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蛇》收录于约翰·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集《长谷》中,在其创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但斯坦贝克笔下的女性始终没有得到评论界应有的关注。从女性批评的视角对《蛇》进行解读,就会发现,小说体现了斯坦贝克对女性他者性的诠释:传统的文化机制把女性置于与男性相对的他者的位置上,女性受压迫,被边缘化。小说蕴含着斯坦贝克对男性和女性文化构建的深刻见解,揭露了男性统治秩序的不堪一击,同时也暗示着:女性可以成为一种取代男性价值体系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2.
《蝮蛇结》一书,出自法国当代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885—1970)之手,他以卓越的创作成就于195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蝮蛇结》(1932)是莫里亚克的代表作。作品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主人公路易精心策划而未能如愿的报复行动。报复围绕着剥夺老婆和孩子的财产继承权  相似文献   

3.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蛇》是一首叙事性抒情诗,其序列性和事件性较强,表现出明显的叙事性,诗中的对话性也随之凸显。基于此,文章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该叙事中的对话性的分析,充分呈现诗中多元对话的世界。诗中明显的对话现象构成本诗的外在对话性,叙述者在叙述其言说对象时与他人话语的对话则构成本诗的内在对话性,该对话性与马丁·布伯"我与你"范畴的对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不谋而合,揭示诗人劳伦斯对人类与自然主体间性的哲思,致力于建立人与自然"对话"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歌德《浮士德》与蒋子龙《蛇神》的结构艺术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分析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的风格,语音、词汇、句法等具体的微观层面是重要的切入点,但对文学作品中话语和思想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将帮助读者更深层次理解作品的叙事学意义以及所体现的美学价值。我们以澳大利亚女作家贝弗利.法默的短篇小说《蛇》(The Snake)为蓝本,探讨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在突出作品主题方面以及作品主人公从青涩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早期小说对蛇的记载很多 ,《搜神记》就是一部比较重要的著作。本篇文章把视角转向书中的异类文化 ,着重从人性、神性、本性三个方面来考察 ,并结合闻一多的原始图腾发展的三个阶段将其分类比较 ,分析早期人民对蛇的不同态度 ,探索其产生的源头及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的生命力 ,考察其存在的审美价值 ,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写道:“柳文如奇峰异蟑,层见叠出,所以致之者有四种笔法:突起,纡行,峭收,缦回也。”试以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一文为例,即可印证刘氏这一见解的精辟。一、异峰突起的开头《捕蛇者说》的主旨,意在揭示赋敛之毒,甚于毒蛇。一个“毒”字,笼罩全篇。  相似文献   

8.
《蛇郎》故事是广泛流传于我国的一个民间故事类型,主要讲述俩姐妹围绕蛇郎产生的矛盾冲突,表现她们在思想性格及道德品质上的差异.作为一篇民间文学作品,《蛇郎》故事不仅具有文艺的审美价值,也对广大女性有着思想教育和道德规范的作用,以现代文化观念来看,该故事无疑包含着浓重的封建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其中所显示出的我国女性勤劳、善良、勇敢、包容等传统美德是现代女性仍然应该学习和继承的.  相似文献   

9.
在《灵魂之湾》中,蛇意象具有"女性"和"邪教"两个主要特征:"女性"特征在麦克尔的悲剧中主要扮演着媒介的角色,而"邪教"特征则直接引发了麦克尔不可避免的悲剧。梳理《灵魂之湾》中的蛇意象,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罗伯特·斯通的文学创作艺术,深化我们对美国后现代社会文化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捕蛇者说》一文共用了十六个“而”字,而且用法很灵活,值得注意。课文后的“思考和练习四”把“而”所表示的关系分为并列、修饰、顺承、转折,我们按照这一要求,将课文中用“而”字的句子摘录出来,谈谈肤浅的认识、 ①黑质而白章。 这句话的主语“蛇”省略了,“黑质而白章”是复杂联合词组充当句子的谓语,这里的“而”表示并列关系,不能译成现代汉语。全句可译为:“(蛇)黑质的底子,白色的花纹。”  相似文献   

11.
游记与帝国主义之间存在一种隐性的共谋关系。杰克.伦敦受宰制性帝国主义话语的影响,在《"蛇鲨号"巡航记》一书中,对南太平洋诸岛风物进行了东方主义式的再现,并用自己的形象阐释了美国帝国主义硬汉英雄的精神品质,从而建构和撒播了美国的帝国主义话语。  相似文献   

12.
在<蛇>这首诗歌里,劳伦斯讲述了人与蛇遭遇的故事.诗中细致入微地描述了人在与蛇遭遇时的心路历程.这一短短的过程中,诗人的意识里充满着激烈的矛盾与斗争.本文从蛇的象征意义出发,分析蛇与性意识之间的联系及宗教与性的关系,并结合对诗歌的细读,论证这种矛盾与斗争主要是性意识与宗教意识的冲突与斗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美国语文教材存在明显的异同点。主要不同点表现在编写原则、编写体例、编写所依据的教育哲学、学法指导、语文能力的训练模式、课外阅读的指导等方面。《青蛙与蛇》是一篇广泛流传的寓言,同时也是中国教材引进西方课文的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中国教材中对原版课文的改编很能反映中美语文教材在各个方面的差异。从中可以找到中美教材的差距,总结出美国教材编写的经验,探索语文教材编写的新思路和新理念。  相似文献   

14.
[摘要]将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的“大传统和小传统”(Great tradition and little tradition)概念加以再造,按历史的时间长度作为标准,重新划分大与小,应把文字书写以来的传统作为小传统,把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承视为大传统。早期文字典籍如《山海经》中保留着众多来自华夏大传统的史前信息。由于文化变迁后的遮蔽和遗忘,其中很多内容沦为后人难解的哑谜,如夏启珥蛇乘龙佩玉璜等描写。考古发掘的文物作为实物证据,能够让今人超越小传统的迷惑,解读文字编码背后之谜,洞悉大传统的神话观念信息。2012年发布的红山文化新出土蛇形玉耳坠,作为第四重证据发挥出图像叙事的作用,将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珥蛇母题,一下子向上延伸到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并作为大传统的天人合一神话观之存在的证明。  相似文献   

15.
一、蛇病的防治。人工饲养毒蛇,值得注意的是蛇病的防治。蛇病一般不易治愈,应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对于病势较严重的蛇应及早处理、加工利用。防病首先要注意蛇场卫生,经常打扫,蛇窝要及时检查。水池内的水要清洁,要及时清理蛇咬死未吃或吐出的动物残渣。蛇场的温度和湿度是很重  相似文献   

16.
翟璐 《百姓生活》2013,(2):65-65
仙都龙窟冠此蛇王宝殿 闽越遗风唯我湖峰惠存这是福建省闽侯县洋里乡蛇王宫的幛湖坂祖庙中的一副楹联。  相似文献   

17.
继1998年1月《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一卷:总论、龟鳖目、鳄形目》问世后,又于当年11月出版了《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三卷;有鳞目蛇亚目》(以下简称(《蛇志》)。爬行纲第三卷是由7所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的12位爬行动物专家共同参与编著的一册中国蛇类专著。作者们在历时25年(1973—1998)的工作期间,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冒暑忍渴,不畏艰险,野外调查和采集  相似文献   

18.
海外蛇文化     
外国也有不少蛇的神话传说。古代印度人想象中的地球是这样的:大地像个圆盾,由两头大象驮着,大象站在海龟背上,而海龟又站在眼镜蛇身上,眼镜蛇成了水的象征。古埃及人把眼镜蛇艾约作为保护神,国王把它的图案装饰在帽子上,作为最高权力的标志。古希腊关于蛇的神话更是美丽神奇。故事金羊毛说的是勇敢的伊阿宁率领众人去寻找金羊毛,历尽艰险,发现金羊毛由一条不眠的巨蛇守护着,后在美丽姑娘美狄亚帮助下,让巨蛇昏睡过去,终在橡胶上把闪光的金羊毛取走了。众神使者赫尔梅斯的故事,说的是他头戴一顶插有双翅的宽边帽子,脚穿插有双翅的飞行鞋,手拿一根盘着生有双翅的两条蛇的短杖,走起路来风驰电掣。  相似文献   

19.
活蛇按摩师     
《阅读与作文》2008,(10):59-59
对蛇的恐惧也许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如果有这样一条凉飕飕的爬行动物在人体身上游来绕去,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吓破胆。然而,最近,在以色列却有人别出裁,将原本令人恐怖的蛇“聘”为“按摩专家”。  相似文献   

20.
蛇年说蛇     
白雪 《华人时刊》2013,(2):64-65
蛇,早在1.3亿年前就生存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直到今天,除了少数岛屿和南北极之外,高山、平原、海洋、河湖,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蛇年到来之际,上海举办了金蛇狂舞展,介绍了蛇的各种知识。爬行类动物的蛇,人们既熟悉,又惧怕。在佛口蛇心、牛鬼蛇神、蛇蝎心肠,歇后语蛇和蝎子交朋友——毒上加毒等成语里,蛇都是丑恶的象征。然而,在中国古老的民俗文化中,蛇曾经是美好的象征,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图腾,一种原始宗教神,后被称为始祖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