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范畴,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也是皮亚杰理论中最复杂、最不易把握的概念.皮亚杰的认识起源于活动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十分接近,而且从个体认识发生的角度支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起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而不是单纯起源于物质本身的观点.但是皮亚杰的"活动"范畴不是尽善尽美的,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畴有着原则的区别,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整体论意义观是奎因对逻辑经验主义观察意义论的修正。它包括:拒斥语言的博物馆神话;观察句具有相对独立的经验意义;具有经验意义的是整个科学等三方面内容。它的目的在于拒斥先验认识.奎因认为人的知识不存在一种独立于人的实践的基础.证明不是在观念(或字词)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是谈话和社会实践的问题。他强调观察句具有相对独立的经验意义,理论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但并不是所有理论语言在经验上有自己独立的支点.具有经验意义的单位是整个科学。  相似文献   

3.
无效经济合同是否能转化成有效经济合同,近几年来一直有争论,主要有“转化论”和“不能转化论”两种基本观点.这一问题关系到怎样正确处理无效经济合同,所以有探讨的必要,本人拟提出粗浅看法,以求教同行.转化论者认为:无效经济合同和有效经济合同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是可以转化的;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有效变无效以及做好变无效为有效的工作,是法律工作者的任务.不能转化论者认为:合同的有效、无效是根据事实定下来的,是转化不了的;至于处理方法则可灵活多样.我是持后一观点的.  相似文献   

4.
信念伦理是否可能的问题取决于我们如何解答信念义务悖论。已有的解答方式有五种:直接意志论者的解答方式是否定信念非自主性论题;非意志论者否定了意志控制论题,这既可为否定信念伦理提供基础,也可为其他解答方式预留空间;间接意志论者认为信念伦理无须预设直接的意志控制;相容论者认为信念伦理无需任何形式的意志控制;否定的意志论者致力于揭示信念获得与信念消除之间的非对称性,此观点可以在预设某种意志控制的框架内为信念伦理提供有限的空间。反思这些不同的解答方式可知,直接意志论是错误的,间接意志论足以保证信念伦理的正当性,它不但可以兼容非意志论的观点和相容论的正确前提,亦可吸纳否定的意志论之正确洞见。  相似文献   

5.
普列汉诺夫的美感论是什么性质的?这是学术界对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美感问题上,“普列汉诺夫常常自命为阶级论者,但不完全对.他曾经是阶级论者,但后来他已变成阶级论和人性论的调和论者,最后则索性变成为生物学的人性论者.”(《试评普列汉诺夫的审美感的人性论》,《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第2期第2页)这样的评价,是否符合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的实际,是否公允,我认为有值得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刑事法律论证的逻辑基础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律三段论是刑事诉讼中控、辩、审三方所采用的最基本的法律论证模式,其背后的逻辑基础是什么,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根据传统观点,法律三段论的逻辑基础是直言三段论;演绎逻辑基础论者主张演绎逻辑是法律三段论的逻辑基础;反演绎逻辑基础论者基本上否定了逻辑在法律审判中的作用。现实主义法学派的反演绎逻辑基础论观具有片面性,法律三段论应有其逻辑基础,应以非单调逻辑作为逻辑基础,用缺省规则表达无罪推定规则,重新修订传统法律论证理论,探讨刑事法律三段论的逻辑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7.
逻辑经验主义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这一经验论的基本教条。奎因对这一教条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从而导致逻辑经验主义的衰落和退出历史舞台。奎因的批判揭示了科学认识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演绎与归纳、理性和感性等范畴之间的辩证联系。但从现象论层面上来说,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仍然有一定的区别,认识到这一区别对我们更好地理解真理问题(真理的意义和检验标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皮亚杰时期,关于儿童道德形成问题观点不一.精神分析学派认为道德是儿童内心固有的良知良能的展开或内心固有的道德种子的成熟.皮亚杰则认为道德的发展与认知和情感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在儿童道德形成问题上这两种观念相互起作用.儿童内心固有的良知良能、皮亚杰所说的情感对于儿童道德的形成是缺一不可的.在儿童道德感的培养上,笔者认为音乐作为一种独特情感作用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9.
当代功利主义者或后果论者从元伦理学来论证康德主义与功利主义或后果论是相容的,而如果我们从规范伦理学来论证康德主义与功利主义或后果论是不相容的,这并不是对他们的反驳。但是即使从元伦理学来看,康德主义与直接后果论也是不相容的,而与一种间接后果论,即配得幸福论或应得后果论是相容的。康德不是直接的后果论者,而是直接的义务论者,而直接的义务论与间接的后果论是可以相容的,康德作为直接的义务论者能够同时是间接的应得后果论者。  相似文献   

10.
古汉语中没有系词,这是中国古代没能产生类似于传统词项逻辑推理理论的重要原因.程仲棠先生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批评,认为它的错误在于把逻辑载体当做了逻辑本体;逻辑本体是客观的、唯一的,语言是逻辑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可以承载相同的逻辑本体.程先生的论证有失偏颇.第一,某种语言可以表述一种逻辑并不意味着使用这种语言就可以发明出该逻辑.第二,“逻辑本体”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概念,对于逻辑学来说,它是一个不必要的假设.第三,传统逻辑的规则产生于自然语言的用法,古代汉语的特点使得中国古代先贤未能发明出类似于三段论那样的逻辑理论.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和评价"审美意识形态论"应坚持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观点.无论从历史的角度看还是从逻辑的角度看,"审美意识形态"都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它也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范畴.所以,称其为"一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规范性的理论建构"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科学与实证主义的抗争从未停息过。当下的“社会建构论运动”正是反实证主义传统在后现代境况中的继续。因此,与其说“社会建构论”是一场运动,不如说它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的一种共识。然而,在这一大的前提下,又存在有许多不同的主张。通过对社会建构论某些代表观点在社会科学中的发生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发展进行梳理,可以探讨语言(或话语)与心灵实在间的内在逻辑是如何建构起来的;亦可以此来认识为什么社会建构论者在不同程度上都认为话语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合法主题。  相似文献   

13.
现代逻辑创始人弗雷格认为专名与谓词分属不同的层次,具有很大差别;罗素、奎因等人认为专名是缩略的或人造的谓词,二者具有某种间接联系;伯奇认为专名本身就是谓词,二者具有直接联系.现代逻辑的产生使得专名的逻辑地位凸显,但随着现代逻辑的发展,对专名的处理越来越形式化,离人们的直觉也越来越远.其实,专名就是专名,谓词就是谓词,专名用个体常元来表示,谓词用谓词符号来表示,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将专名转化为谓词或与谓词相等同的观点忽略了二者的区别,而且也违背了人们的直觉.  相似文献   

14.
西方学者一度对索尔·贝娄作品性质的归宿问题产生过一些争论。有论者称贝
娄为现代主义作家;也有论者认为贝娄一生都在同福楼拜等现代主义作家的美学主张进行论
战;还有论者干脆认为贝娄与现代主义创作格格不入,是一个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厘清
上述观点后,可以从贝娄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贝娄小说中的现代“荒原”情结以及女
性人物塑造三个方面,来看贝娄小说创作中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5.
技术中性论与技术价值论之争缘于对技术本质的不同理解。技术工具论者片面地把技术理解为单纯的工具、手段,必然得出技术中性论的观点。技术决定论及社会建构论者从社会层面反思技术,得出技术负载价值这一结论也有其逻辑必然性。技术过程论把技术理解为过程的存在,在过程中实现了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因此,成功地消解了技术中性论与技术价值论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真之紧缩论者可以提供一种解决说谎者悖论的方法。与贝尔的基于紧缩论的"无意义策略"不同,紧缩论的方法并不需要诉诸某种非紧缩论的意义理论去说明说谎者语句的无意义性。借助DT-原则或真谓词的可消去性特征,紧缩论的方法足以阻止说谎者悖论的产生。尽管紧缩论本身无法解决"划界问题",即无法完全确定说谎者语句是否是真正的真之载体,但由于紧缩论的方法保留了经典逻辑作为其基底逻辑,而经典逻辑的二值语义学很自然地排除了有真值但无意义的语句导致的假的T-语句,这也使得紧缩论的方法较之其他解悖方法而言是一种更为经济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认识活动中的必然性因素,直接关系到人类认识活动的有效性和科学知识的可能性。本文简述了自休谟、康德等古典哲学家直至罗素、艾耶尔、奎因、克里普克等现代哲学家围绕这一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及其进展。哲学家们的特点是越来越把这一问题局限于逻辑形式中,而发生心理学家皮亚杰则认为必然性因素存在于主客体的联系中介,因而他从这一联系中介中去探索主体认知结构的发生,从动态中把握必然性问题。本文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主客体的联系环节——实践活动中去认识必然性问题,得出了全面、深刻而科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法治的距离--中国国有企业法现象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法治理论的源流,法治真谛大抵有四种表达法治必须成为社会普适性的信仰;法治必须成为社会的基础秩序性依赖;政府必须守法而成为法治的典范;民本应该成为法治的灵魂.以中国国有企业法现象作为案例,并将其放在法治框架下进行实证分析,折射出来的恰恰是法治未能实现的一个片断企业法没有成为公民的信仰;政府没有成为遵守企业法的典范;企业法的模糊性违背了法律的理性从而在实践中造成变形;转型期的立法现实也造成了企业法的被弃置.可以看出,法治理论在中国可能存在被误读的情形.也就是说,在中国,文本法治离社会法治尚有一定的距离.企业法为什么没有从文本法治走向社会法治?中国法学家和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大体有三一是文本论,认为因企业法文本质量不高导致适用困难;二是解释论,认为因法解释学的不发达而导致对实践的无能为力;三是实践论,认为因转型实践现实的复杂易变导致适用困难.然而,文本论者看到的是表像,解释论者只是搬运西方的框架,实践论者观察到的也仅是实像的一部分.真正要缩短文本法治与社会法治的距离,最佳选择是实现法调节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实在主义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四重的:如实地发现事物的真理,扩大和整合这种已知真理;获得理论上有根据的并且可以证实的一般生活实际知识和有专业功能的特殊知识;最后在人类社会中以连贯的和有说服力的方式对老幼普遍传布这种知识。实在主义者不同意杜威攻击古典哲学并企图用工具主义把理性从其天生的指导地位降到辅助地位。认为学校不是整个社会而是社会的一个重要机构;它的目的不仅是把学生卷入生活的漩涡;它的功用毋宁是用一种反省的、批判的方法寻求正当解决实际问题的确切根据;它的职责不仅是提供初步经验,而且也提供方向和指导。实在主义思想否认集体心灵论和个人主义论这两种极端看法。他们发展和维护第三种立场;指出人们的理智活动能如实地掌握事物,并能用一致的语言形成共同的目的,从而彼此了解和共同遵守。他们认为人类集体生活和许多显著的表现人性的事物一样;并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教育学习获得和保持下来的。实在主义者对工具论者认为民主是一个没有固定原则指导的完全流动过程表示不同意。民主理想中的自然权利和义务的自然规律概念,基本上是从实在论出发的。实在论者认为民主的理想是符合科学及西方最好的哲学,并相信这个理想以及实在论的、唯理论的假设,应当在我们学校里得到适当教授和维护。低级学校里应当尽可能具有说服力地来传授,在高级阶段可以批判地并较多地考虑到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研究中应如何看待逻辑,这是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一直存在有不同的意见。本文拟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可以简单地表述为经验主义的归纳论、唯理主义的演绎论和非逻辑主义的假设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