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绵延数月,使这些国家以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美元计算的大量国民财富灰飞烟灭,数年来为世界称道的东亚经济奇迹转眼成为金融风暴,这使东南亚各国乃至世界不断反思危机的成因、制度机理及对世界经济的长期影响。中国尽管没有被风暴袭卷,可近邻们的遭遇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加速经济体制与结构的合理调整,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战后东亚先后开始的高速经济增长堪称奇迹。奇迹的原因固然离不开市场经济制度,但如果国家仅仅是"守夜人"或小政府,不可能导致东亚奇迹;国家作为"制度供给者",不断推出以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市场经济制度,是东亚奇迹创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区域合作是当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乃至政治格局变化的一种重大的推动力量。以欧盟为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努力,它早已超越经济合作的单一功能,成为推动欧洲政治稳定与和平发展的核心机制。反观东亚,从二战结束时的极度落后到1990年代“东亚奇迹”的形成再到当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可以说东亚创造了一个人类历史的增长奇迹,不过,为这一成就作出基础性贡献的主要是自发的市场力量,而非自为的区域主义。尽管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的区域合作也逐渐加强,特别是诞生了世界上最多的双边自由贸易区,但总体看,区域合作一直未能超越仅限于经济领域的功能主义,而使其成为推动地区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相反,区域合作甚至被一些国家拿来作为政治博弈的筹码和工具,从而严重损伤其推进区域和平的应有之义。那么,东亚区域合作目前的现状到底是怎样的?影响东亚区域合作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有哪些?各国应该如何努力突破现有阻力,推动区域合作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本期策划刊发的三篇文章,将从不同侧面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有更多学者参与到这一重大问题的讨论中来。  相似文献   

4.
<正> 东南亚金融危机似乎否定了曾被全世界公认为发展典范的“东亚模式”。过去高赞东亚文化造就东亚奇迹、东亚人坚忍耐劳支持高速经济增长的西方学者们,又忙不迭地批判起东亚文化来,称正是以“儒”文化为基础的东亚模式自身就孕育着经济危机的种子——“政府行为+腐败”,指责东亚人缺少创新精神——“缺少企业家精神”。不管这些学者们的自相矛盾有多么滑稽,只分析他们说对了多少事实。日本于五十年代开始经济腾飞,使得这个发达国家行列中的小弟弟于七十年代末成了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韩国更是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相当发达的工业国。八十年代,东亚经济起飞又一次“论证”了东亚摸式  相似文献   

5.
1997年7月以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战后高速发展的东亚经济造成沉重打击。现在,危机最困难段基本已经渡过,但留给人们的教训十分深刻,引起人们议论和争论的问题也不少。如何正确认识这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如何正确评价“东亚模式”?如何从危机得到启示,使东亚经济再度辉煌?这些都是常前十分重要的问题。制和经济运行方式,被广泛介绍和推广,为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所借鉴、突然爆发的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造成极大震动。人们在惊悸之余,对“东亚奇迹”和“东亚模式”产生疑。有人甚至全盘否定“东亚模式”,认为“东亚模式”已经…  相似文献   

6.
东亚经济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实现了快速增长,形成了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出现了“亚洲奇迹”。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东亚经济模式再也不能维持现状,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东亚发展模式暴露出一系列不足之处,必须对其进行变革。为此,东亚各国政府应继续进行制度创新,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在区域内进一步协调立场,加强合作,建立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才能革除国别旧模式的弊端,发挥整体协作新模式的优势,使东亚奇迹再现。  相似文献   

7.
作者最近在港刊《二十一世纪》总51期上发表文章认为,回顾过去20年中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的成就,堪称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1998年中国国民经济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出现一放就活的局面,而1999年的经济形势也相当严峻,中国政府主动将1999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下调为7%,但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依然很大。在强劲的外贸需求受制于东南亚金融危机,东亚诸国经济复苏未见端倪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过剩,最终只能依赖自己内部需求的增长和淘汰没有效率的企业才能最后消除。因此,可以预期中国经济极可能在短期内再现90年代初那样…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金融危机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战后 ,特别是 60年代以来 ,在整个东亚地区内形成了呈梯次分布的“产业链” ,从而使得整个地区的经济水平由低到高持续发展 ,这是“东亚模式”能够创造奇迹的关键之所在。然而 ,在整个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浪潮中 ,东亚地区内产业传递趋于缓慢 ,甚至停滞 ,因此“东亚模式”便失去了昔日的活力 ,导致“东亚神话”的破灭 ,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6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怎样地实现东亚经济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从经济成长阶段的演进及国际经济变迁的角度,分析东亚经济增长的原因、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并就东亚经济发展战略,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东亚经济在90年代以前的快速发展被称为奇迹,但是神话由从1997年夏开始至今仍未结束的经济危机所粉碎。为什么一度称“龙”称“虎”的东亚经济突然弊端丛生,危机四伏?一般说来,可以从三个方面透视这场东亚经济危机:一是金融学,特别是国际金融的理论,因为东亚的重要经济问题都是由金融风波凸现出来的;二是新经济增长理论,因为东  相似文献   

11.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信息库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张国庆:《“东亚经济奇迹”的系统分析——关于“东亚政治经济学”的阐释》指出“东亚经济奇迹”开创了“东亚模式”,同时开创了东、西方“两型现代化”并存的新时代。“东亚经济奇迹”是“东亚政治经济学”的实践结...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日发表的年度报告以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年度报告对世界经济前景作出预测如下: 迅速增长 一些东亚和东南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墨西哥、智利、阿根廷、中国、印度。  相似文献   

13.
东亚金融危机于1997年7月起源于泰国,席卷东亚,波及全球。它不仅导致东亚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而且使世界经济增长大减速,并有使全球经济滑向衰退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并从根本上改革国际金融体制,才能阻止危机的继续蔓延和避免全球经济衰退。本文拟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成因、影响及其前景进行综合分析。一、东亚金融危机发展过程与特点东亚金融危机自爆发以来,已经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前年7月起,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相继发生货币贬…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金融动荡的主要原因是实施了东亚模式。东亚模式的内涵包括政府强力干预经济、推行赶超战略、依赖外向型经济和吸收过量外资。这些因素的负面作用造成了东南亚金融动荡  相似文献   

15.
战后东亚在对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依附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发展模式,即依附性发展。它具有4个方面的特性。这些特性使得东亚的发展具有两面性,即一方面获得了奇迹般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则隐含着结构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16.
东亚包括1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1)东盟4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2)新兴工业地区(NIES):韩国、香港、新加坡和中国的台湾省;(3)两个大国:中国和日本。此外,东亚还包括有许多小国,例如文莱、柬埔寨和越南等国。 1/4个世纪以来,东亚经济实现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增长,被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重大国际机构称之为“东亚奇迹”。世界银行为了深入研究东亚的经济  相似文献   

17.
论政治稳定与东亚国家的经济起飞金小川东亚国家分为东南亚和东北亚,主要指中国大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国家和俄国的远东部分。近20多年来,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1971-1994年GN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先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增长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推进了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将中国经济融于世界经济,创造了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奇迹。在现实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一个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对中国这一经济增长的奇迹进行数理分析,求出我国经济高速、稳定和持续增长的路径,为政府政策制定与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1990年柏林墙的倒塌,以及随后的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自二战结束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结果。但是,事实上,冷战之后的世界并非天下太平。在美苏争霸时期,欧美为争取同盟者,对控制世界能源命脉的伊斯兰世界分化瓦解,优客有加;对于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亦大力扶持。进入70年代后,欧美更是积极争取中国以便抗衡苏联。然而,一旦苏联这个主要敌人一倒,所有与这些同盟者的矛盾立即浮上台面。西方人突然发现,日本和东亚四小龙在二战之后竟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先后跨入世界经济先进国家,而支持这一“东亚奇迹”的经…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走出了一条特点显著的发展之路,创造过“东亚奇迹”,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也暴露了引入注目的缺陷。分析东亚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总结经验教训,对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