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引导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关系到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及思想道德基础。民办高校学生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而民办高校在教学中往往存在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一些问题,就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实际情况,本文将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教育框架下构建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强调“主体-客体”二分的主体性教育已成为教育学发展的桎梏。当代哲学中关于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导向,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转换成为必然。其实现路径包括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建构交往对话式的教育模式以及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和反哺作用等。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6年秋季开始,全国高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由于过去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价值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单一、教学目标狭隘等问题,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重视不够,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更不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本文从理念与实践两方面,提出倡导以人为本,通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以“灌输理论,实施教育,转变思想,引导行动”作为四个基本环节的。按照这样的顺序对青年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把青年单纯地看作接受教育,改造思想的对象,我们称它为“管理型”的思想政治工作。这种“管理型”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着如下几个特征:第一,它把青年单纯地看作一种“客体”,否认了他们主体性的一面;第二,它使青年处在一种被动的接受管理和教育的位置,否认和埋没了他们思想上的主动性;第三,它只强调和注意了“别人”对青年的教育,忽视了青年思想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否认了青年思想中存在的内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与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高校要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出发,切实树立起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责任、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的教育理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专任教师也负有指导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职责。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本文针对目前两大主体的教育现状,为高校辅导员、专任教师的协作研究寻求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过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管理和灌输,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强调思想统一,忽视大学生的个性培养,致使教育效果不理想。从加强人文关怀的视角,探讨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整个高校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健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灵魂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出发,尝试着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一步武装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头脑的一些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必修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的使命。从教学实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积极意义,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着不强、管理体制不到位、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基于此,简要提出了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效果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9.
民办高校学生目前普遍存课余时间多,大部分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学生无法自觉安排好课余时间,加之在学生课余时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民办高校涉猎不多,因此在民办高校推行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势在必行,这样能更好的解决民办高校学生课余时间的管理问题,更好的引导学生成人成才。民办高校也应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和内外条件制定学生社区具体管理模式、方法和制度,但无论如何,学生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加强,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路径。  相似文献   

11.
卢苗苗 《公关世界》2022,(24):40-42
新媒体时代,主旋律动画作品发展势态稳中向好,其高质量的发展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意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迎来了机遇与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适应媒体舆论环境改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充分利用其中的有益素材,并通过坚持主旋律动画作品优质性原则、高校学生主体性原则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原则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铸魂育人的课程,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好,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升华学生的道德品质,强化学生的奋斗意志,并且有助于回归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目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承担起责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魅力、情感魅力、道德魅力。  相似文献   

13.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社会公众对民办高校教育的认识存在许多偏见,影响了民办高校教育的发展,而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我们要创新一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通过思想组织创新,加强制度建设和党团活动建设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及我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使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优势互补,最终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做好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教学,能够使学生形成与社会主流意识相吻合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达到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目  相似文献   

15.
互动式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涉及的重要教学模式,更是与大数据发展方式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打破了常规师生授课的传统模式,进而将师生双方主体引入到教学情境中。互动教学的核心强调了教与学的合一以及师生双主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转变中,互动式教学成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并提高数据搜集整合能力的重要教学模式。本文结合互动式教学的开展方式与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转变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制订具有操作性的互动式教学开展方案。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问题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以教育者为主导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现实中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社会交往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主体间性理论为实现由传统单一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向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7.
从"趣味"本身的含义和意义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趣味,就可以使学生感觉愉快、有意思,对学生有吸引力。学生在感觉愉快、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精神状态下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就会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的魅力,从而愉快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许多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他们的教学深受学生好评。他们富有趣味的教学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趣味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风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步骤。需要从成立组织机构,护航思想政治理论课学风;完善规章制度,端正思想政治理论课学风;培育先进文化,滋养思想政治理论课学风;加强队伍建设,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风;树立身边典型,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学风;落实考核评价,激励思想政治理论课学风六个方面来改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的主体性进一步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他们既是接受教育的客体,也是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发挥其主体性。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部分学生存在对主体性不重视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从学生自身、教师群体以及学校等各个方面共同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国家的人才储配基地。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会在这里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教育与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起到的正是这样一种引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双重属性,首先是浅层的知识属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可以掌握一些独特的事物分析方法,可以培养一种辩证分析的哲学思维;深层次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具有一种信仰属性,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构建起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的精神世界。不过就目前而言,信仰教育层面的挖掘我们做得还很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