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993年以来,随着市场物价不断上涨,通货膨胀由温和型向恶性型发展,这个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能否有效地抑止通货膨胀直接关系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文试图对通货膨胀现象作些理论分析,并提出遏制通货膨胀的若干对策思路.一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告诉我们,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经济现象.当流通货币量超过可供的商品和劳务价值总和时,势必导致商品价格水平上涨,流通中的货币贬值,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这就是说,通货膨胀包括互有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纸币发行过多,这是产生通货膨胀的起因;二是通货贬值,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纸币这一价值符号代表的金量减少了,这是实质;三是物价上涨,这是通货膨胀的标志.对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人们的认识不尽一致,理论界有成本推动说,体制转轨说、结构说,还有价格改革说等等.笔者认为,从总体上说,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失衡.总需求的存量和增量都大于总供给,这样在需求拉动下,扩大的货币流通量超过了商品可供量.结果价格上涨,由此引发了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投资需求,一是消费需求.社会总需求膨胀既可表现为投资需求膨胀,也可表现为消费需求膨胀,还可表现为两者同时膨胀.改?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是需求约束性经济,社会总需求决定着社会经济运行.除政府支出外,社会总需求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两部分组成.消费需求的运行特点取决于经济制度和体制.消费需求不仅构成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通过传递效应决定投资需求.同时,投资需求又有自身的倍加效应,并且周期性运行.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社会总需求(除政府支出外)并导致社会经济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3.
以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为中心的治理经济环境将是我国今明两年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我认为,作为抑制通货膨胀,治理经济环境的前提,必须对膨胀的内在机理有清晰的认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正确选择消除膨胀的合理可行的措施,本文试图对消费需求膨胀机理及其对投资膨胀和社会总需求膨胀的影响作出说明,并提出治理消费需求膨胀的基本措施,以就教于经济学界。  相似文献   

4.
投资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但是与消费需求不同,它不是最终需求,而是中间需求。投资膨胀或投资需求膨胀是指实际上用于投资的货币支付能力过度增长所引发的投资品短缺和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现象。投资膨胀是指总的投资规模过大,而不是指个别行业的过度扩张,当然投资规模膨胀最终会体现在某些行业的过度发展上。  相似文献   

5.
治理总需求膨胀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应很好地完成。由于总需求是国民收入分配过程的直接结果,其现实承担者是货币,并且同财政活动及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有着内在的联系。总需求膨胀的形成往往是因为国民收入分配失误、通货膨胀、财政活动失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过快增长等因素激发起了总需求的盲目增长,使得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在总需求的过猛增长下形成了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的膨胀性总量失衡。因此,就总需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对政府投资行为缺乏严格法律监督和责任制,造成国家重点项目的投资资金严重短缺,计划外的投资急剧膨胀,各种楼堂馆所压而不下,从而大大加剧了社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状况。其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社会投资总规模失控,增大了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缺口;二是投资结构日趋不合理,使基础产业(包括农业、能源、原材料工业、交通,以及社会基础设施)和加  相似文献   

7.
投资需求是构成社会总需求的重要宏观经济变量。投资需求虽然在数量上小于消费需求,但它却是总需求中最易变动并且波动很大的部分,它的波动会通过乘数过程而引起总需求乃至总需求与总供给关系的巨大波动。因此,作为调节投资需求的投资政策,是稳定总需求增长的重要宏观经济政策。投资政策通过对投资总量的约束和调整,可以有效地保持总需求稳定增长,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大体平衡。一般来说,总需求的过大波动如果没有投资政策的作用,是很难稳定下来的。因此,为了稳定总需求增长和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必须要制定和使用科学的投资政策。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造成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社会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因此,治理经济环境,主要是压缩社会总需求,克服经济过热现象,同时,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有效供给,以抑制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主要是由社会的投资需求和社会的消费需求所组成的;消费需求又包括居民个人的消费和社会集团的消费两种情况。近几年来,社会集团消费恶性膨胀,已成为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拉动经济增长,必须要使增加投资与扩大消费双向启动 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要适度增长,必须使社会总需求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社会总需求不旺,经济则难以保持适度增长。社会总需求是由投资和消费构成的国内需求与商品出口形成的国外需求两部分组成的。它们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在不同条件下,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不同的。从目前国内国际经济走势看,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减弱,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将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从国外经济来看,…  相似文献   

10.
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主要构成部分,一般要占到总需求的三分之二左右,因而总需求的稳定增长有赖于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消费需求与总需求的这种内在关系,使消费政策对于保障总需求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消费政策作为调整消费需求总量变动的行为准则,可以直接约束或扩张消费需求总量,通过消费需求的变动而影响总需求的变化,从而对总需  相似文献   

11.
我国所有制的现存主体形式是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以下简称国有制)。即国家是生产资料社会所有权的代行主体。改革伊始,便触及了国有制这一我国所有制的主体形式。扩大企业自主权确实给经济注入了一些活力,但这一改革并未克服旧的国有制的根本弊端,而且还带来了许多新的棘手问题。现在,我们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社会总需求膨胀。社会总需求膨胀在旧的国有制下主要导源于国家的扩张冲动,企业的投资决策权很小,有可能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整加以克服。现在的社会总需求膨胀则主要导源于企业对消费收入与投资资金同时增长的追求。如果企业的预算约束是软的,即消费基金与投资资金恒等于已经创造出来并且已经实现的价值量,那么就不可能出现以消费与投资同时膨胀为  相似文献   

12.
一、经济体制对地区投资结构的影响1、传统体制下的地区投资结构在传统体制下预算约束是软的,主要表现在:(1)国家的投资拨款是无偿的;(2)税收制度是软的,赋税征税很不严格;(3)信貸制度是软的,它实际上允许不履行信贷的偿还业务。在这种预算约束下,企业不承担投资责任和风险,极易诱发投资扩张冲动和“投资饥渴症”,形成社会性的投资需求膨胀,使社会总供给难以满足社会总需求,(?)而铸就社会主义传统体制下需求膨胀的经济  相似文献   

13.
南京是一个具有较强经济辐射功能的中心城市 ,扩大内需具有两层含义 :一是扩大总需求 ;二是扩大南京地方产品的市场需求。一、南京市城乡总需求结构现状GDP的最终使用或支出方向包括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存货增加和净出口。这四个部分的结构 ,就是总需求结构。一般而言 ,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之和占GDP的比例在90 %以上 ,是总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把消费占GDP的比例称为消费率 ,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称为 (固定资产 )投资率。南京市GDP及总需求结构、各种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见表 1和表 2。从表 1可以看出。南京市GD…  相似文献   

14.
信贷杠杆是最重要的经济杠杆之一,通过贷款利率的高低和贷款条件的优劣,影响和调节社会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实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稳定协调地发展。固定资产贷款利率过高,会抑制投资需求,延缓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过低,将刺激投资需求膨胀,导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比例失衡。解放以来,国家为了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行了一些优惠利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们面临着各种经济问题相互交织的宏观经济环境,其特征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与此同时,由于抑制需求在供给方面,又遇到了一系列现实的矛盾和冲突: 其一,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基金增长和货币投放鉤失控局面1989年仍难以改变,积累和消费膨胀的同时并发,是近年来宏观控制有别于以往的一个显著特征。其二,就财政趋势而言,1988年的赤字仍未弥补,1989年的形势仍是严峻的,在财政赤字不能向银行透支借款和国库券发行数额已定的情况下,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就成为紧缩性财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宪忠 《东岳论丛》2004,25(1):70-74
降息杠杆对消费需求的撬动功能不大,对投资需求的带动效应更小,对启动国内总需求不可能产生显著的利率效应。降息的根本缺陷就是在不能有效地刺激消费需求的同时,又减少了作为资本形成和投资需求唯一来源的储蓄。事实和逻辑表明,启动国内总需求的根本路径和关键切口不是消费需求,而是投资需求。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可持续投资,而可持续储蓄又是可持续投资增长的关键因素,通过提高利率、鼓励储蓄并将储蓄转化为大规模有效投资的方式,才是长期启动国内需求的治本之对策,从而是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一、体制转换时期投资膨胀的特点我国正处于一个新旧交替、二元体制并存的体制转换时期,即从过度集中的排斥市场机制的计划主导型经济体制向国家间接调控和市场体系相结合体制转变的特定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投资机制发生了变化,宏观控制的难度加大,二元机制交互作用形成新的投资膨胀环境,也相应产生出投资膨胀的一些新特点:1.投资膨胀与投资不足并存,并互相牵制。投资膨胀是一个相对概念,它至少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方面,投资所需要的人财物力与社会上可提供的人财物力相比较,如果投资需求超过国力的可能称为投资膨胀;另一方面,投资现实规模本身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投资需求相比较,如果投资现实规模大于投资需求规模称为投资膨胀。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改革处在全面起步的重要历史时期。如何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保持宏观经济的平衡,是深入推进改革的重要条件,也是理论界讨论的焦点。目前主要倾向性的观点认为,解决我国现阶段由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引起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必须从控制总需求入手,宏观总量管理主要是总需求管理。主张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过“双紧”政策煞住总需求,实现总需求与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三个阶段涉及四种经济成分 ,总供给与总需求非均衡运动中所出现的宏观经济现象构成各阶段的主线。在一系列宏观经济现象中 ,需要注意积累、消费、投资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转轨时期,由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预算软约束的影响,致使消费需求的常态不足、投资需求的常态过热。政府通过贷款规模控制投资需求,贷款规模管理既有长期考虑,也有短期考虑。在自有资金不足情况下,总需求取决于实现购买意愿的资金来源数量;在自有资金充裕情况下,总需求取决于购买意愿。根据投资需求的常态是过热的判断,自有资金不足更具现实性。在自有资金不足情况下,总需求的波动由贷款规模的波动引起。在国有经济自有资金不足而民营经济自有资金充裕情况下,总需求波动的原因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