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苏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包括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着不同的时代内容,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任务。苏联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存在着国家行政干预过强、忽视民族文化中的人学传统、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等教训。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今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民族院校要正确定位办出特色李茂林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我们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作为上层建筑的高等教育,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始进行改革。部分过去以培养行政管理干部为主的民族院校也开始着手考虑培养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青海地区曾多次出现过相对和谐的社会局面。本文在挖掘历史上各民族创造的宝贵的和谐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历史上相对和谐及不和谐社会局面出现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青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多民族国家,民族结构的不平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大多情况下少数民族都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就成为能否减少不平等、优化民族关系的关键因素。由于每个国家国情与执政理念的差异,少数民族政策可大致划分为协调、替代及拒绝等不同类型。通过分析中国"协调政策"与尼日利亚"替代政策"的内容与效果、经验与教训,可为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参照,也可以拓宽民族问题研究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5.
开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 ,迄今为止 ,在我国的民族工作中 ,“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与“一刀切”的思维方式 ;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自力更生精神”与“外来援助”的关系 ;西部开发中的多元化的开发主体的利益兼顾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经济发展与其他非经济性因素的互动关系等方面的一些问题 ,过去有而现在仍然存在。其中 ,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原则仍然具有生命力。同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存在着进一步完善的需要。总结和吸取我国民族工作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可以减少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政策成本 ,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两宋时期 ,穆斯林在对西北区域经济开发的过程中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如重视商业经济的创新与发展 ,积极发展贡赐贸易经济 ,创建复合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 ,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利用朝觐活动发展国际贸易等。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对我们今天进行西部大开发 ,发挥穆斯林民族的潜力和优势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是一门在中国科学理解或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学问;对不同历史主体在同一或不同历史时期解读马克思主义经验及教训、同一历史主体在不同历史时期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及教训进行比较分析与研究.这事实上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研究的比较视域。  相似文献   

8.
日本与台湾震后重建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许多地区都曾经遭受过重大的地震灾害,这些地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本文选取了日本阪神大地震和台湾“9·21”大地震这两次地震,总结了其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通过学习这些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汶川大地震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为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第二代民族政策"提出者就印度的"民族大熔炉"政策比较牢固地建构起了"印度民族"的身份认同,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全稳定等所谓"成功经验"的举证和观点,对印度解决民族问题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所谓的"成功经验"是不符合事实的"假学说",是以讹传讹的"伪经验"。印度在民族国家建构、处理民族问题方面不能为中国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根据当时情况对西部地区实施了不同的政策。文章对这些政策,包括开发思路,提出西部开发的背景,西部开发的内容和实施效果等方面的发展性进行整理,以理清其中的发展脉络,总结出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天的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鲁迅名篇《死火》的时间意识具有现代品质。“空无的时间”和“充实的时间”是其并存的两种时间经验,它们分别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意义建构模式。“抛入的此在时间”和“断裂的梦幻时间”是其共有的两种现在的瞬时类型,时间经验在当下瞬时呈“空间化”的聚集和撒播形状。从相对中看取绝对、虚无与实有的转化生成的时间“辨证性”,是其“中间物”意识的内核。  相似文献   

12.
文章纠正了唐代陇右道不是官吏贬谪地点的观点,指出,唐代西域有一些贬谪官吏,并对这些贬谪官吏遭贬的原因及时间进行了分析考证。学术界有关贬谪官吏败坏了地方风俗的观点也不完全正确,唐代贬谪到西域的官员多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们具有良好的政治文化素养和治国安邦的才能,对唐朝经营西域及地方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还对唐代有关贬谪官吏"量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民国初期,土匪蜂起,匪患日炽,山东、直隶两省交界地带尤为严重。匪患的滋长、匪势的猖獗与当时的政局、当局的治匪策略及经济因素紧密相关。要消除匪患并非单纯的剿、抚所能决定,而应从根本上铲除匪患滋长的根源,对社会各方面进行大变革。但民国政府当局无法做到这点,对匪患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见其效。  相似文献   

14.
就《水浒传》而言,至少存在3个时间概念:事件发生的北宋;作品产生的元末明初;读者所处的时代。空间与时间交织在一起,不能截然分开。如果不能充分了解空间随着时间而产生的变化,就可能引起混乱。黄河在宋元之间泛滥频繁,下游河道变化巨大,淤埋城镇村庄,改变平原水系道路。《水浒传》中不具体叙述地理位置,显示了作者的明智;而少数看似不合理的行走线路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如元末明初从江州至开封完全可以在梁山作水陆换行,这与当时黄河、运河的状况相符。因此,传统文化和人文学科的研究必须具备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六朝是文学不断走向自觉的时代,文学理论空前繁荣,因此有大量的文论范畴产生,其中不少频繁出现在六朝文人笔下,其内涵多变而复杂,"清绮"就是其中之一.首先,"清绮"在文学风格论的领域,因与"清"相关联,其产生和发展不仅反映了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而且较为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论深厚的哲学基础.其次,它和中国古代文论的其他范畴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当文学在不同时代产生不同思潮及表现不同审美倾向时,其意义也在不断地丰富或变迁.更重要的是"清绮"在六朝文论中极具代表性,为此,微观地用"以意逆志"的方式将它区别于"绮靡"、"轻绮"等几个相近的范畴,对认识六朝文学及相关作家作品的共性与个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南北朝时期,一些南朝文人模拟公文形式创作了许多俳谐文。这些俳谐文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可以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文体的发展变化、文人的思想观念等方面找到其原因。从创作目的上看,其中有的具有明显的现实针对性,有的纯为解颐之资,但在有意无意间也反映出现实的内容。在艺术风格和创作技巧上,它们独具特色,而又与当时整个文坛的风气有一致之处。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产生了以“银荒”为中心的货币危机,由此引发了全面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关于货币问题的研究与讨论,一时成为鸦片战争前后朝野上下的热门话题。本文的重点是对当时士人提出的观点和看法进行综合和概括,并结合当时的议论和后来的研究对之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8.
元初“以儒治国”思想在金元之际提出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 ,在忽必烈时代开始形成 ,其间蒙古统治者的施政方针虽以儒学为主 ,但较为混杂。从元成宗始到仁宗这一时期 ,随着科举取士制度的正式施行 ,元初“以儒治国”思想趋于成熟化  相似文献   

19.
14世纪,中国基本处于全国统一的态势。中国文学呈各种文体繁荣的局面。值得注意的特点是汉文化圈的扩大,文学中心南移至当时的江浙行省东南沿海地区。当时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时期,民族融合和多民族汉文文学创作大量出现:小说、戏剧发展处于嬗变期,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品。文学发展中萌生新的因素、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裹足”与“箍腰”分别是中国明代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最为风行的时尚行为。由此中国风靡“三寸金莲”,而西方出现了“塑身内衣”,虽然给女性的肉体上带来很大的痛苦却极为流行。本文通过对这两种设计文化的分析开始,着意于引出其流行背后的原因,并对中国明代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女性审美、女性社会地位、女性用物发展趋向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