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久以往,地方年鉴都是以“官书”的面目出现,这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其经营方式的转型势在必行。笔者提出地方年鉴的信息采集方式也需要改革,不能仅停留在政府部门的单向供稿方式,而应在依托政府主管部门供稿的同时,有意识地建立基于新闻媒体、社会团体、企业集团等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网络供稿体系,促进地方年鉴逐步减少政府拨款,走独立法人的道路①。1.地方年鉴应摆脱“官书”的束缚。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提高信息意识,加强信息工作,及时收集、正确利用和不断交流信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地方年鉴是按年度出版…  相似文献   

2.
年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自身具有计划经济的烙印,曾一度被人们称为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的“官书”,其读者对象也固定在比较狭小的范围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地方综合年鉴虽然是一种作为“百科全书”式的大型资料性工具书,但其走向市场的命运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各地首轮地方志的编纂出版工作基本完成后,根据《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一些具备条件的地方陆续编纂出版发行地方综合性年鉴,对下轮续修志书积累资料、稳定续志主体发挥了积极作用,年鉴的编纂出版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然而在实践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如何发挥年鉴的作用,如何解决年鉴编纂与利用“分离”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分离”之一: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偏颇,年鉴编纂与利用脱节,重编纂,轻利用。在“言必谈政绩,行必为政绩”的思想支配下,认为完成年鉴编纂出版工作是硬指标,是看得见拿得出的,而抓年鉴利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10多年来,年鉴事业蓬勃发展,但有些地方综合性年鉴地方特色突出的并不多,翻开年鉴来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不多,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差不多,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差不多,工矿地区与农业地区也差不多。很多地方综合性年鉴,除了统计数字的差异外,其他方面的特色大都被淹没了。为什么会出现地方综合性年鉴地方特色不突出的问题呢?一是地方综合性年鉴编纂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认为地方综合性年鉴只要全面准确地反映一个地域社会经济发展在一年内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研读了几家地级以上的城市综合年鉴,对年鉴的厚度、装帧设计、各类条目的撰写手法以及框架设计、地方特色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可以说是各有千秋,收益颇丰,很多地方均值得赞赏。但是,在赞赏的同时,也发现了目前年鉴的通病就是“体胖”、“臃肿”。许多地方的年鉴装帧越来越精美,开本由16K到A4K,从黑白印刷到四色甚至五色印刷;  相似文献   

6.
一个时期以来,年鉴界有年鉴应是“官书”还是“民书”、“商书”之争。一些同志认为,年鉴的“官书”性质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应“转轨变型”,变“官书”为“民书”;年鉴的读者定位也太窄,不能局限于为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研究人员服务,而应“飞人寻常百姓  相似文献   

7.
年鉴,无论是综合性年鉴还是专业性年鉴,其宗旨都是要给人以“鉴”,而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可以说,比较是年鉴的主要的表现手法。年鉴的比较手法大致分为两类,即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指地域之比,旨在突出地方特色。这种比较要求比较体双方有一定本质上的关联,具有类同或类似之点,这样比较才具有可  相似文献   

8.
《高邮年鉴》《高邮年鉴》是由中共高邮市委员会、高邮市人民政府主办,高邮市地方志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纂,高邮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辑出版的地方综合年鉴,创刊于1987年,每年编纂出版一卷,至2008年已连续出版20卷。该年鉴全面记述了高邮市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新成就、新经验、新典型。先后创设“体制改革”、“趣闻轶事”等常设篇目和“第四届中国邮文化节”等年度特设篇目,彰显了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年度特点和自身特色,曾经获得全国年鉴综合评比第一届、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年鉴中,除纪检监察部门及公检法的内容以外,很少记录社会存在的问题,往往浓墨重记成绩,轻描淡写问题,有的年鉴甚至只报喜不报忧。相当多的年鉴问题性条目的文字量不足全书文字总量的千分之一。这样,读者通过年鉴只看到社会的一个方面,而看不到另一方面,得不到完整的信息。其原因有三:(1)我们的地方综合年鉴作为“官书”,在条目  相似文献   

10.
在编写地方综合年鉴过程中,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对社会上和我们工作、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负面的东西,即所谓的“问题”要不要反映、怎么反映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年鉴所记述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成就和经验,即都是属于“颂政”方面的资料。即便反映“问题”,也是浮光掠影、晴蜒点水,或者干脆文过饰非、反话正说,落得左右逢源,皆大欢喜。不消说,成就和经验,成功与辉煌,是  相似文献   

11.
地方综合性年鉴是中国年鉴家族中较大的一个群体,其范围包括省级年鉴、城市年鉴、地州市县区年鉴。地方综合性年鉴多为各级地方政府主办,是集权威性、综合性于一体的信息工具书。20世纪80年代,地方综合性年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应运而生,成为读者面较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法制”篇是地方综合年鉴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我国处于转型时期而“依法治国”的当今,更需要年鉴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纵观地方综合年鉴“法制”篇的现状,笔者有如下认识。 一、篇目名称。目前综合年鉴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3.
地方综合性年鉴在编纂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忽视二次文献的问题。据粗略统计,目前出版的地方综合性年鉴中,二次文献在年鉴中的份量仅占5%左右,内容太略,辐射面过窄,设计不够规范。众所周知,地方综合性年鉴是一地每年度各方面重要信息汇集于一体的资料性工具书,其内容有主次之分。二次文献在年鉴中尽管处于次要位置,但次要不等于不重要,不将它提  相似文献   

14.
年鉴创新是当前年鉴界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也是年鉴界同仁们不断追求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张家港年鉴》在创新问题上,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如根据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设置“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5.
年鉴应努力办出专业特色、年度特色和地方特色。年鉴发挥这些特点,就会生气勃勃,永葆青春。年鉴要突出特色,不能被动地等待从条目选题和写作中体现出来,而应从框架设计入  相似文献   

16.
城市年鉴属于地方综合性年鉴,具有地方综合性年鉴的特点:一是地方性,在范围上载录一个城市区域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二是综合性,在内容上要顾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三是时代性,在框架设计上强调反映当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表彰新时期产生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城市年鉴作为地方综合性年鉴,具有上述的共性之外,还具有个性。其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两者相互依存。城市年鉴应突出个性,才能在众多的年鉴中显示出  相似文献   

17.
地方综合年鉴是大型的信息密集型工具书,集权威性和综合性于一体。如何为读者提供“点击率”较高的信息,不断完善年鉴的信息功能显得十分重要。地方综合年鉴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框架体系。作为“官办”年鉴,其篇目框架属公共信息体系架构,并已形成信息全、重点突出、连续性强的信息流,有较强的资政、存史、对外宣传、招商引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80年8月,新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年鉴《中国百科年鉴1980》生,不到30年的时间,中国的年鉴出版物已经蔚为大观,据不完全统计,正式出版的年鉴就有数千种。涉及的内容多如繁星,年鉴事业从业人员据说有10万余人,规模庞大,世界之冠,堪称“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9.
年鉴贵有特色,特色贵在创新,创新源于生活、源于编纂者的精品意识。《临安年鉴》在连续编撰出版7部后,在第8部中尝试搞“特事特编”,效果颇佳。一、“特事特编”要抓要事,与政府工作接轨地方性综合年鉴是政府主办的,因此,要  相似文献   

20.
年鉴,是一种信息密集型综合性资料性工具书,与其它志书一样,其功用在于“资政、教化、存史”,而年鉴更强调服务于现实。衡量一部年鉴质量的高低优劣,归根结底,是要看其能给人们提供多少有效信息,能使人们从中得到多少鉴戒和启迪。因此,就要千方百计突出年鉴的鉴戒功能,在“鉴”字上多下功夫。怎样在“鉴”字上下功夫?笔者认为,在编纂中,除了应遵循年鉴在指导思想、体例、内容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