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本的唯一性和读者的多样性决定了误读是不可避免的。多元解读与误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过度”阐释将会使多元解读演变成误读。误读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防止“曲读”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并尽量做到尊重文本,尊重作者意图。  相似文献   

2.
"世界文学"是一个形成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期的概念.它表征为一种民族文学间的精神分工、世界化功能、交流互换等的关系运动,并受到民族文学内部各要素结构关系的制约.它的性质依各民族文学的动机与方式不同而不同,其影响有积极也有消极的方面.比较文学研究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操作原则.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作家或读者 ,他们在参加文学活动时 ,都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文学解读方式来实现审美情感的传达和沟通。于是 ,依据不同的文学活动特点和创作心境而设定的显性、隐性等文学解读方式便随之发生  相似文献   

4.
"文化误读"是文学研究关注的热点。它表征为正面"文化误读"和负面"文化误读",与阐释学、哲学、语言学和话语权力等联系紧密。本文从"文化误读"内涵、表征维度及创造性叛逆等方面考量其内涵的丰富性,在理论上为"文化误读"提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的纠葛,使国内学者对"自由主义"及其文学派别的定位和评价经历了一个由"政治本位"向"文学本体"的回归过程。对"自由主义"概念的认知偏差和多元阐释塑成了"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多重面孔,使之成为一种颇耐人寻味的研究现象。文章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发端、命名及其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关系、"文学自由论"产生的根源和流变过程,以及当下研究中"泛自由主义"的过度阐释倾向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究和方法论思考。  相似文献   

6.
西方"法律与文学"流派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和体系,强调法律与文学间的逻辑可能性,法律通过调动文学叙述和文学文本的积极性来实现两者互动和共谋的可能。在此基础上冯象和苏力进一步展开中国语境化解读,中国化语境中所特有的政法策略选择体现了"法律与文学"的理论语境化特征,并可能进一步延伸其政法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学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因此常出现文化误读现象。本文主要从文化空缺和文化内涵差异角度分析文化误读的成因和表现,并提出了文内补偿、文外补偿,归化、增益、省略等应对文化误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接受者在对作品涵义创造性的理解与发挥的时候,它既不完全受作品本身的束缚,又在原作品基础上提出某种有节制的异见或新解,这种创造性误读是读者艺术思想、审美观念的有效延伸,也是读者在与文本的对话中重新构建文本意义的过程。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误读使合理性的多元解读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异质文化间的文学翻译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产生“误读”。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对“文化误读”进行研究,对加强文化交流、促进异质文化之间的对话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揭示不同文化各自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我们认识在跨文化、文学对话中,外国文学是怎样通过本土文化的“过滤”而传播和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10.
“他者”的误读:《女勇士》中“鬼”的意象的重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华裔作家之一汤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中关于"鬼"的(ghost)描述是一大特色。关于"鬼"的文学意象的解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不乏一些误读,认为"鬼"的描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丑化。本文试图重新解读,说明"鬼"是美国华裔对于母语文化的疏离,汤亭亭在作品中反复运用"鬼"这一意象也是华裔美国人抗争不公平待遇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悲怨文学的根源不是苦难的社会现实和人生,而是由中国古代文人带强烈悲观色彩的性格和明显的女性内倾性格特色相结合而共同决定的.女性内倾性格特色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特性格特色,而带悲观色彩的性格是所有文人共同的基本性格特点,它决定了文人的普遍"不满"和"批评"情结.  相似文献   

12.
解构主义文学误读理论的"误读"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有必要对其进行辨正:第一,误读理论并不只是强调读者的阐释活动,同时关注的是一个更为宏观的经典文本的历时性差异运动,而在这种运动之中,"作者的焦虑"才是关键所在;第二,误读理论在肯定所有阅读都不是单一解释的同时,又指出在对文本进行解释的时候存在界限,超出这一界限所作的解释是不合理的,误读的界限就源于"文本"。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文学的“泛化”和大众文化研究的兴起 ,文艺学科面临着危机与挑战。文章阐述了文学及文学研究的现状 ,分析了危机意识生发的原因 ,并力图提出有操作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一般人容易把"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时代的终结"混为一谈。实际上文学不会终结,而文学时代的终结是传统意义的文字表达方式的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新的传媒手段的崛起,成为文学新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伊始,美国著名学者希利斯·米勒提出了"文学终结"论,在我国文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赞同者有之,随声附和者有之,质疑的声音亦有之。"文学终结"论的提出,不只引发了中国学者对文学的思考与讨论,更让此观点的提出者希利斯·米勒陷入了困惑,一方面他认为电子传媒时代的到来,将对文学产生极大的冲击,文学将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他以自身的阅读经历为据,承认文学并未走向终结,它依旧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米勒对待文学前后矛盾的态度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文学,关注电子网络时代我国文学和文学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在思考文学未来的发展走向时,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说明了文学有其存在的特性和价值,启示人们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文学的现状、憧憬文学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故乡是大江健三郎在几十年文学生涯中不断书写的对象.故乡是想象力的源泉,是自卑情结的宿命之地,是大江打开文学新局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文学翻译是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桥梁,全球化的文学时代就是文学翻译的时代,文学翻译的重要性愈来愈加重要。然而,当今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面临着许多困境,诸如对世界文学的认识、世界文学的评判标准的差别以及文学翻译原则等,不利于中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坛。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文学社会地位的百年大循环,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文学从社会文化中心的淡出。而且有助于我们走出“雅”与“俗”的解读误区,让文学自觉地以蓬勃发展的大众文化为参照,并在变革的年代中确立自己的形象定位。  相似文献   

19.
建安文学和五四文学都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异数,两个时代文学发展的背景大体相同,作家的创新意识以及因此而出现的文体变革也有某些相似,但作家队伍构成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形成的自由主义倾向也有很大差异,建安文学倾向于个人主义,带有浪漫主义性质,五四文学则是爱国主义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20.
从意气风发的文学青年到风光无限却寂寞惆怅的蹉跎老人,郭沫若的文学观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中,从"人的文学"到"人民文学",文学观念所包孕的范围在逐渐缩小,作家创作才能趋于钝化,艺术生命亦渐萎顿。郭沫若所走的文学道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20世纪中国文学从胎动腹中到苦涩青春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