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普遍主义     
普遍主义出于西方传统哲学。夸大追求普遍知识的方法和态度、并把它扩大到普遍知识以外的一切领域,就产生了普遍主义问题。普遍知识不是一切知识之谓,也不是普遍接受的知识,而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有局限的知识。因而,从普遍知识衍生出来的普遍主义也是成问题的,它是目前反思和批判西方传统哲学的重要议题和靶子。挣脱普遍主义的束缚是解放思想、走向生命自觉的要求。在西方传统哲学的框架内批评普遍主义容易陷入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站在普遍主义和相对主义对峙之外的中国传统哲学为克服普遍主义提供了可能的样本,也展示了一种与西方不同的从事哲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于宏 《东南学术》2011,(6):178-186
在个人主义和普遍主义两大原则的支撑下,自由主义权利观强调个人有权利追求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生活,主张权利优先于善,政府应当保持价值中立;虽然自由主义及其权利观占据西方思想的主流,并被充分地付诸实践,但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困境表明,自由主义权利观本身只是西方社会历史经验的反映,只是西方历史长河中某一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适合于所有不同文明社会的惟一模式。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早期的正义理论在秉承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理想的同时,也承袭了启蒙运动价值一元论的绝对普遍主义内在冲动。鉴于多元主义与自由主义绝对普遍主义倾向之间的内在张力,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把社会正义理论从早期的绝对普遍主义转变为一种有节制的普遍主义,以继续捍卫启蒙理想。  相似文献   

4.
霍布斯对自由主义的贡献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一般而言,可以从个人主义与国家两个方面阐述霍布斯对自由主义的贡献.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理论立场,最早是由霍布斯系统阐述的.霍布斯转变了传统自然法的关注核心,从一种独立、先验的终极法则转变成了自然权利.在他看来,这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不可侵犯的.霍布斯强调个人的绝对意志,认为人们的绝对意志创造了国家.霍布斯在现代的语境下解释国家的起源,指出国家起源于人们权利的相互让渡,它的建立必须基于人们的同意;同时霍布斯只赋予了国家工具意义的职能,而且国家被构建出来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这种义务就是对其构建者生命、自由、财产等天赋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为何种普遍主义辩护——与赵敦华教授商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对普遍主义进行真正有效的辩护,必须对普遍主义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有哪些变种,这些变种分别回答和提出了哪些问题等等,作进一步讨论。在为普遍主义辩护的时候,要重视普遍主义的复杂含义,注意普遍主义立场与普遍主义政策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所要辩护的普遍主义立场,不仅是文化普遍主义,而且是受价值普遍主义、尤其是道德普遍主义支持的文化普遍主义。这种意义上的文化普遍主义,既超越西方中心论和中国文化特殊主义,同时又对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高度敏感性,对特殊文化丰富普遍文化的可能性具有高度开放性。说到底,这种把特殊主义包括在内的普遍主义既不是一种单纯的事实,也不是一个单纯的理想,而是建立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的共同能力、潜力以及客观条件的基础之上、有待于通过自觉明智的交往实践和社会实践加以建构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6.
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传统,即奥古斯丁主义和托马斯主义。 前者源于柏拉图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代表着一种神秘主义的倾向,强调基督教信仰中的“奥秘”成分, 对理性采取一种贬抑态度;后者源于亚里士多德主义,代表着一种理性神学的方向,力图借助形式逻辑对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进行论证,用理性来充实基督教信仰。这两种思想传统不仅对于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 而且对于近、现代的西方宗教思想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自由主义为什么没能成为全球普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最新形态的“华盛顿共识”的核心内容是“快速的私有化”、“快速的自由化”、“快速的政府的角色最小化”。尽管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向全球积极推行新自由主义,但迄今为止,没有也不能成为全球普遍模式。究其原因:从理论上说,它不符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历史趋势。从实践上看,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放弃公有制经济,不能没有政府宏观调控,搞私有化;就连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新自由主义,也会导致经济生活混乱。哪个国家接受新自由主义模式,哪个国家最终会掉入陷阱,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8.
郑思 《理论界》2010,(10):136-138
《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的现实纠葛,既有现实政治的影响,也有思想上的原因。本文认为,《学衡》自身的普遍主义思想取向,已经预言了后来种种争论不可避免。"去政治化"的政治态度在政治上失败了,但是在文化领域为后人创造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一直呈现多元化面貌的世界文化,是否应该并且能够走向“全球化”?目前世界各国各民族乃至各个阶层和个人之间,表现出了各种极不相同的反应。其中,持文化普遍主义态度与坚持文化特殊主义原则之间的分歧和冲突,成为对世界和平、国际秩序和社会内部稳定的极大挑战。(一)文化问题的凸显是世纪之交一个重要现象。德国社会学家乌尔利希·贝克在《什么是全球化》一书中认为:“全球性描述的是这样一个事实:从现在起,在我们星球上发生的事情失去了地域的局限,所有发现、所有胜利与灾难都与整个世界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把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西方社群主义的洞见与局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群主义从普世正义、个体主义和权利政治三个方面对新自由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这使它在各种批判者中脱颖而出,与自由主义在西方政治哲学上两相对峙.社群主义的兴起的确借用了新自由主义的光环,但它对资本主义现实问题的洞见才是其兴起的真正原因.然而,社群主义本质上是要缓解各种新型的社会矛盾,找到促进资本主义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就决定了其不可能跳出资本主义发展的怪圈而对其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深刻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虽然直到17世纪才随着自由主义的产生而形成,但它最终却发展成为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公民身份理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适应了现代社会个人主义与多元主义的特征.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是逐步演进的,洛克、马歇尔、罗尔斯等自由主义理论家对此作出了不同的贡献.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观念也受到了来自不同方向的批评,但这些批评从根本上不足以撼动它在西方世界的主导性地位.  相似文献   

12.
纪银平 《学术探索》2013,(10):72-75
分析《圣经》的语言、典故、意象等在文学作品中的借用以及探讨作品所涉及的基督教的罪与救赎、爱与宽恕等思想,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进一步体会基督教文化对英美文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姜桂栩 《文史哲》2003,(5):102-108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作家重要的精神资源 ,是外国文学研究中一个不容回避的评论视角。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 ,由于极左思潮和庸俗社会学的影响 ,宗教文学研究陷入政治性否定的误区 ,文艺思潮与作家作品被“局限性”设定 ,某些世界文学名著被误读乃至曲解。许多论说至今仍占据着话语霸权地位。伴随着改革开放 ,评论界出现了新的批评话语 ,把希腊精神、人文主义与基督教精神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与挑战。实际上 ,在构成西方文学精神的悲剧意识中 ,渗透着复杂的宗教思想 ;发端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及其后的人道主义 ,也与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 ;是浓厚的宗教情怀赋予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等文学大师磅礴的道德激情 ,成就了他们创作的不朽 ;就连 2 0世纪打着反叛旗号崇尚“自我”的诸多现代派作家们 ,也没有放弃过寻求上帝的努力。基督教文化视角烛照下的文学研究 ,预示了外国文学史重构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张晓林 《学术界》2012,(1):152-160,287
谭嗣同在《仁学》中运用基督教神伦和灵肉区分原理,批判传统不平等之纲常;运用基督教友道观念作为建立《仁学》新伦常的“圭臬”,阐发伦理平等之义.  相似文献   

15.
法德的自由主义价值观主要来源于欧洲的理性主义传统,其核心是唯理主义。唯理主义偏好意图伦理、信念伦理和价值理性。它相信人的理性能力的无限性,但一直秉持怀疑主义的原则;它喜欢革命与变革,坚决反对传统,主张革除习俗与惯例,但它又喜欢对社会与人的改造,相信人性的无限可完善性。它所秉持的这些观念极易将其价值当作现实去推行,从而导致恶果,因此需要对之进行限定、划界,方能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尔平 《学术探索》2003,21(10):36-39
欧洲联盟———这个当今国际局势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与存在,是欧洲一体化运动到目前为止所建立的最高形式。中外学术界掀起了对欧洲一体化的研究热潮,对它的经济策略、政治问题、安全与防务、发展模式、发展前景等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大量的分析与透视,但对它的文化渊源、文化底蕴和历史动因的研究却寥寥无几。然而,要了解欧洲,读懂欧洲一体化,就必须以整体的、综合的眼光去看待一体化。欧洲一体化的根须在欧洲文明的土壤深处,本文以欧洲文明中所内含的普世主义为焦点,去探索欧洲一体化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7.
超血亲伦理是基督教最重要的本质特征之一,但由于多种原因,无论神学或人文学科均未对此特征作专题充分研究.有关耶稣颠覆家庭的言行被回避并纳入传统伦理解释.基督教超血亲伦理将地域性的古代伦理扩展为普世的平等伦理,从而成为现代性普遍公民身份渊源.现代化转型期中国公民道德建设以及相关的古今中西比较争论,均重大地涉及基督教超血亲伦理.本文以《圣经》文本为依据,围绕《旧约》到《新约》的家庭观念转变,尝试梳理并揭示超血亲伦理的起源及其构成要素,最后对其历史意义作一简要阐释.  相似文献   

18.
论20世纪4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特征认知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建华  李伟 《北方论丛》2005,(3):95-100
20世纪40年代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是典型的"批判型知识分子".他们具有坚定的自由主义信念,是"言论干政"的积极参与者、怀疑精神和批判态度的倡导者.尽管他们的努力昙花一现,但并非意味着这种探索毫无意义.思想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真理与谬误的标准.20世纪4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以及对民主、自由的追求还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9.
林建华 《北方论丛》2004,1(4):11-14
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社会兴起的自由主义思潮,是中国现代史上自由主义思想的一次最集中的展示,也是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绝唱,虽然声势浩大,但却昙花一现.它并不是西方自由主义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中国,而是经过了中国社会的加工、改造,使之呈现出许多"中国特色",并被染上了鲜明的"修正"色彩,而且在思想模式上体现了"组合型的模式",即在政治上是自由主义,在经济上是社会主义,而在文化上是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