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道家所倡导的“道法自然”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体现了自然、保护、和谐的基本原则。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借鉴道家倡导的“道法自然”思想,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个方面,“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公民道德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道家音乐美学思想——自然乐论在发展我国古代自然音乐观方面有着特殊的贡献。文章通过分析老子的“大音希声”,庄子的“天人合一”、“真情自由”美学思想,从而确证了道家自然乐论是中国历史上最合理、最接近人、最接近人民的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道家“法自然”思想是否为西方“自然法”学说的讨论的基础上,分别论析了道家“法自然”思想以及西方“自然法”学说的意蕴,并对其进行比较,指出两者在对待法律的态度、思考天人关系的模式以及文化要义诸方面的不同,进而论证了道家“法自然”思想非西方“自然法”观念。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家以一种超功利的尚美体验方式来认识和把握自然万物,通过"道法自然"的尚美观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主张人通过自身的心性修养使人的生存适应于自然。道家的这种生态思想在梭罗瓦尔登湖两年的生活中得到了实践,解读梭罗与中国道家"尚美、简朴"思想,深入发掘他们思想中的智慧,使其融入深层生态的理论中,将可能实现深层生态学的新超越。  相似文献   

5.
道家和儒家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两级,对中国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产生的影响体现为自然之道,即艺术师法自然,且分为顺应天的自然状态和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两种方式。儒家思想对中国艺术产生的影响体现为中和之美,以音乐为例,则可以分为以乐正心、以心和乐两种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太平经》以“元气”为核心,通过构成论层面上的“元气行道,以生万物”与修养论层面上的“抱元气于自然”两个维度来构建自然观念,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思想。《太平经》中的“自然”具有原则义与实体义两重含义,“自然”的实体义是对原始道家个体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也是道家哲学与汉代元气学说、儒家名教思想沟通融合的结果。同时,《太平经》在构建自然观念时,也出现了“自然”与“道”在逻辑关系上模糊不清的问题,这既是其思想内容杂糅的表现,亦是其思想本身所具有张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自然是道家和玄学基本的思想概念,魏晋以来在玄学的影响下,自然被用于文学艺术批评中,成为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但是由于道家和玄学的自然观存在歧义,因此,以之为思想基础的文学范畴之自然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涵,这一点在《文心雕龙》中得到明显的体现。从《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来看,自然具有自然之道的文学本源论与自然雕饰的艺术论两种基本内涵,对这两种自然之间关系的处理是刘勰文学理论建构的一个基本课题。以自然之道的文学本源论为基础,而使雕缛成体的文学艺术具有自然之本质,是《文心雕龙》建构自然文学理论的基本思路,刘勰以体用结合的思想方法实现了文学的自然与雕饰之间的整合,深化了传统的自然文学论的内蕴。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观念,"自然"向来被认为滥觞于先秦道家尤其是老子。然而,从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视角考察,这种流俗观点不仅需要面对文本依据的考验,更需要应对哲学逻辑的挑战。事实上,在先秦"自然"思潮中,道家"自然"观念仅为脉络之一,由孟子创发的另一种自然之道同样影响深远,但却为学界普遍忽视。相比道家,孟子所论"自然"具有人性规定和道德指涉,可称之为"德性自然"。历经汉魏到宋明一众学者的承继与发展,儒家"德性自然"成为中国哲学史上一脉极其重要的传统,也是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现代转化绕不过去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挖掘道家思想中“自然无为”命题的内在意蕴 ,结合现代社会的若干问题 ,试图实现对“自然无为”的某种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10.
道家的自然无为、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念,与马尔库塞的生态美学思想之间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由哲学、伦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形成的.道家与马尔库塞不约而同地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生态危机开出一剂良药,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哲学与自然科学相脱节的状况仍然相当严重。通晓自然科学的人,很少了解哲学;而通晓哲学的.又对自然科学了解甚少:文理分家。事实上,生产生活的个体的人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总是有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毫无疑问地跨越了自然科学和哲学两大领域。由此可见,实现哲学与自然科学两大领域的联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刘冠军 《东方论坛》2007,3(4):21-27
从经济哲学的视角看,自然科学和单纯的自然力是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一对重要的范畴.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自然科学和单纯的自然力都视为"不费分文"的生产力,但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角度看,自然科学和单纯的自然力这两种不费分文的生产力在价值增殖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前者并入生产过程转移其自身的价值进而使商品的价值量增加,而后者并入生产过程不增加商品的价值量但增加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同时,自然科学和单纯的自然力这两种"不费分文"的生产力又都是价值增殖过程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是同一个过程的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二者并入社会生产实现价值增殖时的社会前提具有"一致性",实现过程具有"同时性",实质联系具有"内在统一性"等.因此自然科学是父,单纯的自然力是母,双双并入社会生产过程,共同结出"新增价值"之果.  相似文献   

13.
自然法观念是西方政治法律文化中的核心观念之一 ,它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经历了柏拉图的正义观、阿奎那的神学自然法、卢梭的公意理论、康德的纯粹理性、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菲尼斯的实践理性等诸种形态的不同向度的发展 ,根深蒂固 ,经久不衰 ,成为人类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考察其不同历史阶段的共性 ,可以看出西方自然法观念自始至终凝结着人类的智慧和价值追求 ;折射着不同阶段的社会矛盾和蕴涵着不同阶段特定的利益要求 ;具有鲜明的历史时空性 ,内涵虽然变动不居但本质是同一的 ,即都是某种理念被不同阶段的人类理性客观化的结果 ,因而使一个阶段的人类社会群体深信不疑 ;它植根于人类的理性 ,是一种客观化了的主观理念 ,从而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恒久性 ;它最终被不同时代的政治哲学家形而上为关于人类社会制度的组织精神和建构原则 ,而表现出它的显性形态。可以说 ,自然法观念是人类理性塑造出来的一种文化理念 ,它的作用就在于把人类头脑中的理想逻辑化。正因如此 ,马克思曾指出 ,自然法是不能够被废除的  相似文献   

14.
论自然债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债务问题是一个法律与道德的边缘化问题,对其之理论探讨亦是从个别的视角检验法律的合理性问题。立法之对自然债务予以法律规制乃是出于自然债务制度所具有的克服法律局限性功能的考量。我国现行立法对之未予规范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5.
自然美主要表现在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自然美的鉴赏应注意观赏的方式、距离、角度和 时间;研究自然美的鉴赏,对于提高审美鉴赏水平,促进自然风景区的开发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然美是自然创化与自然人化共同的产物,自然性即野性是它的基础。自然美具有神性、类人性和社会性。将自然作为环境就意味着人与环境交融互成的内在关系,这一关系既展现为实际的活动,又展现为历史的延续。自然环境美具有整体性、功能性、具体的对象性、实体的精神性、空间的稳定性及时间的变易性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来源丰富、价廉的成熟菠萝为原料,研制出保留其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纯天然饮料.将新鲜的成熟菠萝榨汁、过滤、微波灭菌制成纯天然菠萝饮料.以灭菌前后菠萝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及灭菌后菠萝汁的外观性状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出关键工序微波灭菌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灭菌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灭菌功率为700W,时间为5min.在最佳灭菌条件下菠萝汁中维生素C的保存率为82.09%.采用微波灭菌工艺制备纯天然菠萝饮料可行,其维生素C的保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虽然从古希腊开始就有自然法思想,但自然权利思想则是现代的事情。它是以主体性的凸现为前提的,具有个体性、还原论、计算理性、功利主义等特征。霍布斯、洛克等哲学家用它来对抗神权和王权。黑格尔在他的《法哲学原理》的“抽象权利”这一部分就重构了这一思想,将之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通过指出抽象权利、自然权利的不充分性,黑格尔的法哲学也过渡到了“道德”。  相似文献   

19.
自然辩证法学科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判定的依据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术范式等四个方面。自然辩证法是以自然界、自然科学和技术为研究对象,以自然观、认识论、科学观为研究内容,以辩证法为研究方法的科学。但在学术范式方面由于其研究的综合性和广泛性,使其未能形成完备的学术范式。因而确立学术范式是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当务之急,需要这一研究领域的各个群体突破界限、整体合作,逐渐形成共同遵循的理论规范和方法原则,进而确立自然辩证法独特的学术范式和独立的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20.
自然法思想在西方传统中有着重要地位,然而19世纪却衰落下来,直到二战后特别是近20年来才得到新的发展。赫费是当代自然法的代表,他消解了对于自然法的种种批评与指责,同时提出了自己“批判”的自然法概念亦即政治的正义性,以此他对自然法进行了重构。自然法在他所提出的三个约束力层次中居于最后的也是最高的层次即道德层次。他认为,鉴于自然法思想的复杂性,可以把它本身分为三个层次来研究。这就是他对自然法的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