚及其与第二产业的协同集聚能够显著提升区域经济韧性,北方城市群的集聚效应不明显。基于此,各城市群应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相关产业,在实现城市群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11.
正产业集聚一直以来都是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新古典经济学派创始人Marshall提出,产业集聚的根本动因在于获得外部经济,即同一产业内厂商的集中布局和专业化分布,可以有效提高集聚区域内厂商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Krugman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将"冰山"运输成本等空间因素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产业空间集聚研究获得快速进步。但大量文献主要以工业或  相似文献   

12.
张明龙 《城市》2012,(11):25-29
产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与产业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地区通过技术创新,不断产生和吸引着新兴产业,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使自己能够维持长久的繁荣局面。而落后地区要想实现赶超目标,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培育当地产业成长和承接外地产业转移,形成区域产业集聚,增强自身的能量积累功能。因此,我国各地都很重视运用产业政策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政策通常指政府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产业配置进行干预而实行  相似文献   

13.
(二)基于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在区域空间的实现形式立足于自主创新,高新技术往往能够创生出新兴的产业,或者在原有产业平台上通过自主创新促使主导技术发生质的跳跃,从而带动区域产业技术系统的大幅度知识化跨越,这对于区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查婷俊 《城市观察》2021,72(2):21-36
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优势互补机制,对于寻求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产业升级的驱动力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首先根据测算的产业结构相似指数,对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产业升级进行理论逻辑分析,其次通过对比粤港澳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的结构,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利用产业优势互补作为区域内部的产业升级驱动力,最后,利用动态集聚指数的实证分析,具体研究了2009—2019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从实证结果看,尽管各城市和地区的产业集聚情况都经历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但从产业结构相似度的角度看,这些城市和地区之间仍然存在着优势互补的空间,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可以进一步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是产业在空间集聚的普遍现象,在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已发展得相当成熟。通过对廊坊市家具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得出只有通过不断巩固特色区域为目标、以产业升级改造为重点、以人才聚集为支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才能有效地推动廊坊市家具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玉  粱曦 《职业时空》2008,4(8):128-128
信息产业将是以后若干年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信息资源的集成、处理、流通与共享技术已成为当今和未来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多以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研究和利用先进技术,从事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既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有熟练操作技术与技能,还具有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向我们的教育机构提出了挑战,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实际需要。现以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其人才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及课程模块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李俊杰  王雪颜 《城市》2021,(7):3-17
笔者选取我国十大城市群2007年~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实证分析产业的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形成集聚和拥塞的综合效应对城市群层级空间分异的影响.整体上看,非农产业集聚对城市群层级空间分异在当期拥塞效应大于集聚效应,滞后期则相反.产业集聚提高100%,城市群层级空间分异综合效应提升0.02%;...  相似文献   

18.
文化创意产业包含多种类型,空间集聚呈现异质性,成因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以北京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和量化分析确定了各类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中心,并揭示了其分异成因,依据成因主导类型的不同将文化创意产业重新分为三类:文化主导类、创意主导类和既有存续类。最后依据集聚规律和差异化发展提出了三个空间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1991年3月.我省第一个省级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8年,科技部火炬中心通报国家高新区评价试行结果,南昌高新区在55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排第二十八名。在单项排名中,南昌高新区知识创造与孕育创新能力排第十七名.产业化与规模经济能力第二十九名。创立十八年来,高新区坚持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软件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配套发展第三产业的发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2012,(5):39-47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态势下,高素质的创新团队是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掌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的核心所在。创新团队建设已成为推进人才集聚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面对国家期望和国内外严峻的竞争态势,上海应审时度势,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快创新团队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