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庆陇 《兰州学刊》2004,(4):114-114,122
要加快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和结构升级 ,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 ,这是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给国企经营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我国现有的国企经营管理者大多缺乏市场经济的锻炼 ,在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高素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建设 ,以保证我国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内容的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李思 《南方论刊》2007,(12):78-78
国企在我国市场经济的统领下,其为商事主体已是一个必然的事实。文中从经济主体和国有企业形象转变的角变分析了国有企业的商事主体地位,并阐析了国有企业之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它标志着我们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国有企业的规律性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这不仅对于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新局面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的实质是如何认识我们已经确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回首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从农村包产到户、城市放权让利、国企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承包,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我们…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及的产权模式,系指我国国企“转机建制”(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应该为之界定和确立的产权的标准形式。所谓“产权的标准形式”,又是指那些既能实现与市场经济兼容,又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质要求的产权形式。 一、国企“转机建制”的关键问题是产权模式问题 我国的国企“转机建制”,如果从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算起,已经历了14个春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理论上,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确立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方向;在实践上,我们已经由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实行放权让利的改良式改革,开始进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制度创新阶段。但也无庸讳言,我国国企“转机建制”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迄今为止,我国国企除了因受产业政策保护、行业垄断等非正常因素而获得超额利润的少数企业外,绝大多数国企并没有摆脱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被动局面。继1996年第一季度国有工业出现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振兴国有企业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有一个廉洁优秀的经营群体。问题的核心是如何保证其在经营过程中廉洁优秀。解决这一问题,如同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反腐败问题作的精辟概括:“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本文谨就“监督是关键”谈些浅见。 (一)要采取上级职能部门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应当承认,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既不同于私营企业,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一是我国国企的职工是国家的主人,从这一含义出发,国企职工有义务关心和保扩国家的利益,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二是企业职工利益与所在企业的经营状况紧密相连,职工有关心企业的内在驱动力。三是我国人民长期形成了对国有企业情有独钟的情感。可以说,国有企业的职工具有关心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也具有监督企业经营行为的合法权利,这些就构成我国国企建立职工民主监督机制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部分国有企业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陷入困境。金融业应给国有企业摆脱困境与发展以支持。不仅应支持运营良好的企业,还应支持扭亏有望的企业和困难企业中某些有发展前景的产品。要做到支持国有企业减亏增盈与金融业自身发展相结合,遵循有关原则,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业在支持国企发展中还要争得政府等方面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论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十几年以来,国有企业仍然是步履维艰,如何在公有制的基础上与市场经济对接,使国有企业以独立商品生产经营者的资格参加市场竞争,这仍然是经济理论没有解决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的国情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用私有化解决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必须从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点上寻找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薪酬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阻力因素.虽然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但是,由于国企有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加之落后的观念和机制,庞大的机构及严重的冗员,以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渐渐失去的各种保护屏障,大多数国有企业都表现出经营困难的局面,其员工的薪酬很难与外企、私企、合资企业等相抗衡.员工从事类似的工作,付出一样的努力,他有权力选择薪酬更高的企业,这是国企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国有企业的内部建立新的激励人才的薪酬制度,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关键性管理、技术岗位和高素质短缺人才的薪酬待遇,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腐败的严峻形势及特点的分析,运用政治学特别是有关权力的理论深入地探究了国企腐败的根源。着重指出权力的过度集中是导致国有企业腐败的重要原因,权利的缺位则是腐败的主要原因,而权力的广延性和综合性提高了权力的强度,加剧了腐败的产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国企腐败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历经3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逐步转轨为市场经济国家。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也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最深。所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包括大型国企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但至今并不完全尽如人意。如何进一步深化大型国企改革,实现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一、市场化是国有企业发展的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提出,向我国国有企业提出了挑战。因为,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是与计划经济结合在一起、休戚与共的。既然要抛弃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就要使国有企业走上市场化的道路。第一,国有企业是保证现代市场经济顺畅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长期以来,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总是把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看作是相互排斥、不可兼容的两极,把市场经济看作是国有经济的对立物。这主要是因为片面理解了公有制及国有企业的涵义。实际上,公有制不过是生产的一种存在和实现方式,社…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的改革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企产权一直是改革过程中争论的焦点。目前,学术界对国有企业需不需要进行产权改革和如何进行改革有着各种观点,本文认为,尽管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但不能因此就不进行产权改革,我们只有处理好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经过改革的国有企业必定会以新的活力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核心、最困难的部分,因此,我国采取了“渐进式改革”的形式,改革政策的变化正是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变化的渊源。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劳动关系具有国家属性,主要表现为国家与工人的关系,在一种富有人情味的松散化管理模式下,劳动关系的运作可以从微妙的车间政治中得以体会。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退出战略和股份制改造的实行成为国企劳动关系变化的临界点。国企劳动关系的整体变化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国企产权改革成为新的劳动关系建立的起点,而非新的劳动关系确立的标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双方围绕经济利益的冲突开始由隐性的利益一体型向显性的利益冲突型转变,且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和冲突发生的数量、范围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冲突的激烈程度也在不断加剧。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趋势必将从利益冲突迈向新的利益一体。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举办,新华通讯社厦门新华经济发展公司协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发展研讨会”于12月初在厦门市召开。这次研讨会专家学者与企业家结合,他们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战略、市场经济下两者如何优势互补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会者首先讨论的是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两者是不能兼容的,…  相似文献   

15.
国有制、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容问题的深层次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有制、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相容问题,是一个研讨了将近20年的老问题。它最初是作为国有企业与商品经济相容问题提出来的。党的十四大后,改为讨论与市场经济的相容问题。近20年来,改革实践逐步深入,理论探讨也逐步深入,但意见远未一致,因为,实践还没有提供充分的经验足以使人作出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法律的目的在于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下具有竞争性的广大国有企业进行民营化改制,出现了淡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倾向,因而如何衡平国企社会责任与其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就成了理论界和实务界不可回避的焦点话题。国有企业代表的是国家利益即社会整体利益,国企改制应以社会整体主义观念来反思和解读存在的问题,坚持企业利益和社会责任衡平基础之上的社会本位理念,排出国企民营化的负面影响,促进国企社会责任法治化的进程,实现国有企业改制中的社会责任与企业利益的衡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国企党员干部廉政建设的内涵及特点,分析了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廉政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国企党员干部廉政建设,应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思想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强化公权意识;推进监督工作创新,增强查办案件的能力;坚持理论创新,为国企廉政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属于典型的行政型治理.1978~1992年,国企治理结构经历了放权让利与两权分离的转型,但都没能解决国企面临的治理困境.1993年,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目标的确立与<公司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开始了经济型治理结构的探索.30年来,意识形态的影响、党和政府的介入以及利益群体在公共决策中的博弈共同构成了国企治理结构变迁的政治根源.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是我国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具有政治色彩浓厚、资源集聚等特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国有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内外联系的网络资源,是企业有序发展的润滑剂,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社会资本的维系与再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国企改革国企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建构国企社会资本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20.
在非国有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迎接挑战,寻求国企改革的突破,不仅关系到国企自身的存亡,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为此必须寻求思想认识上的突破。一方面根据所有制的质量、效率与竞争力来选择所有制的形式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另一方面应大胆引进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产权组织与管理的有效形式,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改制、改造、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