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安宅先生是国内著名的藏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国内美学研究的先驱,1934年出版的《美学》一书系统地阐发了他的美学思想。这部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当代美学的转向提供了契机,但它的价值被忽略。本文通过梳理《美学》一书的内容,分析该书的版本源流、编写特点与文献价值,进而重新评价李安宅先生的治学成就与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1971年《美国哲学季刊》发表的一篇关于黑格尔研究工作的评论中,该文作者抱怨,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一书缺少英文写的评注。自这个意见发表以后,对黑格尔这本书的研究便大量涌现,相当快的接连出版了九种英文的评注,而且最近几年又出现了对《现象学》深入研  相似文献   

3.
受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委托 ,王万森教授主编的《新时期文学》不久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作为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 (专升本 )的全国通用教材 ,这部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是一部优秀的“断代史”教材。它的编写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 ,“新时期文学”(1978年— 1999年 )的单独提出与编写本身体现出一种新的历史眼光与突破。一般来说 ,刚刚过去的历史不宜编入史书 ,因为近距离的审视难于对尚未尘埃落定的各种现象、事件做出盖棺之论。这在“当代文学史”的编著中亦如此 ,比如洪子诚新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就体现了这一…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本印制精美的图书,书名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由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正式推出。如果不先读这部书的“前言”“后记”和三篇序言,读者恐怕会以为这是一位军事家的专著。错了。这部专著的作者杨万强既非军人,更谈不上是军事家,整个工作经历与军队无缘,而是一位业已退休的基层领导干部。由于和作者相识多年,这部书在出版前,他就让我看过原稿,正式出版后,又承蒙他赠书让我先睹为快,对这部书就有了些感想要说。  相似文献   

5.
受有关方面委托,我有机会参与了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一书的选编工作,较早接触到书中的内容。在这部凝结着作者和编者大量心血的著作问世呈献给大家时,我想就这部书谈一些认识和感受。这是一部风格独特的哲学著作。作为哲学工作者,我们都读过许多古今中外的哲学著作,自己也写过或参与编写过一些哲学著作。当我们翻开上下两册的《学哲学用哲学》时,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且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哲学著作。作者由衷地热爱哲学,几十年如一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6.
南戏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一块瑰宝。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毛晋,将南戏的著名文本编辑出版成《六十种曲》。今人又对毛氏的《六十种曲》进行校勘、标点、评注,并予以出版,书名曰《六十种曲评注》。本文以翔实的资料,全面阐述了南戏的发展演变、主要剧目及艺术成就;认真考证了《六十种曲》的版本变迁及各种版本的优劣得失;并对《六十种曲评注》一书做出了公允的评价。本文虽为一篇书评,但对南戏及六十种曲的研究,却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培先生是活跃于学界赋论方面,近期颇引瞩目的知名青年学者。《两宋辞赋史》即是刘先生沉潜宋赋研究多年的一部扛鼎之作。这部专著对于辞赋研究,特别是宋代辞赋研究是大有拓荒之功的。此外,这部专著的独特价值还体现在如下方面:宏观方法论层面,融通文史哲,将宋赋研究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具象研究方法层面,采用究际通变,洞源索流的方法以图宋代赋坛真貌;文化史层面,发掘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文学史、文化史现象。同时又兼具实证之史实与滂沛之文采,堪称一部优秀的文学史著作。  相似文献   

8.
有“垮掉的一代”宣言书之称的《在路上》出版至今已有50年,为纪念这部对美国乃至全世界青年产生巨大精神影响的美国文学经典的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近日将推出由著名翻译家、新华社高级编辑王永年翻译的该书新译本。  相似文献   

9.
正《福山村史话》一书从历史发展的纵深,到社会存在的横向,真实客观全面地介绍了福山村的人文地理,内容丰富全面。既有文献史料的价值,又有振兴当下旅游文化的功能。这是一本研究福山村历史演变和文化变迁的学术性、史料性、还略带些艺术性的专著,由学术严谨的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更彰显了这部史志类书籍的缜密和分量。对福山村来说,这是一部里程碑之  相似文献   

10.
由我校历史系副教授赵德贵主编,八所院校历史系(东北师大、华东师大、河南师大、安徽大学、广西师院、辽宁大学、内蒙师院、曲阜师院)部分同志合作编写的《简明中国古代史》已于一九八二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为历史系以外的文科基础课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全书约四十多万字.这部书不仅囊括了编者多年来从  相似文献   

11.
《历代赋评注》具有三大特色:厚积、出新、蕴赋史于评注。旨在创新,赋予新的时代特色,结晶人们对辞赋新的认知,新的理念,结晶前哲、时贤治赋的心得和新的科研成果,荟萃名篇佳作,从而,使其成为既是集大成的里程碑,又成为能启迪新探索,激励学者长足奋进的新平台。这些,都充分体现于《历代赋评注》的选篇和评论之中。这正是《历代赋评注》"选者的眼光"和学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明末施重光所辑之《赋珍》,海内外尚存四部,皆为同一版本,只是印刷时间有先后之别。其中西大藏本多出《赋珍总目》,颇便读者,可惜错误较多,不可尽信。《赋珍》有独到的编纂体例,编者在选评经典赋作、辑录相关资料、拓展读者阅读视野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汉赋书写策略与心态建构》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汉赋而明文学思潮,又转而观汉赋,可对汉世文人在规范与异化中的沉浮与挣扎,及由汉而明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文化人格与精神追求的心灵历程有更深刻的体味与感悟。书名"书写策略",切中了汉赋自觉为文的本质,可见汉人的创作心态。而"集体汉赋"之说也堪为赋学研究史上的创见。  相似文献   

14.
许结先生新著《赋学讲演录》分别是赋源、赋体、赋用、赋集、赋史、赋话、汉赋、律赋、批评与方法、当代赋学,共十讲,内容涵盖了当前赋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是讲述者近三十年来赋学研究的思想结晶。《赋学讲演录》既是一部颇具思辨性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妙趣横生的可读性书籍,不仅熔铸了讲述者赋学上的真知灼见,也流溢出对学生、对学术的真心与赤情,许先生的赋神、赋心、赋迹在书中尽情演绎。许先生的《新赋学十讲》亦在蕴量之中,学界翘首期待。  相似文献   

15.
科举试"赋"、创作赋体作品和爱重《文选》,是韩国赋学兴起的首要条件,而韩国大学的中文系、就读中国的留学生等是其中国赋研究复兴的当代学缘背景。《文选》所选楚汉魏晋六朝赋的研究是韩国20世纪中国赋研究复兴的起点,而唐赋研究是其重要的成绩,中国赋与书画研究搭起了赋学与书艺辨伪之学的"桥梁",中韩赋家赋作的比较研究开创了国际赋学的新"亮点"。韩国中国赋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中国赋论及哲学、史学、儒家诗学等,立论细腻完整、学风严谨不乏创新是其学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严复具有自觉的哲学意识,他所认定的中国哲学的经典是《周易》、《老子》、《庄子》。严复十分重视《周易》,尽管没有像对待《老子》、《庄子》那样进行点评,他对《周易》的诠释围绕着哲学思想展开,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前人以宗教言《周易》的局面;严复对《周易》的解读是其国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富有开创性。  相似文献   

17.
魏晋之际思想家傅玄平生好学,博涉《管子》等先秦诸子的学说,以丰富自己的思想。所著《傅子》深受《管子》的影响,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文辞表述上都能找到《管子》的痕迹。  相似文献   

18.
论及先秦赋,有的将《楚辞》中包括《天问》《九歌》在内的全部作品皆划入其中。论及赋的源头,有的认为来自行人辞令,而大部分是据"赋者,古诗之流也"及"赋者,铺采文,体物写志"的概念空泛加以推论。本文认为应根据已定型的汉赋的几种体式,分别探讨其源头。实际上骚赋、文赋、诗体赋和俗赋在战国之末都已形成。屈原在西周末年以来诵诗的基础上,吸收楚民歌的特征创造了骚赋和诗体赋。作为赋的主体的文赋,过去学者们或以为出于诸子,或以为出于行人之官,实际上其文本来自议对和行人辞令,但由应用文字而转变为文学的一种形式,同瞍矇的赋诵活动有关。是瞍矇选择有意义的议对和辞令,整齐其语言,使之更便于赋诵,从而促成了赋这种文学体裁的产生。除文献记载之外,先秦时较早的赋体作品中常以师旷为主要人物,也说明这一点。俗赋的题材则取自寓言和传说故事,它的形成同以表演、说笑愉悦人主和贵族的俳优有关。战国时淳于髡所编《晏子春秋》中有不少近于俗赋的作品,有的甚至传至汉代以后,在唐代俗赋作品中也得到反映,便是证明。瞍矇和俳优是先秦时代的专业文艺工作者,他们对赋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全三国赋评注》共收录三国时期(含建安时代)赋作53家,282篇(含残篇、存目)。这是第一部将三国时期所有辞赋作品进行全面汇辑、校注、评析、研究的重要著作,具有鲜明的资料性、学术性和开创性,是一部"嘉惠后学""泽被广远"的典范著作。  相似文献   

20.
葛景春先生《李杜之变与唐代文化转型》一书不是对李杜进行简单的优劣品评,而是深入到唐代社会文化的深层结构论述从李白到杜甫的诗歌流变的现象与原因。他从李杜所处的时代的变化、文化诗潮的转型以及李杜自身原因三个方面对李杜之变进行研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剖析了以李白为代表的大唐盛世浪漫诗风向以杜甫为代表的衰变之世写实诗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