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因具有能对语言的各个层面作全面描述的特点,逐步与汉语研究有机结合,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至今还是研究汉语语法必须掌握的方法论基础之一,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对中国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理论引进的过程也有不少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赵元任语言学生涯中最杰出的贡献当属现代汉语方面的成就。他以北京音系为基础,使用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和中国传统考据学等学科统一了汉语语音,并采用五度标音等方法来揭示其字调语调的特殊性,他借助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全面系统地分析并确立了现代汉语语法。赵元任的成果促进了国内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的发展以及民族素质的提高,弥补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在语音研究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语义功能语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法研究理论,它强调语义的决定作用,强调结构的功能,主张结合语义表达对语法进行研究。它根据汉语的实际卓有成效地使用了结构主义的各种方法并加以丰富和完善,使汉语语法研究进一步科学化和精密化。  相似文献   

4.
汉语词汇语义研究以西方结构主义理论引入为界,分为传统汉语词汇语义研究期和现代汉语词汇语义研究期。传统研究把汉语词汇语义看做一个有机整体,找到了"义类"和"义核"这两条主线,并不断探索用这两条主线联系整个汉语词汇语义系统。这种动态有机系统观与现代系统论的基本方法相契合。  相似文献   

5.
必须重视语音形式与语法研究的关系──读赵元任《AGrammarofSpokenChinese》黄灵红作为一位国际知名的语言学家和汉语教学专家,赵元任先生在运用结构主义理论方法来描写研究汉语方面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并将几十年丰富的汉语教学经验与研究结...  相似文献   

6.
"却"的语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对"却"进行了多方位,多侧面的考察.对"却"所出现的上下文语境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描述,并概括出其在更大语言环境下的关系语义格式,在这种语义格下,"却"有两种形式的转折,一是条件转折,一是对待转折.意在尝试新方法、解决疑难问题,以推动汉语虚词乃至整个汉语语法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关于确定汉语语素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汉语语素常用的替换法源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汉语语法学界通常认为只能单向替换的组合只是一个单语素。本文讨论这种一刀切的作法的不妥  相似文献   

8.
意义和形式的关系是语言学的根本问题。汉语有重视语义的传统,《马氏文通》和《中国文法要略》即有相当高度的语义研究,但缺乏理论自觉。经过回避意义的结构主义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界展开了广泛而自觉的语义研究,从而加深并拓展了句法结构研究,这使语言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结构主义与翻译研究的真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主义哲学产生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并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结构主义体现在对确定性的追求,在其影响下,翻译理论的研究强调忠实性原则,这一原则对翻译理论的研究影响深刻。而当代翻译理论对此提出了诸多不同的看法,认为意义是不确定的,忠实性原则也引起了不同观点的争论。因此,研究结构主义哲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本质,并考察在结构主义影响下翻译理论研究所具有的特点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跨世纪的中国语法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百年以来汉语语法学由传统语法学向结构主义语法学,由结构主义语法学向多元语法理论并存、互补的历史嬗变,评述了各个发展阶段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有创新意义的论著;从语法观、表述体系、分析方法、观念更新等方面审视了世纪之交的语法学的发展走势;展望了下一世纪初叶语法研究的发展前景和所面临的挑战。既有发展态势的勾勒,也有节点、侧面的描述,为认识中国语法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了一个参考系。  相似文献   

11.
人格研究中国化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研究中国化即人格研究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客观地研究中国人的人格心理与行为,以揭示中国人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发展规律为己任。提升中国的人格研究水平,应该采取正确的研究取向:一是综合化的研究取向,即人格研究要广泛吸取当代心理学各种研究取向之所长,以开放的眼光和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格问题展开研究;二是系统分析的取向,即要以系统整体的观点来指导人格研究,通过对人格系统各要素之间、人格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关系的把握,达到对人格问题的全面认识。当前,我国的人格研究在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健康人格塑造、国民素质提升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西方分析美学秉承分析哲学的语言分析方法,力图将美学问题当做语言问题来加以解决,艺术定义为分析美学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美学推崇妙悟,超越语言通过体验通达最高的无言之美,更重视语言之外的心灵体验。分析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语言观之差异主要根源于中西美学思维方法的区别,依据冯友兰观点,分析美学方法即“正的方法”,中国传统美学即“负的方法”,二者均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关于军民融合的中美比较研究中,呈现出研究主体单一、对策研究薄弱、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欠缺以及话语体系失范等现象。亟待通过改进研究方法,加强对中国军民融合实践经验的分析总结,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军民融合话语体系,来深化军民融合研究,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语篇分析的重点内容是分析语篇的衔接机制。目前关于上古汉语语篇衔接机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中,我们首先应该结合上古汉语的实际,从选择分析对象、确立分析范式、排定分析序列等三方面构建起自己的研究策略,以便上古语篇衔接研究能够科学而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同形异义的情况,这给外国学生学习和运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由美国语言学家海里斯提出的变换在中国被学者广泛应用于汉语语法的分析当中,能够有效地分化歧义结构、揭示间接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等。因此,可以将变换分析的方法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中,通过变换让学生掌握同形格式的不同意义或用法。本文以虚词"跟"在"N1+跟+N2+V+(NP)"格式中的用法为例,通过变换,分析"跟"字在这一结构中的三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6.
作者根据对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已有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了解以及亲身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体会,认为,从《马氏文通》至今,中国国内汉语语法研究不少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学者面对语言事实,加之严谨的学风潜心研究所获得的,而更多的研究成果是在学习、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方法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代各种语法分析理论和方法,对推动和促进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些理论和方法也各自有其局限性。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对于不同学派、不同方面的种种研究分析理论与方法,应坚持多元论,应善于吸取各家各派、各种理论方法中之合理成分,为我所用。语言学科的发展要求我们,我们也有责任,在以汉语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创建原创性的语言研究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CSSCI与社会科学评价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自加菲尔德创立引文索引系统 50年来 ,科学引文索引的应用范围日益拓宽 ,产生了广泛影响。尽管引文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 ,但用此方法评价社会科学是完全可能的 ,而且也是合理的和有必要的。由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联合研制的CSSCI系统以其收录较为完整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数据 ,快捷方便的统计分析 ,多途径的检索功能获得首批用户称赞和学术界的好评 ,它将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为繁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评价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对社会发展研究中的实证分析方法和价值分析方法批判检视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两城地区考古及其主要收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沿海的两城地区,史前考古研究有着七十年的发展历史。最近十年以来,山东大学和美国的考古学家在两城地区开展的合作考古研究,已经取得多方面的成果,其中在聚落考古方法和多学科合作研究方面进行的探索,对今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种海量数据的分析技术 ——符号数据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处理海量数据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符号数据分析(symbolic data analysis, SDA)方法被提出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SDA方法对传统的数据概念做了本质性的扩张,运用‘数据打包’的理念,对海量的原始数据在不破坏其原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变量和样本点空间的双重降维,并将传统的统计分析技术扩展到符号数据分析体系中。符号数据的方法体系是知识发现和数据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在国内鲜有相关的研究资料。文章详细阐述了符号数据因素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概念,并以中国股票市场为案例研究背景,结果表明,SDA因素分析技术对综合简化大规模多维数据系统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