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去年3月底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又添了一支新军——证券投资基金。虽然从世界范围来看,它已经走过了130余年的历程,但是对我国年轻的证券市场而言,却是一个新生事物。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 证券投资基金是金融信托的一种,由不确定多数投资者不等额出资汇集成基金(主要是通过向投资者发行股份或受益凭证方式募集),然后交由专业性投资机构管理,投资机构根据与投资客户商订的投资最佳效益目标和最小风险,把集中的基金适当分散于各种证券。获得收益后,由原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而投资机构本身则作为资金管理者获得  相似文献   

2.
开放式基金由于投资者的申购和赎回要频繁地买入或卖出证券,国外多数学者认为由此产生的交易成本会损害基金的业绩。通过对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实证分析发现,证券交易费用与基金收益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在坚持价值投资的操作理念下,买入并持有优质证券的基金会因其交易成本小而获取好的业绩;而在市场行情急剧波动的年份,采取积极操作策略的基金所获得的收益足以弥补其证券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3.
开放式基金作为一种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工具,日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本文首先对开放式基金传统的风险度量方法,以及Bangia、Diebold、Schuermann&Stroughair模型、Hisata&Yamai的L-VaR模型和Shamroukh的流动性风险调整VaR模型进行了综述,指出其适用性与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度量指标,通过改进的指数化换手率来避免因换手率的差异而导致流动性风险测量的失真,构建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资产流动性风险价值和条件风险价值度量模型.同时,考虑股票停牌、权重股等因素,在实证中反映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形成基于流动性风险调整的开放式基金资产变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基金市场现存问题1.投资者还没能正确认识基金。现在许多的国内投资者对基金缺乏认识,或者认为投资基金不如投资股票,因为后者能够在短期内带来高收益;或者认为投资基金不如存款,因为后者安全。其实,基金既有股票的收益性,又有存款的安全性,不过程度都略低。它是一种介乎于股票和存款之间的投资品种,并且注重长期投资成效。从目前的实践效果来看,其净值增长率超过股市,分红超过存款,达到了预期操作的目的。但投资者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国内居民金融投资意识淡薄,参与证券投资的程度较低。2.制度缺陷。首先,在缺乏卖空机制的中国证券市场上,证券投资基金只能做多、不能做空,极大地制约了证券投资基  相似文献   

5.
依据养老基金投资的目标、风险收益偏好、投资范围和投资工具限制,通过运用、发展经典投资组合绩效评价理论方法,可以探索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绩效评价一般理论方法。运用风险调整收益的绩效评价方法,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基金、企业年金基金、职业年金基金、商业养老保险基金及其投资管理机构和任一单个养老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收益进行衡量、比较、评价,是检验养老基金投资制度与市场运行的有效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现金流信息、现金流风险与股票收益定价的关系,建立了包含现金流信息的多变量股票非预期收益定价模型,并采用2002年1月至2011年4月间中国股票市场的有关交易数据、机构会计收益预测数据和财务数据,检验了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的预测,发现:1)由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估计出的正现金流信息对股票非预期收益、股票实际收益、股票超额收益均具有稳健的解释能力;2)由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估计出的现金流风险反映了股票的系统风险,可以对股票预期收益定价;3)在解释股票超额收益方面,由现金流信息、现金流风险、分析师跟踪人数与宿成建3变量模型构成的多变量模型优越于Fama-French 3因子模型变量与现金流信息、现金流风险构成的多变量模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也得到迅猛发展,使得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管理显得愈加重要。然而,在当下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将自己的资金投资在股票和证券等金融产品上,以此来获取较高的和收益,其中风险机制无不贯穿于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管理中,如果减小投资风险,从而获得较高的收益一直是众多人士关注的话题。对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风险机制在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同时也提出控制风险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基金的资金流量构造投资者情绪指标,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情绪对股票收益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乐观情绪的影响高于悲观情绪,而极端情绪在我国市场中具有独特的预测能力。利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建立合理的情绪指标,可以作为预测市场未来波动的可靠指针,为我国证券投资者及监管者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私募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特定对象的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私募基金的一种,它通过私募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投资者按其出资份额分享投资收益、承担投资风险。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退出机制,投资者可通过上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系统检验经理个人特征与基金业绩、投资风格的关系,发现:(1)年龄、基金从业经验、海外从业经验、教育程度、CPA/CFA资格、理工&财经双专业是代表基金经理风险态度的个人特征;(2)海外从业经验是代表股票市值选股风格的特征;(3)CPA/CFA资格、理工&财经双专业是代表股价动量选股风格的特征;(4)经理所毕业大学排名既是代表股票成长性选股风格的特征也是代表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基金从业经验和教育程度个人特征将影响投资者申赎行为,投资者决策时依据的是代表投资风格而非投资能力的个人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上市公司投资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根据行为金融理论和风险定价理论提出对照假设,应用排序组合法和截面回归法实证发现:投资水平高(低)的上市公司后期股票收益低(高)于前期;投资与股票收益的关系动态变化,高投资公司前期的股票收益高于低投资公司,后期则相反,表明投资者对公司投资过度反应;投资扩张后,股票收益不一定下降,而且控制投资因素后股票收益与盈利、账面市值比、贝塔没有显著正相关,结果不支持风险定价理论。投资效应的原因是当前国际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本文为此提供了中国经验证据。表明中国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导致了投资效应,新兴加转轨的中国资本市场没有达到有效市场的要求,这为加强金融监管和投资者教育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假设投资者风险厌恶、且其风险厌恶程度受其情绪影响的条件下,以投资者效用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建立基于投资者情绪的投资组合模型从理论上研究投资者情绪对投资组合结构及其收益-风险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投资者过度乐观时,其将通过银行借贷融资等方式购买超额风险资产;当投资者情绪处于相对理性状态时,其将合理分配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当投资者情绪处于悲观状态时,其将卖空风险资产。当投资者情绪处于过度乐观和相对理性状态时,投资组合预期超额收益与风险正相关;当投资者情绪处于悲观状态时,投资组合预期超额收益与风险负相关。论文研究结果修正了前人的相关研究结论,是对传统投资组合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于对冲基金采用了灵活的投资技巧,其收益序列往往表现出与传统投资方式不同的统计特征与风险收益能力,已有方法难以有效地评价其投资绩效.基于LASSO分位数回归,从影响对冲基金收益的众多风险因子中,挑选出重要的风险因子,考察在不同分位点处对冲基金的收益与风险之间关系,识别对冲基金投资风格,继而给出对冲基金投资绩效评价方法.为验证基于LASSO分位数回归的投资风格识别与投资绩效评价效果,构建对冲基金风格组合投资方案,并将其与基于均值回归构建的组合投资、等权组合投资、Markowitz组合投资等经典的组合投资决策方法进行比较.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LASSO分位数回归的投资绩效评价方法最为有效,给出的组合投资方案能够获得较高的风险调整收益.  相似文献   

14.
投资基金与专家理财——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探讨了国内封闭式基金的相关特性。对于2001年前上市的33只封闭式基金与同期证券市场从收益与风险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得到:33只封闭式基金其收益率的均值与同期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无显著的差异。基金不能给投资者提供超过同期市场平均收益的回报;基金的管理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构成投资组合时,更注重的是对投资风险的控制;相对于普通投资者,基金的管理者同样不具有预测证券或证券市场未来变化趋势的能力;33只基金其业绩总体上不具有持续性;投资基金不具有“专家理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 分装“鸡蛋” 钱往高处走,无论是从资金运行规律还是从投资者个人的利益取向上说,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一点金融常识一定要牢记:任何一项投资工具的风险和回报都是成正比的。收益愈高,风险也就愈大,收益低.而风险也相对就小。比如买股票,利厚,但风险也很大,而一旦公司破产  相似文献   

16.
金秀  尘娜  王佳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11):12-22
投资者根据市场状态变化和板块轮动效应进行安全投资转移,使得资金在行业间流动,导致风险溢出。本文首次从投资者安全投资转移行为的角度对行业间风险溢出进行研究,采用大规模股票与小规模股票的订单流差异量化安全投资转移。利用状态依赖下的敏感性VaR模型(SDSVaR)衡量行业间风险溢出效应的方向和大小,进一步考虑板块轮动效应,构建跨行业投资组合模型,分析行业间风险溢出和板块轮动效应对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状态依赖下的安全投资转移显著影响行业间联动性和风险溢出;考虑行业间风险溢出的资产配置模型能够分散非系统性风险的同时降低截面维度系统性风险,提高投资者的收益,有效地规避极端风险,可以为投资者的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基金市场的蓬勃发展,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广大投资者偏好的理财工具之一。风险与回报如影随行,因此,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上如何获得更大的回报或在一定的回报水平上如何使风险降到最低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本文介绍了评价基金风险与收益的三大指数和影响投资开放式基金的主要因素,同时把运筹学中的多层次分析法引入到基金风险与收益的研究中,以期广大投资者更好的理解和投资开放式基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投资机构的视角出发,将发行嵌入收益保证的股票挂钩票据(GELN)的最优投资策略问题转换为收益保证下的最优投资策略问题进行研究.在随机利率框架下,利用随机最优控制的方法得到了最优投资策略的解.结论表明最优投资策略可以分为三部分:投机策略、利率对冲策略、收益保证对冲策略.由于在GELN产品的标准收益结构中设定了收益的上下限,这就相当于投资机构卖出了一个牛市价差期权给投资者,期权价值被反映在最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中,所以最优投资策略解中出现了新的期权参数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主动型基金持仓行为的角度来研究公募基金持仓与被持股公司未来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基于目标公司的基本面特征和动量信息,本文将主动型公募基金对目标公司的总持仓分解为正常持仓和异常持仓。本文研究发现,异常持仓可以预测公司未来股票收益:根据异常持仓构造的等权(市值加权)投资组合能获得年化8.60%(11.22%)的超额收益;异常持仓对套利成本高和投资者注意力有限公司的股票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另外,异常持仓还可以预测公司未来基本面。本文研究证明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是有信息含量的,同时也提出了如何利用该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金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已经成为广大投资者的一项重要投资工具。其通过专家理财的方式运用投资者投入的大量资金可以构成有效的投资组合,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投资风险并获取收益,进而给投资者带来资本的回报。为了更好的给投资者提供如何评估并选择购买基金,因而本文对主要的投资基金业绩评估方法进行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